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波特与弗洛伊德第一次见面
一个年轻的美国学生,从土耳其坐火车去维也纳拜见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两人见面时,弗洛伊德什么话也不说,只用两只眼睛盯着这位年轻的学生看,看得他心里直发毛。
一紧张,这位年轻的学生更不知道聊什么了,只好说起坐火车过来时的见闻。
他说,坐在他对面看起来像一对母子,年轻的妈妈穿着时髦、光鲜、整洁,在她身旁的小男孩则非常的邋遢、肮脏,流着鼻涕。
弗洛伊德听完,悠悠地说了一句:“你说的这个男孩子就是你自己吧。”
熟悉精神分析学的人知道,弗洛伊德的说法运用了投射的原理,意思将自己心中所想的内容投射到别人身上了。
可是,这位年轻的学生非常反感弗洛伊德的解释,认为他放着肉眼可见的事实,去挖掘所谓让人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的潜意识,这是不合理、不可取的。
这次会面对这位年轻的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整个学术生涯都对精神分析学非常的反感。
他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乌伊拉德·奥尔波特,人格心理学的先驱。1937年,奥尔波特出版了《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了人格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成熟,是一个标志性、里程碑的事件。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