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汕头到汕尾,看海吃饭听五条人
1 目的地
今年年假一直拖到了年底,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越到年底越难请假,而且前三年的年假都在10月底11月初休,季节限定了目的地,要么去海边躲避湖南的严寒天气,要么去更北,感受更典型的秋或冬,11月中旬的年假,好像又只能搞这几套。加上这段时间,不少地方都冒出阳性,能去哪儿也变得充满变数。
本来都准备不出省了,在签年假单的当天,都还是处于在省内待着的消极心态。但同事说,问了人事,可以出省。我立刻雀跃了。
但是去哪呢?孤独星球有一期,推荐去五条人的故乡:汕尾。我把这篇推送和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的相关链接都给了魏土宝发了过去,心里略有惴惴不安,因为他是个保守分子,我很担心他死活不肯出省。结果他说潮汕地区不错。
哦耶!很惊奇他没叫我失望,我一直以来特别想去潮汕。顺便夸一嘴,去年选择年假目的地的时候,我也特别担心他的保守做派,但他还是选择了去新疆以及自驾,让我刮目相看。
我兴奋了起来,开始各种东看西看。但是一个汕头人告诉他:汕尾没什么玩的,汕头也没什么玩的,非要去的话,南澳岛可以去一下,潮州可以去一下。
熟悉的地方总是没有风景,当地人的话只能听一半,毕竟我们又没见过潮汕的世面。最终还是没有把汕尾从行程中去掉,决定了去汕头和汕尾。
2 队友
可能我们都是对方眼中的猪队友。我极度痛恨这个人完全不做攻略,也不参与,遇到问题了就唧唧歪歪,怪这怪那。他觉得我不靠谱,攻略都是白做。这两种逻辑无法对话。
所以第一天到了汕头,入住酒店,就大吵一架,因为他非要问清楚,一会去哪吃饭。我回答不上来,前文中的当地人给的excel表格起码几十个吃饭的地,我选不出来。
鸡同鸭讲之中,我把酒店的垃圾桶踹个稀巴烂!
后来还是正常出门了。以这件典型小事,来说明我俩的人物性格。
听说结账时赔了50元,但其实是他骗我的,是后话。
3 司机
汕头的的士司机,是我们碰到的第一个本地人。
潮汕三个地区共用一个机场,叫做潮汕机场,位于揭阳。出了机场,的士区的士寥寥,只有三台的士,还分别是汕头、揭阳、潮州的代表。我们上了汕头代表的士。的士一口浓郁的广东腔。当他听到我们在后面聊起揭阳不产玉但被称之为“玉都”是因为揭阳做玉器加工很出名之后,他开始了相关的背景介绍。
“上次我载了一个东北来的客人。他看见牌子上写着揭阳玉都之后,说揭阳不产玉,怎么叫玉都呢?他们觉得不产玉,不能叫玉都。”
行到汕头市中心。“这条路就是汕头最繁华的路了。你看旁边那栋楼,是华润的。这里的房子,很贵的。”
从街上已经陈旧落败的高楼可以看出,汕头曾经也是风光无限,高楼林立,十分港式。“汕头以前叫做‘小香港’,我们跟香港一样的。但是现在不行了,我们跟深圳完全比不上了。汕头本来是潮汕地区的大哥,现在以后最靠后了。机场都不建在汕头,建在揭阳,连高铁站也没有。”

车开到立交桥,司机告诉我们,这个立交桥已经建了很久。多年前,汕头就有高楼大厦、立交桥,多年以后,一切并未改变,外面的世界发展了,汕头的时光却停留着。
魏土宝:“也挺好的,时光停留住了。”
我对他翻白眼:站着说不腰疼。
司机也说:“但是没有发展。”
但的确,发展不是衡量一个城市的唯一标准吧?或者也不是衡量人类社会先进与否的唯一标准吧。慢有慢的好处。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汕头的老城区,小公园一带。司机说:“这一带以前很热闹,现在晚上冷冷清清,也没人出来吃夜宵了。因为疫情,歌厅都关了,后来又悄悄地开了。听说有个歌厅里面打死了人。”
到达酒店门口,司机还热情地下了车,让我们好走。不只是这个司机,后来在汕头汕尾遇到的每一个人,滴滴司机、酒店前台、民宿老板、大排档服务员、水产市场的小贩等等,都很友善。
4 停滞
小公园其实不是公园,是一个建筑群,保留并翻新了当年的百货大厦、各种绸庄、米庄的铺面,骑楼非常有特色。有的骑楼还可以看出当年的精美。虽然小公园的建筑都翻新了,但是走几步,一些并未翻新的建筑,展现出他们在时光里真实的模样,十分地破败,令人感伤。



有的楼房还有人住,并留着几个顽强的铺面。无人住的楼房,似乎破败得更为迅速,窗洞空洞无神,透露着黑暗,有个破楼的阳台,甚至凭空长出一棵树来。如果一栋破楼离榕树很近,那更是灾难,榕树不拘一格的根茎,可以把人为的建筑吞噬。更何况,这样的气候里,植物似乎沾点土就能蓬勃生长,水泥都能提供养分。没有了人气的房屋,好像没有了精气神,一下子就颓唐败落。一间旧屋,但凡有人居住,就是另一派气象:老是老,但却有了生活气息。
我们整个下午都在走街串巷,然后去了汕头市的中山公园。这个公园更是让人感到时光倒流。在这里,滑滑梯还是从前的经典样式:最大的是大象滑梯,两个小一点的是小桥造型。滑梯都是水磨石做的,光滑又冰凉,地面都是沙子。不像现在的游乐园,滑梯都是大型塑料。

这个公园很大,有儿童设施,有菊花展,有大草坪,还有水塘、小桥,非常丰富。虽然街道上人烟及其稀少,公园里却十分热闹。尤其是喝茶的地方,简直是人声鼎沸了,大爷大妈们三五成群,要上一壶茶,要点零食,坐大半个下午。
5 功夫茶
最厉害的是,不像长沙、成都,虽然这些地方的市民也很会生活,也会在茶馆来杯茶坐着,但汕头公园里,市民们喝的是功夫茶。先到小店,茶以“泡”为单位,种类主要是福建茶,大红袍、单枞、铁观音三种,40元一泡。还可以花五元买各种佐茶小零食,我们选了一包瓜子。
魏土宝说:“你知道为什么叫功夫茶吗?”
我:“因为倒茶用功夫。”
“放屁。是因为这是打发时间的,磨洋工的。你看这盖碗,这么点大,烧一壶开水,要多少盖碗。”
好像有点道理。汕头的生活节奏如此之慢,连喝茶都是喝功夫茶。一个小小的圆杯杯,也就装个一口茶。等着喝这一口茶,先要等水开,水开了,注入盖碗,盖碗泡茶,又把茶倒入小杯。我是一口就喝没了。
我发朋友圈感概:有功夫喝功夫茶了。
我们嗑着瓜子,聊着无聊的闲天。从广东都喜欢喝茶但广州爱喝普洱汕头这边就主要是福建茶,到砚台也是广东肇庆产的好。
“我现在就后悔没带那两本书来。”
“还不就那两本。”
“你说哪两本?”
“《念楼学短》。”
对于我答对了,魏土宝十分赞赏,继而又问:“还有一本呢?”
“《念楼学短》下册。”
他呸了:“这算两本书?”
我不晓得他还想带的是本什么书,但我觉得我答得挺好,很机智。
我说:“我晓得你想带这本书就是为了教育我。”
因为在家里我发现他看这本书也看得不多,他最有乐趣的事是给我读一条来自孔子或者孟子的(因为别的我就更加没听过了),然后问我听过没有,复而问我是什么意思。只要我回答没听过,或者瞎说一个意思答错了,他就格外开心。
他非常热衷于对我进行文化输出,非常有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当我想要对他进行文化输出,他就闭关锁国。
此后,我们不仅在汕头的中山公园里见识到了功夫茶,几乎任何一个小商贩的桌上我们都看到了功夫茶茶具。汕头人对于工夫茶的热爱可以说是深入骨髓。导致我们走在路上,就伸长脖子往人家铺子里看,是不是有功夫茶茶具,跟检查似的。他们几乎都有。
另外,小商贩也喜欢养铺头猫。我也不停地用目光搜索猫的踪迹。

6 南澳
前往南澳岛需要经过好几座桥,一路开,越发荒凉,有楼房、有高楼,甚至还有个体育场,打着亚青会宣传条幅,但路上几乎没人、没店。一旁是海,岸边堆放着缓解海浪的水泥大件,不算是美丽的景致,粗糙冰冷的水泥抵御着大海,没有柔软的沙滩,像韩国电影一样冰冷无情。但气候非常舒服,海风十分温润,把手深出车窗外,试图抓到空气,手如同放进温度适宜的水中,空气像水一样在手心流过。
最后一座桥就是大名鼎鼎的南澳大桥,全长9千多米。之前的桥都不过是900米左右。
“橘子洲大桥多长?”
“900米吧。”
所以这有十个橘子洲大桥那么长。两车道的大桥跨越大海。开在这样的大桥上,周围是极其单调的风景,蓝色的天和海,路过小岛,上面有一座红顶灯塔。
攻略上说,上岛后要走右边,不要走左边,左边没什么风景。但因为我们定的民宿在左边,我们决定先去民宿。
攻略没说错,左边简直毫无风景可言。海的一边,是养殖场,无数彩色的塑料瓶飘在海面。陆地一边,有废弃的工厂,蒙尘且破碎的玻璃窗,有点恐怖氛围。还有车辆忙碌着在填海,也不知道人类此举是对是错。也许南澳岛填的海,会变成威尼斯上升的水位线。
盲选的民宿并不在海边,而是靠近后宅县。这里吃的更丰富,也有小县城的相对繁华和热闹。放了行李,老板推荐了几个店。牛肉店非常棒,甜品店很一般,感觉就是连锁品牌在南澳岛的分店,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住在大老远的青澳还要大老远来吃个甜品。
吃罢牛肉,我们开始一路环岛。老板没说错,在南澳岛,看到哪片海滩好,停下来就行,有景点之称的并不就比寻常海滩美丽。在一片没有名称的海滩,有石堆,海浪拍打,激起浪花,冲上沙滩,尾声是洁白的泡沫。沙子极细,海水冰凉。等待海浪一遍遍冲上沙滩,不会厌倦。
南澳岛非常大,环岛一圈有70公里。这样大的一个海岛,也就开发出了不少房地产。我们经过一个个村庄,在靠海的位置,总会有一堆高楼拔地而起,是大城市里商品房的模样,很煞风景,有点怪诞似乎又颇为合理。
到了岛上最成熟的青澳,有着“自然之门”的北回归线广场,一座巨大的楼房更加显眼,但也和之前看到的高楼一样,没有人气。好像本地人,连同外地人一样都知道,这是挫外地人的东西。音响里放着广场舞一样的音乐,游客们在这里汇聚,之前在岛上没见几个游客,原来都在这。大妈们贩卖着糖水,在一个看起来很友善的大妈那里我买了一碗海石花,五元,吃起来有点像凉粉,我一边走着一边端着吃。
我庆幸自己没有住在海边的青澳湾。
开过青澳、金银岛,基本上又回到了没有景色的另半边岛。荒凉的场景再次出现,天边有火烧的云彩。
7 五条人
乐队的夏天火了五条人,但我只听过阿珍爱上阿强。觉得还可以,但没有深究过。但既然到了汕尾,我还是打开了音乐软件,开始听五条人。才发现五条人是个宝藏。
我喜欢《一些风景》《县城记》这些以前的专辑,很生猛活泼,百听不腻。民谣太好听了,由此我又回味了交工乐队的《菊花夜行军》《风神125》,唢呐响起,眼眶湿润。
我踏辆脚车啊脚车
想去县城逛荡逛荡
有个阿伯讲:
“嘿,阿弟!你要去县城,那就得悠着点,注意,小心,车多啊”
问人县城怎么走?他说那个路口转个弯差不多就到了
我速速就跨上脚车
踉踉跄跄踉踉跄跄
县城到了!
——《上县城》
清明节过纸啊
担领担要上山啊阿婶喊无扁担
阿叔讲锄头不会拿来担
大人喊头痛 小孩喊脚痛
睇睇天时是不早啦 阿叔讲啊差多就要行啦
——《清明过纸》
又去看朋友提到的写五条人的文章。摘录几个有趣片段。




8 报菜名
到汕头第一餐,我就吃了牛肉粿条。但忍着把吃留到末尾,可见吃在我心目中的压轴地位。
线上分享、网红打卡杀死美食。经过处理的图片提高期待值,如同一场捧杀。千万不要跟着小红书去旅行。





我想,任意选择一家牛肉粿条店,去品尝即可。我们随意找了一家,牛肉新鲜,汤汁清亮,不算踩雷。
后来离开汕头的中午,我大老远费大劲要去蔡澜也推荐的卤水火锅,经过20多公里的路程,发现大门紧闭。原来下午4点才开张。我们只好叫司机送我们去火车站。
之前一直没说话的司机见我们很失望,说:“不一定非要到这吃,这样的店到处都有啦。你们急着走的话,去火车站边上吃牛肉就可以啊。我等下把你们放在路边,吃了再上火车啊。”
他再三劝我们去吃牛肉,尽管我们已经吃过牛肉,并且两趟20公里的白瞎让人兴致大减。到了,司机指着店铺给我们看,好像生怕我们不吃。最后我们还是去吃了粿条和牛肉丸。牛肉新鲜,汤汁清亮,牛肉丸有弹性又不腻,粿条雪白柔软,没有白来,我很想买两包牛肉带走,犹犹豫豫没买,回去后万分后悔。
在汕头,吃了一家本地人推荐的大排档,网上的评价好坏参半。但水产新鲜,价格不算贵,摆盘有点讲究。苦瓜汆的沙白汤,很鲜美,沙白很甜。大蛏子,卖相精致,但做得很生、口味淡,湖南人舌头反应不过来。
在汕尾的大排档。蒸尼仔,尼仔多得数不清,都没吃完。一斤梭子蟹,姜葱炒,肉很甜。花螺贼大。沙白汤放了罗勒叶,一股怪异的香味。皮皮虾正是产籽的季节,一只虾扒开,一半是鲜红的虾籽。
“皮皮虾为什么叫皮皮虾?”
“因为它皮啊!”
生蚝巨大无比,姜葱炒,一份也吃不完。最好吃的是油立仔,不到巴掌大的小鱼,据说这种大小已经很难得,油立鱼不是每次都能碰到,我们真是运气好,选择清蒸,鱼肉细腻鲜美,鱼刺少,可以吃出一个完整的鱼骨头。
虽然海南我也喜欢,但我觉得汕头汕尾对于海鲜的处理更讲究,味道更好。
-
grassyleaf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10 21:10:18
-
西门大官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10 14:32:06
-
717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08 20:16:18
-
狗呆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0 00:21:32
-
那位同学你挡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5 21:52:51
-
ᑐ ᑌ ᑎ ᕮ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2 15:45:26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3 13:33:26
-
WildHeart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8 19:41:08
-
Forest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6 11:08:26
-
萧小凡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5 12: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