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模型的伟大缔造者
人类智慧史上有些最璀璨的篇章。一篇是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好奇的人类必须知道微观世界的构成与运作。标准模型回答了我们抛向微观世界的绝大部分问题;它回答不了的,我们可能在漫长岁月后也听不见回音。标准模型是人类文明登上的高巍宏伟的一阶;它再往上,我们该去,却无级可拾。标准模型成就了人类在20世纪中下叶里一批闪耀的群星;它让后来的少年人暗自咏叹错生于时序。标准模型适用的范围,理型世界与自然世界交接;它失效的边界,理型世界从自然世界剥落。标准模型泽被的疆域,花树繁森,往返宁芙;它不到的外域,棘野旷诞,鬼魅再死。
标准模型一位最伟大的缔造者,Steven Weinberg,去世了。
标准模型的宏达与精密,来源于三个层次:以“对称性”的美妙理念为指导原则;要求对称性的量子跃动必须自洽(反常相消);虽然万物个体皆完美服从对称性,却要构设一个情境,让个体构成的集体去自发打破美妙的对称性,以迸绽一个纷繁复杂的真世界(对称性自发破缺与希格斯机制)。Weinberg一生成就卓著,其中最伟大的工作是为标准模型的半壁江山——电弱部分——缔建起了第一和第三个层次的实质内容。他说,在电弱对称性被希格斯场的集体凝聚打破后,剩余的对称性就是电与磁,那里会产生光。
但对我这样的年轻人来说,Weinberg这个名字首先代表他写的教科书。我们没有经历过五六十年前标准模型建筑师们为自然写画蓝图的大时代,我们的国家甚至在那段历史的存在为零。然而,从Weinberg的量子场论教科书里,我的内心一次次诚实地体会过:对问题思考到什么程度才算深刻,将问题涤荡到什么程度才看得见必然,把问题拉开到多普适的视角去处理才会得到本质的便捷。没有一本物理书对我的影响有他的量子场论大。学通量子场论是一个理论物理学者的成人礼,不论我们以后走向何方,我们所幸可以选择为我们洗礼的人,我们该选择最博大精深的宗师。
.
朗道费曼这代之后,曾有诸代经过时间考验的、理论物理学思想的伟大领航人,他们在我走上物理专业的路时都还健在:南部阳一郎、杨振宁、Philip Anderson、Murray Gell-Mann、Steven Weinberg、Kenneth Wilson、Stephen Hawking、Alexander Polyakov、Gerard 't Hooft、Edward Witten、Alexei Kitaev。在我还懵懂时Wilson便早逝了。然后在近处听见年长的南部逝世,在纪念活动中有许多收获。几年后,早已是生命奇迹的霍金去世。然后一年一盏熄灭的明灯次第是 Gell-Mann、P W Anderson、Weinberg。杨先生仍长寿,且思维敏捷记性超群,真常青。而后面仍在世的几位都比杨先生小二三四十岁了。不知不觉Kitaev竟也已近60,不知道他之后,谁会是那个被人类智慧史冲刷涤荡后记住的领航人。当然,说这些只是浅浅的感怀,他们的生命早已活在他们的生命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