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七星聚义丨水国无尽是夏天
近来又重读水浒,无事便翻阅戴老04年出的那部《戴敦邦新绘水浒传》。较之九十年代中期为央视电视剧做造型所绘的版本,新绘这版的人物刻画之于世俗人格更重天魔意态,画面氛围亦愈往狰狞险怪处走,只用黑白赤青四色,染就满纸妖氛也似混沌风烟,烘着一段段早已被预知结局的江湖旧事,真应了书中那句「说时杀气侵人冷,讲处悲风透骨寒」的意境。
在一派悲郁墨色中,少有的几张明亮或幽艳的画面,自然就教人印象深刻。
如下面这幅插图,且不说它回目,只看上半幅时,回廊幽深,湖石玲珑,芭蕉卷绿蜡,画眉唤金笼,好一张诗意盎然的富贵闲人消夏图。廊下一位着薄纱衣的官人,手擎书卷,两个侍儿,一摇扇一奉瓜,画境天然而恬然,那一垂垂紫藤罗花香气只要隔纸扑面来,教人恍觉是红楼世界香梦沉酣的一个夏午。
可目光扫到下半幅图,又真真只能是水浒故事了。一下级军官打扮者恭敬垂首立在廊下领命,右面群役赤膊搬运东西,面上似有忿忿色,负重苦热之状可想见矣。同一个夏日,这廊上与廊下,直是两个世界。

熟悉水浒故事者不难看出,这便是梁中书令杨志押运生辰纲的场景。廊上坐的,是故宋北京大名府留守司长官梁世杰,虽然摊上了蔡京女婿这一反派身份,也落下搜刮民膏的恶名,但在水浒宇宙里,他是为数不多有心为国做事的能臣。廊下立的,是水浒第一倒霉蛋青面兽杨志,时任大名府管军提辖使,将要押十万贯金珠宝贝送往东京蔡太师府作寿礼。就是这个时刻,这个天闲云淡晴昼永的夏日,在恩相宅院中薰风徐徐的藤萝架下,杨志一生的命运被决定了。
生辰纲。提起这三个字,谁人眼前不浮现出那松阴里漏下滚烫光晕的黄泥冈?谁人耳边不响起那隐喻般的「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歌声?夏日的焦躁与虚浮构成了这个传奇故事的底色,它也只能发生在夏天——汗流浃背的挑担客、狭路相逢的歇宿地、天降的解渴救命(实是要命)的村酒、因燥热而更易失控的人心,在令人目眩的烈日下,每个细节都蒸发得刚好。
不仅如此,就连生辰纲一事的缘起,施公都给安排了一个特具夏日氛围感的场景,正是与今同时的端午佳节。
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
当日梁中书正在后堂与蔡夫人家宴,庆赏端阳,酒至数杯,只见蔡夫人道:“相公自从出身,今日为一统帅,掌握国家重任,这功名富贵从何而来?”梁中书道:“世杰自幼读书,颇知经史,人非草木,岂不知泰山之恩,提携之力,感激不尽!”蔡夫人道:“丈夫既知我父亲恩德,如何忘了他生辰?”梁中书道:“下官如何不记得,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已使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一月之前,干人都关领去了。现今九分齐备,数日之间,也待打点停当,差人起程。只是一件,在此踌躇。上年收买了许多玩器并金珠宝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尽被贼人劫了,枉费了这一遭财物,至今严捕贼人不获。今年叫谁人去好?”蔡夫人道:“帐前现有许多军校,你选择知心腹的人去便了。”
夏季的节物风光悦动着明丽的色彩感,最宜以此为幕布叙写贵族的享乐生活。梁中书府上的端午家宴,繁复而有韵致,在这极乐至醉的良辰美景中,由女子声口半撒娇半威胁地抛出生辰纲事来,真是黄金窝里说锦绣的莫知餍足,白胜那支歌儿骂得还不够狠。每读这段,都要笑蔡夫人敛财有道,得乃父真传。梁中书既为相府快婿,曲意逢迎也只如骄阳下柳,没点儿勃然生气。
其实,历史上蔡京真实的生日并非六月十五。施公有意杜撰出这个炎热暑日,又有意借端午节令的场景引出,都是为了给劫生辰纲的事件搭好夏日背景。在小说家眼中,非得是这般毒热煞人的三伏天气,才见出朝廷刻剥民力的贪酷,也才显出好汉们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痛快。
智取生辰纲,这是水浒里第一个群像式的情节高潮。从七星聚义开始,以梁山夺泊为结局,中间七八回精彩绝伦的情节,都发生在同一个夏天。这是整部书中最光明、热烈、惊奇、激荡的一个夏天。一套生辰纲,让散落在江湖褶皱里的一颗颗草芥带着各自灵魂的热力在水畔相聚,结生死之交,犯弥天大事,驱动他们的是现实的黑暗困顿,更是一个朴素的义字。
英雄们在这个夏天觉醒。其实,论举事前的身份,他们个个原也只是寻常人。戴老为七星聚义这一段故事作的画,也都极有水村长夏的烟火气。

如上图,这是吴用为拉三阮入伙,以求鱼为名往石碣村见阮氏兄弟,四人白天在酒店谈了一回,夜晚又来到阮小二家后水亭上吃酒再叙。画中,桑枝掩映茅亭,渔船闲泊苇丛,四人作家常纳凉打扮,桌上一盏昏灯映着狼藉杯盘,看去正是一场寻常村民消夏夜谈,话题无非鸡牛酒赌等俗事。唯是顶上那轮高高白月,一下子拉高了这个夏夜的意境。按书中说法,「如今却是五月初头」,石碣村夜话岂能见满月哉?但读过这一回的人都能领会,那轮不现实的明月,原是壮士的心。
三阮与吴用这一夕的对话,虽只在孤村破亭间,放在整部水浒跌宕雄奇冲州撞府的故事里,都是一等一的好文字,照例大段录了不管:
阮小二道:“那伙强人,为头的是个落第举子,唤做白衣秀士王伦,第二个叫做摸着天杜迁,第三个叫做云里金刚宋万。以下有个旱地忽律朱贵,现在李家道口开酒店,专一探听事情,也不打紧。如今新来一个好汉,是东京禁军教头,甚么豹子头林冲,十分好武艺。这几个贼男女聚集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抢掳来往客人。我们有一年多不去那里打鱼,如今泊子里把住了,绝了我们的衣饭,因此一言难尽。” 吴用道:“小生实是不知有这段事,如何官司不来捉他们?” 阮小五道:“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弹,便害百姓。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尽都吃了,又要盘缠打发他。如今也好教这伙人奈何!那捕盗官司的人,那里敢下乡村来!若是那上司官员差他们缉捕人来,都吓得尿屎齐流,怎敢正眼儿看他!” 阮小二道:“我虽然不打得大鱼,也省了若干科差。” 吴用道:“恁地时,那厮们倒快活!” 阮小五道:“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我们弟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学得他们!” 阮小七说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
吴用道:“这等人学他做甚么?他做的勾当,不是笞杖五七十的罪犯,空自把一身虎威都撇下。倘或被官司拿住了,也是自做的罪。” 阮小二道:“如今该管官司没甚分晓,一片糊涂,千万犯了迷天大罪的,倒都没事!我弟兄们不能快活,若是但有肯带挈我们的,也去了罢。” 阮小五道:“我也常常这般思量,我弟兄三个的本事,又不是不如别人!谁是识我们的?” 吴用道:“假如便有识你们的,你们便如何肯去!” 阮小七道:“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
吴用又说道:“你们三个敢上梁山泊捉这伙贼么?” 阮小七道:“便捉的他们,那里去请赏?也吃江湖上好汉们笑话!” 吴用道:“小生短见,假如你们怨恨打鱼不得,也去那里撞筹却不是好?” 阮小二道:“先生你不知,我弟兄们几遍商量要去入伙,听得那白衣秀士王伦的手下人说道他心地窄狭,安不得人。前番那个东京林冲上山,怄尽他的气。我弟兄们看了这般样,一齐都心懒了。” 阮小七道:“他们若似老兄这等慷慨,爱我弟兄们便好!” 阮小五道:“那王伦若得似教授这般情分时,我们也去了多时,不到今日。我弟兄三个便替他死也甘心!”吴用道:“量小生何足道哉!如今山东、河北多少英雄豪杰的好汉!”阮小二道:“好汉们尽有,我弟兄自不曾遇着。”
吴用道:“只此间郓城县东溪村晁保正,你们曾认得他么?”阮小五道:“莫不是叫做托塔天王的晁盖么?”吴用道:“正是此人。”阮小七道:“虽然与我们只隔得百十里路程,缘分浅薄,闻名不曾相会。”吴用道:“这等一个仗义疏财的好男子,如何不与他相见!”阮小二道:“我弟兄们无事也不曾到那里,因此不能够与他相见。”吴用道:“小生这几年也只在晁保正庄上左近教些村学,如今打听得他有一套富贵待取,特地来和你们商议,我等就那半路里拦住取了,如何?”阮小五道:“这个却使不得。他既是仗义疏财的好男子,我们却去坏他的道路,须吃江湖上好汉们知时笑话。”吴用道:“我只道你们弟兄心志不坚,原来真个惜客好义。我对你们实说,果有协助之心,我教你们知此一事。我如今现在晁保正庄上住,保正闻知你三个大名,特地教我来请你们说话。”阮小二道:“我弟兄三个,真真实实地并没半点儿假!晁保正敢有件奢遮的私商买卖,有心要带挈我们,一定是烦老兄来。若还端的有这事,我三个若舍不得性命相帮他时,残酒为誓:教我们都遭横事,恶病临身,死于非命!”阮小五和阮小七把手拍着脖项道:“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
这样掷地有声的话,出自无名打鱼屠狗辈口中,百年之下,都教人心折血涌。及至三阮随了吴用来东溪村见晁盖,「行了一日,早望见晁家庄,只见远远地绿槐树下晁盖和刘唐在那里等 」,这闲闲一笔带过的画面也是绿树荫浓夏日长的情意盎然。
及至劫纲事发,济州府着人来拿, 郓城县吏宋江借职位之便,先一步来晁盖庄上报信。彼时「晁盖正和吴用、公孙胜、刘唐在后园葡萄树下吃酒」,如此兄弟逍遥过夏日常,快活一日便得一日,也真是做下大事后深藏功与名的淡定。戴老画这幅场景也极有田园风味,那栏葡萄架,那几枚垂垂的瓜,及众人身上衣着,手中蒲扇,桌上瓜杏,好一派与世无争的桃源避暑光景,谁想得到这几位闲人身上担着千刀万剐的血海官司。

尔后,便是在这密不透风的夏夜,在葡萄叶层叠的黑影中,晁天王一把火烧了累世而居的庄院,带弟兄们奔梁山泊来。官兵追至石碣村,在「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的渔歌声中被团灭。这是书中第一场水战,写得颇见功夫,三阮芦花荡里显英豪就不必说了,单拎一段公孙大仙儿祭风并火攻的描写,从官兵视角感受水泊寂静夏夜一瞬变凶险,使人如临其境。
那时正是初更左右,星光满天,众人都在船上歇凉,忽然只见起一阵怪风,但见:飞沙走石,卷水摇天。黑漫漫堆起乌云,昏邓邓催来急雨。倾翻荷叶,满波心翠盖交加;摆动芦花,绕湖面白旗缭乱。吹折昆仑山顶树,唤醒东海老龙君。那一阵怪风从背后吹将来,吹得众人掩面大惊,只叫得苦,把那缆船索都刮断了。正没摆布处,只听得后面胡哨响;迎着风看时,只见芦花侧畔,射出一派火光来。众人道:“今番却休了!”
那大船小船,约有四五十只,正被这大风刮得你撞我磕,捉摸不住,那火光却早来到面前。原来都是一丛小船,两只价帮住,上面满满堆着芦苇柴草,刮刮杂杂烧着,乘着顺风直冲将来。那四五十只官船,屯塞做一块,港汊又狭,又没回避处。那头等大船也有十数只,却被他火船推来,钻在大船队里一烧。水底下原来又有人扶助着船烧将来,烧得大船上官兵都跳上岸来逃命奔走,不想四边尽是芦苇野港,又没旱路;只见岸上芦苇又刮刮杂杂,也烧将起来。那捕盗官兵,两头没处走。风又紧,火又猛,众官兵只得钻去,都奔烂泥里立地。
火光丛中,只见一只小快船,船尾上一个摇着船,船头上坐着一个先生,手里明晃晃地拿着一口宝剑,口里喝道:“休教走了一个!” 众兵都在烂泥里慌做一堆。说犹未了,只见芦苇东岸,两个人引着四五个打鱼的,都手里明晃晃拿着刀枪走来。这边芦苇西岸,又是两个人,也引着四五个打鱼的,手里也明晃晃拿着飞鱼钩走来。东西两岸,四个好汉并这伙人,一齐动手,排头儿搠将来。无移时,把许多官兵都搠死在烂泥里。
东岸两个,是晁盖、阮小五;西岸两个,是阮小二、阮小七;船上那个先生,便是祭风的公孙胜。五位好汉,引着十数个打鱼的庄家,把这伙官兵,都搠死在芦苇荡里。单单只剩得一个何观察,捆做粽子也似,丢在船舱里。阮小二提将上岸来,指着骂道:“你这厮是济州一个诈害百姓的蠢虫!我本待把你碎尸万段,却要你回去对那济州府管事的贼驴说:俺这石碣村阮氏三雄、东溪村天王晁盖,都不是好撩拨的!我也不来你城里借粮,你也休要来我这村中讨死!倘或正眼儿觑着,休道你是一个小小州尹,便是蔡京亲自来时,我也搠他三二十个透明的窟窿。”
若说林冲雪夜上梁山是严冬的悲情,那么劫纲七子在这星光接水光的夏夜杀官兵上梁山,则是风风火火沸反盈天的豪情。从这夜起,与清白身家清平世界一刀两断,北斗七星高悬头顶,八百里水泊雪浪相迎,便做反贼也顶天立地。正是他们的到来,唤起了林冲胸中的热血,于是手刃王伦,义尊晁盖,不在话下。彼时,断金亭外,亦是一派荷风柳浪的夏日好风光。
这个夏天的故事,到这里告一段落。可它好像永远也不会结束。我始终觉得,这个夏天的色彩,尤其是七星聚义劫生辰纲这个事件,最能够代表水泊梁山的精神底色——义。胡为乎义?鲁达路见不平乃侠义,武松只身复仇是勇义,宋江替天行道号忠义。而七星聚义聚的是什么义?借用明末陈老莲《水浒叶子》中给刘唐的这句题赞:
民脂民膏,吾取汝曹,泰山一掷等鸿毛。
这是一种反抗,是重重天威之下不畏权势的硬脊梁。至于千里结义的肝胆相照、铤而走险后的生死相托,都是后面一层的事了。那个五月初夏的夜晚,在故宋京东西路济州府郓城县东溪村保正托塔天王晁盖庄上,七人应北斗之数焚香立誓时,水泊梁山的风起云涌就已经注定了。
98年央视水浒为这个场景所作的《好汉歌》,也成了全剧的主题曲。于今,所有人都会唱「生死该出手时就出手,你有我有全都有,水里火里不回头」,却少有人领会这几句到底对应了什么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夏天,这是英雄们觉醒的夏天,是书中最光明、热烈、惊奇、激荡的一个夏天。他们所反抗的那个奸臣当道酷吏害民的世界,是把人逼上梁山的冬天。而水泊是夏天,兄弟一处成瓮吃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的无尽的夏天。
-
Miaousica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15 23: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