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一日
星期日。昙,23至31度。 日记是久已不为的了。其中的原因,自家的懒惰是固然的,但生活的乏味无聊却是主要的。以前承蒙几个编辑好友抬爱,不间断的约稿,我也似乎有些被逼着写作业般写着,写好了以日记方式贴到网上,以征求大家意见,所以那“日记”也便自然写的多。可是,现在不同了,那些个意气相投的好友中,有好几位因报纸的缩版而不得已改行了,还有一位趣味极为相投的好友却是英年早逝、遽归仙界,留下我在这纷攘的世界里孤独的苟且着,诗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想世间知音难觅,效伯牙破琴绝弦。既如此,我虽不能望古贤项背,然则还写的哪门子日记呢。此外,以前所写日记,确切讲应为“购书记”,现如今读书写作也已心灰意冷,加之启老那句“饮兴有余徐添酒,读日无多慎买书”,再加之欲购之书实在太少,而得手者少之又少,乏善可陈,因而也不再写什么劳什子“日记”了。 然则,关心我的好友毕竟还大有人在。偶尔涂鸦几篇“采葑”,发出来,便有知音赶来点赞、鼓励,当然也是鞭策;出版社的编辑数次催问“采葑二集”的编写进展情况。还有几位书友,亦频频然询问得书情状。唉唉,罢了,如今我毕竟已接受了我的好友已经死去的事实,另外,好书虽愈来愈少,然则也并未买尽,毕竟恶习难改,书还是买了一些的。于是也不妨再摇动秃笔曲管,随便写一点什么给那些臭味相投的人,以博其一粲也。 比较容易上手的,当然还是所谓的“购书记”。 查此前所记,最近的一篇“购书记”乃写于前年的九月二十三日,也就是说,我有将近两年未写此类文字了。真是不堪回首,想来可怕。当然,不写并不意味着不买,期间还是买了些必需的书,而检视之却也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夸示的。故而只好将今年六月以来所得手的,简要记录于此。 一、新书 1、《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修订本)》一册,王晓明著,十六开布脊纸面精装本,三联书店二O二一年一月初版八千册,系“当代学术”之一种。有关大先生传记方面的书,就一己而言,应该说此前读的不算太少,比如最早读到的石一歌的、王士菁的、林志浩的、许寿裳的、林非的,还有后来的林贤治、朱正、吴中杰等名家的,而王晓明写的这个传记,虽也久闻大名,然终于不曾入手开读。据王先生在序言中说,他使用的主要是在别人看来不重要的材料,所写的事情都是在别人看来不重要而略写乃至是忽略不写的,也就是说他写的乃是别人略写或不写的鲁迅,是一个怪怪的鲁迅。从这个角度想去,此书应该很有看头了罢。

2、《灰阑中的叙述(增订本)》一册,黄子平著,十六开护封纸面精装本,北京大学出版社二O二O年二月初版。核心看点是,作者力求论述文本尤其是小说怎样影响社会秩序,以及社会秩序又是怎样反作用于文本且文本在这一过程中的微妙变化。写作此书,作者参考了许多“红色文本”尤其是“十七年文学”文本,如《林海雪原》、《红日》、《野火春风斗古城》、《保卫延安》、《暴风骤雨》、《铁道游击队》、《红旗谱》、《战斗的青春》、《敌后武工队》、《苦菜花》、《青春之歌》、《烈火金刚》和《红岩》等等,并用它们力图寻求出作者们是如何在“灰阑”中带着镣铐跳舞,小心翼翼的消解和反讽“标准”和“神圣”的。因之我对此书希冀极多。

3、《唐大郎纪念集》一册,张伟、祝淳祥编,十六开布脊纸面精装本,中华书局二O一九年十月初版三千册。唐大郎何许人也,此前余竟一些儿不知。看此书由书局出版,而编者之一居然是较为熟悉的张伟,再看网页文案介绍,目录中显示,容中有黄裳、黄永玉、柯灵、潘际坰、董鼎山董乐山兄弟、梁羽生、陈子善等名家文章。如此阵势,所写之人岂能徒具虚名耶。盖唐大郎乃上世纪四十年代名士,其为人处世风流倜傥、率真洒脱,其为文作诗,张伟谓之“感情浓烈、真挚清澈”,周二先生之《<亦报>随笔》,便是此人所约。至此方知自家之浅薄无知。如此一个妙人,读书人哪个不乐见呢。

4、《兼于阁诗话全编》上下册全,陈声聪著,十六开纸面精装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二O一八年四月初版。与唐大郎相较,素有“民国状元”之誉的陈声聪倒是相对入目在耳,此乃因早年间购得其所著《兼于阁诗话》及《荷堂诗话》,且认真读过,对自家做札记、写文章布局谋篇、锤词炼句颇多助益。这一套“全编”,乃是将于今坊间已颇难一见的老人的几种诗话首次合集出版,并附入了其诗词、杂著和传记的文字,实为读书人之幸事,亦嘉惠学林的好事。只是,页面排版取繁体竖排,使我不太满意。

5、《闾巷话蔬食》一册,李春方、范国忠著,大十六开布面精装本,北京燕山出版社二O一七年十月初版。余祖籍并非京人,然定居北京四十余年,常与人妄称“老北京”。然则,长于斯、值于斯、吃喝于斯,而终于对其隔膜生疏若故,想来复觉羞恧不已。此书收两位“正宗老北京”关于蔬食文字计五十二万,平民饭菜主食百七十二种,菜肴二百七十八种,小吃百一十八种,节令祭食三十一种,酒水饮料三十二种,原料调料五十六种,器皿技术五十四种,习俗逸闻三十四种,另附拾遗二百六十七条,真可谓网络靡逸,读之不仅补自家知识不足,且也“过屠门而大嚼”,直读得馋涎欲滴,向往不止。我不满意的仍然是装帧,开本过于阔大厚重,举之腕酸臂痛,严重降低了我的阅读乐趣。

6、《中国绘画史纲》一册,傅抱石著,小三十二开纸面精装本,北京出版社二O一六年七月初版,一九年四月三印,系“大家小书”之一种。书的内容自不必多说,只装帧亦可爱。不知何时,此系列已由平装本改为“小精装”了,社方也算是“从善如流”了。

7、《乐爸爸所乐》一册,邵绡红著,三十二开平装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O一七年二月初版,“郁金香书系”之一种。或许因为邵洵美是被大先生“骂”过的人,我向来对邵不大感兴趣,但由于坊间关于他的资料实在太少,要了解一点情况确实比较困难,故买此书以备格。本书作者乃邵洵美之女公子,所写应该有较强的史料价值罢。

8、《北京梦华录》一册,穆儒丐著,三十二开平装本,北京出版社二O一六年二月初版。我虽然喜欢读一些现代文学,但对于穆儒丐这个名字仍是感到十分陌生。虽然近年来买书已相当谨慎,但看此书介绍文案,将其比附于《梦梁录》和《东京梦华录》之制,文笔拟之于张宗子,不觉又动了凡心,遂购之置诸庋架。

9、尚有三册三种好书,属于买了不后悔之类者也,故毋庸逐一赘述,好在有图为证。它们是:《异闻集校证》一册,唐人陈翰编,李小龙校证,三十二开平装本,书局一九年初版,二O年一月二印,“古体小说丛刊”之一种;《国初群雄事略》,钱谦益著,韩志远、张德信点校,三十二开平装本,书局二一年四月初版三千册,“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古红梅阁笔记》一册,张一麐著,马维熙整理,三十二开平装本,书局二O年七月初版二千册,系“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之一种。



二、旧书 依稀记得坊间有云:书不如旧,人不如新。这自然是无稽无聊的调侃,但是就目下的情况看,前一句却也多少有些道理。别的不论,仅就装帧一项来看,我以为是基本符合实际的。故而多年来孜孜矻矻,盘桓于书肆书摊,皆为求得几本中意的旧书耳。然所取者,首选便是装帧,而尤以名家装帧之秩为目标,为的是于这纷攘的红尘中,闲时展览,或可得一时清静、一睛美感,以此移日娱老而已。所幸天不负我,近来果真就淘得钱君匋先生所作数册,无妨记录于此以备忘。








-
麦秆之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3 09:48:30
-
WWW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1 22:01:16
-
snow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1 19:28:19
-
3thmandesig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1 19:02:27
-
随缘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1 19:02:21
-
豌豆黄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1 19:01:16
-
萍踪偶记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1 18:58:02
-
烫手的屁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1 18:57:25
-
沐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1 18:40:40
-
柳营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1 18:32:51
-
东方欲晓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1 18:00:46
群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年我的读、写、发和买 (6人喜欢)
- “闲读闲钞”一:《金蔷薇(关于作家劳动的札记)》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