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
读庆山-安妮宝贝的书我有两处是之前不解的,一是大量对精美器物的描写,是否过于物质主义倾向太强;二是春宴开头结尾有对岐照古城大篇幅的描写,关于它的今夕过往,它的成住坏空。
最近有些时候会思考社会对人的影响。读人评述美国,是Philosophical Materialism(哲学唯物主义),意指只相信感官所能感觉到的东西。而我自己居住的城市,不是没有公平和正义的方面,也没有美式的“丰厚养老金、修长的大腿和快乐的性生活”作为主流价值观,但本质中的物质、功利、对公平缺失的恐惧等,也是不时可以感觉到。
以前只觉得各个社会种种新闻之所以存在,多是为一时一地风气所挟裹。没有觉得文化和物质,大的空间和其中小的器物有什么具体关联。而最近的体会是,科技和经济的增长,带来了物质的繁荣、更多的闲暇和便捷,但这与精神上的需求得到丰富或进入更高阶段,其实并不相干。相反,剧盛是障眼法,人有更多的精神和现实去处可以躲避把玩,敷衍自己,对自身内在问题视而不见。于外则是从观念到日常,人也在被自己创造所有器物具备的功能、速度、品质所改变。
对故事发生时空的描写,提示人只能存活于自己所在的时代的;而对看重器物的倾向,或许这一段可以解释她的观点:
这样的节物风流,人情和美,现在很难体会。银器的使用方式,可称之为真正的奢侈大方。这些仪式感对一个社会的作用影响深远,人们在日常生活得以获得各种来源的精神支持。独立、丰富,不鼓励,个体与外界紧密相连,人尊重自然和天地,心有敬畏。有了敬畏,就有恭顺、谦逊、温柔和克制。也许物质不算发达,但人所能得到的情感和愉悦的源头,像一条浩荡大河,源源不断,稳定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