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布袋和糖盖——忆家乡的油条摊子
鸡蛋布袋和糖盖
离乡十载,每次回家,家人问我早饭想吃什么,我都会脱口而出:布袋、糖盖。这是我只能在老家吃到小食,出冀入晋,甚至走过很多省份,都寻觅不到这份家乡味。
布袋,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人都会疑惑,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也简单,老家炸油条的摊子大抵都会做。用炸油条的面,擀成个长方形的样子,放入油锅中炸制,炸一会,长方形的面片就像个口袋一样鼓了起来,这时候在用笊篱捞出来,用筷子在口袋上方拉开个口子,打进去一个鸡蛋,把口袋的口子再捏上,接着放进油锅里炸,炸到两面焦黄,这个布袋就算做好了。刚炸好的布袋外焦里嫩,外面像油条酥脆,里面的面和鸡蛋都香软可口。吃一个鸡蛋布袋,就上一碗豆腐脑或者豆沫,在儿时可是高级的早餐配置。小时候家长让孩子去买油条,孩子总会央求父母让自己炸个布袋。那时候去炸布袋,都喜欢从自己家里带鸡蛋,家里的鸡蛋大啊,炸出来都感觉比油条摊子上的香,而且自己带鸡蛋会便宜点。早饭吃个布袋,是值得小孩子高兴一天的事情。如今这在老家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可是离开家乡,想再吃上这一口却难的很。山西这边早饭也有卖油条的,晚饭也有卖油条的,可那油条摊子上只摆着一根根1尺长的油条,再没别的了。问问摊主能炸布袋不?人家一脸的问号:“啥东西?”“没听过”。只能在油锅前吸上两口油气,恨恨离去。于是每每回家,总要去油条摊子上买上一只布袋,大口咀嚼,让酥脆和软糯在口腔同时爆开,面香和鸡蛋香一起扑面而来,吃完一抹油嘴,满足而去。
家乡油条摊子上还有一样东西,到了外地很少吃到过,就是糖盖,北京叫糖油饼。其实就是炸油条的面擀成方形的面饼样,在上面在涂上一层面团和红糖一起和的糖面,拉上几个口子,放到油锅里炸熟。外面脆脆的甜甜的,里面软软的,女人孩子都爱吃。仔细想想,老家的油条摊子种类还真是丰富,不仅有油条、布袋、糖盖,有的还有糖糕和麻团,选择这么多也是幸福的烦恼啊。
不仅炸制品的选择多,配的汤粥也有好几种。小米粥、紫米粥、豆浆、豆腐脑、胡辣汤、馄饨、咸豆沫、甜豆沫,可以不重样的吃好几天。豆沫这东西也是本地特色,黄豆泡发,磨成碎粒,煮熟时锅里和上黄豆面糊糊。咸的就放上豆腐丝、海带丝、粉条、花生,盐、胡椒和十三香调味,出锅洒上芝麻盐。甜就是放上花生碎,调味用糖。吃在嘴里,有浓浓的豆子香,而且低脂低碳水,绝对算的上健康食品。豆沫很受邢台中老年人喜爱,也是我的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胃里开始想念这份家乡味,远行的游子啊,走的再远,味觉的记忆还是那么顽固,无论你走到哪里也无法改变。那一份布袋一碗豆沫给予的慰藉,那么近又那么远。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龙岗。无端更渡汾河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改自唐代刘皂《旅次朔方》)
-
笑妹😂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8 14:22:45
-
罗书全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5 14:26:47
-
豆友204159508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03 19:30:42
-
东风雪铁龙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7 21:08:28
-
豆友250617830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5 20:47:14
-
普蓝深红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5 19:40:22
-
暴走白饭😡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5 18: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