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机票的故事
帮我老公和小孩订从上海去沈阳的机票,就这么简单一件事情,折腾了我两个钟头。
先是去楼下旅行社订,旅行社工作人员说不明白儿童票怎么订,我等得不耐烦,就自己回家上网找东航的订票热线。搜索出第一个订票的联接,我也没仔细看,就点进去,想在网上订,网站提示说网页在维护,要我打电话。我一打,是个有广东话口音的男子接的电话,给了我一个远远低于市场价的报价,我再问怎么付款,他说银行转账,电子票号发到我手机上。我越来越疑心,后来就找个借口挂了,电脑上一查,果然是个诈骗网站和电话。
接着终于找到东航的客服,订票,最后问到付款方式,说只能收国内信用卡。我想反正马上就海归了,总是需要信用卡的,就去办一个吧。跑到招商银行,客服小姐态度很好。但我在国内没有工作,没有多少存款,我拿出张美国银行的ATM卡来给她做财产证明,她说不行,不能办。他们甚至连名片都可以做办卡的财力证明,我也真搞不懂了。
信用卡不能办,我只好再跑到楼下旅行社订,有了跟东航客服打交道的经历,指点着那业务不熟的小姑娘,终于把票给订上了。到报旅客信息的时候,问题又来了。我老公01年出国,出国的时候把户口给注销了,于是不能更新身份证,现在只有护照和过期的身份证。而东航打折区的机票只能卖给中国大陆公民持有效身份证的人。我老公这种情况只能买全价票。到这个时候,我也折腾不动了,买就买吧,全价票的好处是可以改签,就花钱买个放心吧。
回家打电话给老公报告,他说,这是歧视!我倒是理解为打折票是一种福利,只给在中国居住的中国人。
当年觉得出国不容易,我现在才发现其实回国也不容易。就拿我老公恢复户口来说,要先从原来的学校把注销的集体户口拿出来,迁回原籍,然后再从原籍迁回要工作的学校(跟原来的学校是一个)。去国多年,发现这个国家既熟悉又陌生,这恐怕就是所谓的counter-cultural shock吧。
先是去楼下旅行社订,旅行社工作人员说不明白儿童票怎么订,我等得不耐烦,就自己回家上网找东航的订票热线。搜索出第一个订票的联接,我也没仔细看,就点进去,想在网上订,网站提示说网页在维护,要我打电话。我一打,是个有广东话口音的男子接的电话,给了我一个远远低于市场价的报价,我再问怎么付款,他说银行转账,电子票号发到我手机上。我越来越疑心,后来就找个借口挂了,电脑上一查,果然是个诈骗网站和电话。
接着终于找到东航的客服,订票,最后问到付款方式,说只能收国内信用卡。我想反正马上就海归了,总是需要信用卡的,就去办一个吧。跑到招商银行,客服小姐态度很好。但我在国内没有工作,没有多少存款,我拿出张美国银行的ATM卡来给她做财产证明,她说不行,不能办。他们甚至连名片都可以做办卡的财力证明,我也真搞不懂了。
信用卡不能办,我只好再跑到楼下旅行社订,有了跟东航客服打交道的经历,指点着那业务不熟的小姑娘,终于把票给订上了。到报旅客信息的时候,问题又来了。我老公01年出国,出国的时候把户口给注销了,于是不能更新身份证,现在只有护照和过期的身份证。而东航打折区的机票只能卖给中国大陆公民持有效身份证的人。我老公这种情况只能买全价票。到这个时候,我也折腾不动了,买就买吧,全价票的好处是可以改签,就花钱买个放心吧。
回家打电话给老公报告,他说,这是歧视!我倒是理解为打折票是一种福利,只给在中国居住的中国人。
当年觉得出国不容易,我现在才发现其实回国也不容易。就拿我老公恢复户口来说,要先从原来的学校把注销的集体户口拿出来,迁回原籍,然后再从原籍迁回要工作的学校(跟原来的学校是一个)。去国多年,发现这个国家既熟悉又陌生,这恐怕就是所谓的counter-cultural shock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