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亮” ——读胡澄2021年诗稿有感
“看月亮”
——读胡澄2021年诗稿有感
倪志娟
胡澄2021年的诗歌,带给我太大的震动,好几首诗,读出了我的眼泪。在近十年的交往中,我看着她身份的变化,容貌的变化,心性的变化,就像一面镜子,这些变化也映射出我自己的变化。好多次,我们在江堤上散步,聊天只是随意而行,并无刻意。太多的沉淀,本无须在日常言语中呈现,它只能在写作中得到淋漓的展现。
我知道她最近几年扮演着奶奶的角色,一个于女诗人而言并不愿意全心拥抱的角色,但胡澄淡然地接受了,尽力做好承上启下的职责,在琐碎与辛劳间,她继续看,感动,思考,用她的睿智与慈悲,将携带着衰老、死亡、悲喜的时间淬炼成流水,让这流水冲刷当下,净化当下。《老人的时间》就是这样一首淬炼后的通透之诗:
用这余下的时光清扫
累历的炎凉
重回湛蓝或纯白的源头
要带就带一轮落日
母亲啊,一切都放下
提着这盏灯重归
净土吧
叶芝在《随时间而来的真理》一诗中,以象征和压缩性的语言揭示了生命从青春步向老年的过程,但他不曾提点我们这随时间而来的真理究竟是什么,胡澄的诗则以直白的语言和朴素的细节为我们勾画了这真理的形象。长久以来,真理这个词是被绝对主义伤害、被相对主义解构、又被庸俗主义油腻化的词,我们遗忘了它本是一个清新的词,是如一棵青草一样拥有生命力的有机词,是润物细无声、弥补生命裂痕的词,胡澄的诗渐渐抵达了真理的内核:坦然地担着身上的责任,放下多余的欲求,既向光而行,也向灯火阑珊处行。
因而,在中年之诗已然令人不堪其重,几乎要避之不迭的时候,胡澄自我定位为晚年的诗却意外地回归了一种清澈,她将人生简化为两个阶段:童年与晚年,仿佛只有这两个阶段值得我们凝眸。《看月亮》一诗描述了她和孙女小渔牵手看月的时刻,万念俱寂、澄澈无波的刹那,是一种彻悟:
……你长睫毛下的眼睛
月亮一样又圆又大,了无阴云
米兰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月亮
手拉手
经历过父亲离世的我,如今也步入天命之年,开始试着进入纯粹的工作状态,试着倾听一种深沉的寂静。在今天这个特别寒冷的日子,阅读胡澄的诗歌中得到了一种格外的温暖和契合,感恩与祝愿!
胡澄诗两首:
老人的时间
雪原一样辽阔的白纸上
写着早餐、中餐、晚餐
中间是长长的横线
夜晚是比一生还长的横线
八十年的时间
母亲填了“奔忙”两个字
现在,这两个字脱兔般
逃走了
视力衰退
母亲无法再以双手在时间中抒写
但我知道母亲的心和脑子
仍在填空
母亲啊!再不要在那儿写着儿孙儿孙儿孙
用这余下的时光清扫
累历的炎凉
重回湛蓝或纯白的源头
要带就带一轮落日
母亲啊,一切都放下
提着这盏灯回归
净土吧
2021.11.28
看月亮
一一给小渔
晚上十点多
小区安静下来
你已松开发辫,换上睡衣
阿奶提议:我们去看月亮
手拉着手,我们来到阳台
仰头,你长睫毛下的眼睛
月亮一样又圆又大,了无阴云
米兰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月亮
手拉着手
一生如此漫长,但似乎
阿奶只看过两回月亮,一次是
今晚,在忙完一天之后
另一次是在我的母亲忙完一生之后
我扶着她,在寒凉的秋夜
我们也是这样相偎着
月亮像钟摆,传来告别声
2021.6.24
倪志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美国女诗人玛丽·奥利弗的轻与重 (7人喜欢)
- 玛丽·利弗诗选《在万物中醒来》。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