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感夜思 其一
父亲写了一辈子日记,准确来说应该是一些日常的所思所悟或是散文诗词,零零散散涵盖甚广,取名为昼感夜思录,我也读过一些,记录本摆满了一整个书柜。
前段时间策展方希望除了作品,亦可摘录一些平时的博文以充实内容,又着急来问我该取个什么标题,我一时也没什么好想法,索性继承了父亲的“昼感夜思”发了过去,倒也贴切,也有意义。
现整理一些自己平日发在豆瓣上的关于写字的一些所思所想的只言片语,一时兴起、零零碎碎、无头无尾,仅供自己回顾和留存。
一、致广大尽精微。用最大的专注力和最精准的技术去表现细节,同时用宽广的视野把控整体布局,让每个点都可独立成画,却又精准地各司其职。听起来很矛盾很困难,但只要肯去做,肯去静下心来沉浸进去,还是可以做到的,难在将状态长时间持续下去。
二、同样的,用力所能及最精湛的最理性的技术,去表达脑中最感性的最迫不及待的冲动,转译属于自己最私密的审美。所有临习学来的技术 风格,在落笔时,要像走马灯一样,有数种方式在脑中扫过,但同时又像是直觉一般选择应该的那一笔,要肯定,不能迷茫,总之全部为我所用,无所顾忌,只要自己认为是美的,就无所谓对错,也不存在门第之见。
三、好的临本有两种,一种是好到跪拜和无法超越,有无尽的养分可以汲取,另一种也许没那么好,甚至自己并不是百分百认可,但反而就是因为这种略逊一筹,因为它的一点点破绽,让自己充满创作的冲动,充满试图融入自己理解的激动,这种临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跟随,而是在给机会启发你。
四、每每在写字时,写出一篇好字,或是突然想通了一些问题,或是突破了某处技术难点,我反而会有些庆幸和后怕,好在今晚没浪费时间去刷视频玩游戏等等,不然今晚我就这么轻易地和进步失之交臂了,下次再写出这么好的一幅字,或是下次再想通这个问题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也许就没有机会了也说不定。以至于现在偷懒的时候都多少有些顾虑焦虑。
五、李银河说过,风格几乎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风格就是他灵魂的样子。我无比赞同这句话,我反对一切的矫揉造作,我不认为为了与他人不同而不同、为了新而新的东西就是风格了,深陷其中只是一种自卑、迷茫、焦虑的悲哀体现,只是看不透自己才寄托于外在和表面的夺人眼球,来掩饰内心的空虚。艺术不同于理工科,也不能将风格和创新两个词混为一谈,艺术的创新不止是技术迭代或是理论实现,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不是捡漏钻空子,或是无谓的堆叠排列求苦劳,最本质的还是看清自己的灵魂,顺势而发,有趣的灵魂,经过方方面面长时间的沉淀,自然会生发出有趣且独特的风格,而越是精湛的技术越是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灵魂,寄托于巫术祈祷般的撞运气也是幼稚的。艺术的创新是不可能靠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也不可能靠拍脑袋凭空创出来的。
六、父亲一直跟我说,艺术是要耗尽一生累积和沉淀的,永远不要松懈了基本功,艺术是孤独的,是内向的,得耐得住寂寞,坐得起冷板凳,每天沉迷于声色犬马和酒桌名利场是搞不好艺术的。
感谢他老人家总在看到我出现松懈的时候点拨我几句,把我扶回正路。
今天他知道我要写一件长篇,他询问我墨磨得是否偏淡,笔有没有泡开,字数要算好,还替我裁了纸,收拾了桌面,他说眼前乱心就乱,心乱了字的“方寸”就乱了。
七、用狼毫、羊毫、狼羊兼毫一类软笔写字,得靠速度来让线条有力度,慢了笔毫就容易塌,陷进纸里笔画就肉,现在人又莫名迷恋用宣纸,一慢就洇,倒是纸很糙,快起来也能吃住笔,最后越写越快。而用紫毫这样的硬笔,快了反而笔毫容易打不开,提按粗细表现就差,转与折处常会笔锋拧不过来,形状不好看,反而行笔须慢一些,笔画容易到位,再加上紫毫高弹性强聚锋的特性,慢着写也不容易让笔画显现出疲软,可以安心把细节处做到位。
八、所有线条都是“点”的拉伸,所有结体都是“圆”的形变,最后聚而成章,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乐谱。
九、再看赵子昂细节,禁不住感叹他的纸笔墨品质也太好了,书写功力和风格与工具材料完美配合,尤其这笔,这种顶级的细节表现力,弹性十足,锋极锐利,准头也正,可转折和顿笔处又饱满圆润,线条也外拓有肉感,说明锋尖极其锐利,可笔肚又柔软饱满没有半点缺漏,了解过制笔就知道,锐利和圆润在材料上是矛盾的,技术上极难完美相融,一般的兼毫做不到的。感叹,制笔师傅手艺真好,赵子昂功力真顶级,是真有钱…
最近越学赵子昂越觉得可怕,是那种越往细和精里写越觉得可怕,单字过于太圆满了,凡人实在难以达到这种精准度。
我也认为他的章法变化太少,可现在也有点理解他了,要是能把笔法细节和结体的毫无破绽玩到这么精的地步,我也不会太过于注意整体章法的变化,气顺即可,从观赏的角度这字就是把玩和展示细节之美的,是伏于案前细细琢磨的,大开大闔的章法变化可能在他看来就像是外家功夫,多少有些粗鲁直观了,而且一旦随他进入这种状态,人确实是会写进去的,大概这在于用功的角度无关于审美优劣和对错。
十、今天又听到一些老一辈说龙飞凤舞拙朴奇崛的写法才能表达书写者的性情,传统文人那一派没有性格看不出来,我就怪了,难到就不允许别人的性情天然就是温文尔雅俊秀挺拔么?谁规定说书法一定要跟你们一样粗糙到不拘小节,那不过是你们那一代人普遍的性格特点、有限的审美学识和自卑封闭刚刚开眼看世界就无头苍蝇般急于求变来者不拒的文化氛围所带来的短短几十年的时风罢了,我理解你们的局限性,你们也别每天充满爹味地指指点点别人选择的路子,不如沉下心多读读书修身养性一下,反正最终也不是写给你们看的。
十一、对待艺术的观点,落在纸上的风格,我从来不曾想去说服改变别人,反而看到各抒己见风格万千的时候,甚至有一些莫名的小小的欣慰感。我相信字如其人,每个人的字也与本人一样,是独一无二的,能看到这么多不同的人融入各自不同的对美的理解,呈现出这么多种可能性,这感觉太棒了。
十二、学艺要折腾,被折腾或是自己找折腾,在折腾里寻找艺术的安定感,假如生活和灵魂都陷入一潭死水,那艺术生命基本就完结了。
十三、我知道很多人说我的字锋芒毕露,出笔如刀,我知道,但我不会改,也改不了,我所有创作动力都来自于隐忍,愤怒,和桀骜的自傲。这是我唯一可以发泄的出口。如果有一天我的字开始圆滑和收敛,那只能证明我已然妥协和死去了。
十四、你说一个人有不切实际甚至留名青史的理想可笑吗?人因为一个理想而和现实的一切作对决不妥协或是潜伏等待一鸣惊人幼稚吗?把自己一生当作一场实验和赌注值得吗?
十五、刚看到某前辈评价某古人的字,大致意思“落入形骸,不解体势”,“二十岁这样能给90分,之后要扣20分”。这话虽不是说给我听的,但一下子刺到我了,我也怕落入此中窠臼啊,有形而无势……
十六、人常说看人的长相,脸型比五官重要,字亦如此。一个字最外围的笔画连起一个圈,大致就是一个字的脸型了,古人常说的外拓内擫,中正险势,其实已经点破了这一点,比如我学大王子昂较多,我也偏爱晋唐一路,他俩的字都是偏外拓中正的,连起的圈都接近于圆润的圆或椭圆,李倜的更圆,赵的结体中宫紧,字距较大,圆与圆不相接,董其昌的字距更大,这自然让整体显得疏朗温润,米芾王铎等书家就是方脸了,倾斜和不规则梯形较多,如果说赵王一路的字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精心摆上去的,体现了精湛技艺和平和优雅,米芾他们的字则是乱石嶙峋垒起来的,是一种天然的直觉和才气。当然这只是一种简单化的概括和比喻,也无法全然笼括全部风格,现实书写和研究会更加复杂微妙。
十七、行书须有楷意,楷书须有行意,即使是行书甚至再草的字,也不能完全地放纵,全然不顾笔法结体,不顾细节和整体的把控,不能真的不过脑子,还是须克制和清醒,还是要用扎实的基本功一笔一画去认真落笔和布局,酒仙李白和发酒疯的酒蒙子根本不是一回事。
十八、书写时,起码行书吧,保证用笔的质量和运笔的含蓄稳重的基础上,仍需灵动弹跳有节奏,书法也是具有类似音乐和舞蹈的性质的,也是需要调动起书写者自己的情绪和状态的。下每一笔都需注入饱满情感,结体章法也需随情感和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去调整,切不可机械死板。最近体会下来,下笔注入情感和精力真的很重要,否则即使质量技法达到了,通篇依然毫无生气。
可能每个人的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我期望能达到的方式和状态,是用最克制的输出缓缓浸出最饱满的情感,有点像用最大的力气去发出最微小而细腻的音调,含蓄而饱满。但这个真的非常非常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无论是技法的表现还是情感的控制。
十九、无意义的重复,不能叫做练习,更不会有进步或是质的改变。先定目标,再拆解,合并同类项,然后有目的地精准练习,最后再连接起来融会贯通。
二十、以前我自诩过极客精神,一切唯技术论,一切唯器材论,但现在已经稍微触碰到那个槛了,撞到那扇推不开的山门了,技术作为必要前提,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要美和审美永远是主观的情绪的是属于人的,再理性严谨的技术,再吸收、整合、掌握更多的范式也无法真正达到那惊心动魄到瞳孔放大,或是意味蕴藉到眼眶湿润的程度。匠人与宗师之间的差别也许就在这里吧,有时候也许要逼着自己忘掉舍弃一些东西才可以。
二十一、十八岁,我以省美术联考全省第十九名、市第一名的成绩提前批考入美院。二十岁那年,也就是十年前,大二,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誓言,十年之内不参加任何展赛,三十岁之前绝不出山,坐十年冷板凳,只练基本功。能练出来也罢,练不出来也好,我必须为了自己在艺术上的理想和纯洁坚守住初心,我相信艺术是一辈子的事,艺术绝不只是为了名与利,我只想把自己的艺术做好,对得起我自己。所以不可急于一时,所以所有的人生规划都需以十年为单位去一步步实现。从2012到此刻,眨眼十年之誓也快来临,所幸我坚守住了自己的誓言,两袖清风无功名傍身,所幸我的人生也大体按着我的规划在向前推进,唯一遗憾的,是我的技艺水平还远远未达到我所期望的水准,还是会时常懒惰懈怠疏于技法的磨练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这是让我最最焦虑的。
二十二、归根结底,敬惜每一张纸,敬重每一个字,与手里的笔去交流,每一笔都全力以赴,把自己化成纸上的字。这不是空话,这是真的。
二十三、很久之前就已经越来越不愿意去谈论艺术理念,现在也渐渐不愿意谈论态度,因为连对待学艺大家也都各有各有的态度和方式。艺术的路终究是孤独的,这不是一句无病呻吟的套话,也不是批判和抱怨,事实本是如此。年岁渐长,对艺术会有更加抽丝剥茧的理解,而这理解会越来越固执己见,但这己见也正是见自己,见自己才是艺术最宝贵的美德。只是这属于自己的理解,到底是因为认同它而喜欢它,还是因为喜欢它才认同它,谁也说不清楚。
如果说学艺是一条攀登凌绝顶的山路,越往深处走,越往高处走,走着走着,回头一望,同行的只会越来越少,有的是停下了放弃了,有的是摸索出另一条路,渐行渐远,渐渐只剩自己一个人,这确实有些孤独,但也是幸运的,在旁人看来,这也是自己选择的只属于自己的路。大家都在往那山巅的道路上奋力攀爬,道与路,不过是路不同,道是同的,那这就足够了,继续走下去吧,望与诸位同仁峰顶相见。
-
Choi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23 07:30:45
-
叶知秋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05 14:00:21
-
若水村村长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24 22:49:07
-
Masturbass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31 20:27:19
-
mumu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07 21:10:17
-
张漠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3 17:03:16
-
知无涯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7 00:03:29
-
Chen芹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3 15:59:03
-
小青柑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4 11:13:27
-
小鹤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7 01:05:58
-
古始渐中上更全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05 23:12:37
-
小尼姑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5 23:18:53
-
1234567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30 17:35:30
-
胡★思嫩§想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2 00:03:06
-
如是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16 08:47:26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29 23:25:18
-
南辞优秀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26 16:21:04
-
冰分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25 20:53:19
-
欧阳夏1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9 13:52:17
-
食光兽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8 09:49:46
-
冰镇野菜汁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8 00:16:44
-
三文鱼在茶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20:46:23
-
127和128还有12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20:05:28
-
你个泼猴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8:20:57
-
SherryM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7:51:17
-
一然啊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6:46:44
-
原上草下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6:08:17
-
豹三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5:53:22
-
🐰Rabbit Robot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5:32:49
-
羽衣飞雪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5:13:33
-
cicy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4:39:52
-
风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4:26:50
-
红豆包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4:15:30
-
欢槿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4:14:38
-
心室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4:14:38
-
gloriagan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4:14:02
-
-眉间心上-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4:12:01
-
子个哉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4:08:40
-
Notos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56:35
-
六爻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42:33
-
B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41:32
-
涌泉山舍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41:09
-
豆友210607707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40:41
-
nonomar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30:46
-
顧希韋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22:51
-
婉菁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20:23
-
skymonke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16:30
-
EDWARD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13:46
-
石竹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12:20
-
𝔹𝕒𝕒 𝔹𝕒𝕒 𝕊𝕠𝕟𝕘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06:29
-
一颗衫衫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17 1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