2022年端午节
持续了十几年的端午聚会,因为疫情第二次中断了。没有雄黄酒,那就喝一杯40度的杨梅酒吧。今天我们聊一聊老北京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五月五日,悬蒲插艾,幼女佩灵符、簪榴花,曰女儿节。日午具角黍,渍菖蒲酒,阖家饮食之。以雄黄涂耳鼻,避虫毒。天坛墙下,走马为戏。金鱼池、草桥、聚水潭皆有树荫,可醵饮,相望不绝。”
今年端午来的早,五月榴花照眼明,不知道石榴花开了没有?原来端午节也是女儿节,如今没怎么听人提了。角黍 就是粽子。聚水潭应该就是积水潭。早年还有在天坛内射柳的习俗,到清朝中叶慢慢就废止了。老舍《四世同堂》里提到的五毒饼,也叫五毒饽饽,康雍之前的古人笔记中没有提到,直至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方出现,估计流行不过百余年,解放后也销声匿迹了。
“家堂奉祀,蔬供米粽之外,果品则红樱桃、黑桑椹、文官果、八达杏。”
文官果就是文冠果,据说因为果实像古代文官戴的帽子,故得名。今年春天在故宫里第一次见到文冠果,远看似一树梨花,走进了只见一簇簇五角星形的小白花密密聚在枝头,花萼是绿色的,花心却有黄有红,在宫墙映衬下分外妖娆。文冠果是用来炼油的,不知道怎么吃?可能就是供着好看吧,名字又吉祥。八达杏就是巴旦杏,也叫巴旦木,超市里卖的美国大杏仁(扁桃仁)就是巴旦杏的杏仁。
“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即葫芦)、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彩丝系虎我没见过,现代女性也不时兴戴簪钗。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时候,手巧的妈妈孃孃们会用五彩丝线缠绕纸壳做的迷你小粽子,串成一串儿,挂在小朋友的脖子上,很好看。印象中,有些上面还坐着一个小猴子,是用香料填塞的香囊,有浓郁的草药芳香。妈妈说会做猴子香囊的大都是些上了年纪的婆婆们。随着时光流转,婆婆们去世之后,猴子香囊也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了。

图一 冰咖啡配冰镇杨梅

图二 杨梅酒

图三 2022年端午节空荡荡的王府井大街。非封(管)控区,商场营业,禁止堂食。

图四 故宫暂停开放

图五 文冠果

图六 空荡荡的北池子大街
-
JinbiaoZou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1 00:56:21
-
Latif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11 11:59:52
-
丛二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03 23:01:44
-
lullab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03 22:55:19
-
何启东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03 20:07:43
歌辞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老妈的“长江天地大纪行” (1人喜欢)
- 一别十六年,再见曼谷 (1人喜欢)
- 一个叫琼瑶的女人决定去死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