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贴|(间接性恋爱头脑发昏一部分我一部份非我篇)
一些数字:23 173 63 0.5or不10 绵阳上学的河南人 应届生
一、外貌
头部:浓眉 眼睛略小 下巴有痣 三个耳洞
二、性格
不喜欢做决定,平时和朋友家人在一起都是他们做决定,比如要吃什么,要玩什么。Infp中的一些特点我都有,比如高敏感,不喜欢拒绝,不想让别人失望等等。自认为比较温柔,会和花草树木说对不起。有时候比较躁狂,有时候比较抑郁。
三、自我评价
1、自恋。说实话,好像没什么好评价的。让我一个这么感性又非常自恋的人评价自己,我肯定给自己一百分。我是一个非常“自恋”的人,我觉得我已经是最好的自己了,即使有想法没有完成,即使有目标没有达到,没目标没梦想没希望,我还是觉得这就是我,无论怎么样我都是最好的了。
2、比较上进。虽然高考两次都考得不好,学习成绩很拉跨,踉踉跄跄地成了艺术生,在高考成绩这方面很无力,但大学四年几乎都在学习,都在做一些我认为是提高我自己的事情。比如阅读、看电影、看一些网课、考证,跑步健身,也加一些社团等等。证明我还不算是一个很拉跨的人。
3、理想主义与理想化。大学开始关注性与性别、关注性少数群体,虽说网络对女权对gay的声音都褒贬不一,说啥的都有,但我总觉得有矛盾有争论都是在发展,都会有好转的一天。理想化表现在会在一段关系中理想化对方和自己,说白了就是陈嘉玲的“粉红泡泡梦”?
4、对于感情。感情当中我是比较有分享欲的,平日里看到些东西让我想起某个朋友,即使很久不联系了也会主动去联系他。比较渴望能共同进步的关系,相互成长。
5、生活里。抽过烟喝过酒去过酒吧蹦过迪(哈哈哈哈),but I am a good boy。我是吗?抽烟但不喜欢烟,喝酒只在难过的时候喝,去酒吧就是蹦迪气氛组,当然偶尔也会有想要kiss别人和拥抱别人的想法。
四、恋爱经历
大概也许只有一段!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喜欢上大我一届的学生,当时觉得他长得很可爱,又懂得多,犹豫痛苦了好久才用很老土的写信的方式表白。但这段关系非常短暂,可能是一两个月吧,得知他和前任没有断干净,然后就say goodbye了,自以为会很心痛的我,在寒假里拒绝手机,每天看电影健身度过了心碎的时光,那时候听的歌是《水星记》。这段经历告诉我,原来分手失恋也没有那么可怕,没有那么令人心痛,即使它让我痛苦过一会,我还是很开心能拥有这份关系,认识了他之后才开始有了阅读计划,每天过的都很阳光,很开心,这种心里被阳光照耀的感觉,很久没有了。
之所以会说大概也许只有一段是因为可能还存在单恋暗恋网恋的情况。以前的话我会觉得单恋暗恋也是算作恋爱经历因为有过情感的投入和波动,但现在觉得还是要两个人的共同的波动吧!网恋的话就那样吧,什么撩骚,甜蜜话术都会一点,但本身不喜欢这样,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你适合什么,想要什么,网恋这条路,堵死吧!
五、期待
说实话,总觉得我太过阴郁,别人向往的什么两男一宅,一猫一狗的生活我丝毫没有想过,可能也不敢想,也没有这样的机会。真要说期待的话,我希望对方能够像我一样通情达理(哈哈哈有点自夸了),我希望对方是个像我一样理想的人,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有自己的热爱,可以不成熟,但是要有想法。气质的话,我不是很喜欢“母”“娘”这两个词,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面和那样的一面,我觉得人品聊不聊的来要比气质更重要一点。可能会有点学历崇拜,有点颜值崇拜,但已经在努力改正了,主流审美对人的入侵真的太大了。期待拥抱牵手亲吻,看日落和星辰,漫无目的的散步和发呆做白日梦,一起看电影或者安静的看书,也期待我们都能够在关系里照见对方。
六、爱好
上大学后养成的爱好,看电影,最喜欢的lgbtq电影是《阿黛尔的生活》,不太看恐怖科幻历史的,日剧日影这些都常看。看书也是随意看,关注性与性别、诗歌、小说。喜欢的作家陈染,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郭强生《断代》,诗人塞努尔达、佩索阿、辛波斯卡。没有固定很喜欢的歌手,喜欢disco,日语歌。当代艺术也比较关注,其中最关注行为、装置。
七、总结
以上写的东西有认真看完发现差异真的很大也没有关系,因为语言是局限的,我们不可能把一个人,一个活了20多年的人,通过短短地几行字表述清楚,寻找朋友恋人,重要的是交流和联系,是面对面,这是非常重要的。网路世界确实有便利的一点,但同时也无法做到最重要的让我么像真实世界能够面对面一样触碰对方,感受心跳和呼吸,感受鲜活的人。所以如果有踏入现实的想法,就要为这个做准备,线下交流和线上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