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
刚看完《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留存了几个对话截图。感谢B站。

自从回家和妈妈一起住,独处的时光只有她上班的时间,和晚上她睡觉后的时间,因此分外珍惜。但其实也并没有做什么有意义的事,笑。 我总是在妈妈上班后起床(故意的),上午的时间很紧张,很匆忙吃一点东西,偶尔奢侈的点个煎饼外卖,然后拜忏、玩手机、偶尔干点家务,然后发呆,或者玩塞尔达,最近几天并没有跳舞力全开。彼此也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话好说,偶尔还会被吐槽:熬夜,这个状态就不要提考研的事情(不是今年),好好锻炼,还有一些其他的微词,实际都是为了我好。
这些话,都被我快速岔开了。
妈妈,我有努力在改了,你不要急。

这句话似乎有点过时了呢,但如果要备考或者准备什么人生重大事项的时候,确实不能懈怠。 懈怠的话就没出路,喂!
我希望自己变成一个有个人节奏的人。

过去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想法还停留在高中时代,究竟从什么时候起变了呢?想不起来。大概工作很久之后,社会气自然就出现了,但我更愿意把社会气变为“江湖气”。就像志麻奶奶的咒语——“要善良,要聪明,要纯洁”。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大人吗? 肯定不是啦,早熟的只有黄色废料而已。

似乎是本剧的主题。

人人都想要平凡的生活,但每个人对平凡的定义不同,“平凡”和哈姆雷特一样吧。
朴实地说,我想要有钱有闲的平凡生活,就像安妮宝贝现在那种的,精致!(才不是海藻长发帆布鞋。或者是那种精致生活vlog,精致!(二次感叹 未来我也会遇到很多人,希望遇到直爽的好人。

展示栏里的话:我行我素是烦恼之源。 大概对他人来说是烦恼之源吧?我行我素,或许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一心一意地做下去”呢?直率地表达喜恶,愿意和不愿意,会让自己更舒心。

我对妈妈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我真的了解妈妈吗?不了解。甚至都不知道她爱吃什么菜,因为妈妈看起来并不挑食。老王有时候会比我更细心。
或许我对妈妈也太过冷淡了?
或许就是这样吧,过去我和妈妈,并没有经历太多的幸福家庭生活,所以并不懂如何表达爱和相处。妈妈的性格里是有很强的保护意识,现在算是独身状态,虽然也会爽朗或开心,但在我看来,总有些和他人不同之处。但是我是被保护着,被溺爱着,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迟钝。
尽管现在,我还是想去他乡,但可能还是会很快归巢吧。妈妈不止一次说过,你们回来了我就回自己的家去住。但我希望之后自己能更有能力一些,能让她更舒心地生活。现在的妈妈更年期综合征很严重,盗汗睡不好,sad。

我很喜欢刷社交网络,但其实并不会认真地看对方的评论、对话、照片、视频。虽然可以看到他人记录的一些好书和电影,还有游戏通关技巧为自己所用,但本质刷社交网络其实是蛮无趣的一件事,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曾经试图做精致生活vlog博主,但奈何我很糙,且生活习惯不好,也没什么独到的品味和美学,草草作罢。
但我突然想到一点,你可以观看他人的生活、聆听对方的想法、话语,但不要以此做为衡量自己的标准(比如豆瓣书影音的打分,我就是爱打五星又如何),也不要去对他人指点。坚持自己的”道“,向好的方向迈进。
而好的方向,其实内心是有准则的不是么。
这么一想就轻松多了,所以可能对社交网络的依赖也会由此减少吧,也可能会减少自己的焦虑感。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