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梦唐
每次提到李梦唐,看到李梦唐的诗,我心里总是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感受。其实我和这位前辈并无交集,但仿佛就有一些交集似的。或许,准确地说,我是他的众多读者里的一个。 大约在2015年时,我从新疆回来,开始留意网诗,翻读很多网页和资料。我发现网上没有李梦唐完整的作品集,于是便做了一个编年集。做这个集时,我看到了当时比较有名的网络诗人诸如碰壁、任淡如、孟依依、殊同、张智深等前辈往返切磋的文字,譬如《咏史》一首: 高阁垂裳调鼎时,可怜天下有微词。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2010) 下头就有诸家评论: 殊同:诗大好! 水若兮:“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这两句足可击碎唾壶。 双桥来客:很好的绝句。“垂裳”一语太正面,若作反讽也可。 可能许多人以为,最后两句恐怕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实则第一句才是修改次数最多、最令作者受折磨的,但读者却觉得这句还是太平淡,对不起后边几句。 当时在菊斋能找到的他最早的帖子,发于2001年,《题菊斋首页图(旧版)》: 美人背我弄琴弦,惆怅花容一见难。几度轻呼她不转,痴心欲入画图看。(旧图不在,更添惆怅) 9年之后,月影轩主评道: “这个发帖时间,真是神了!这个帖还真是古董啊。清人陈楚南《题<背面美人图> >》云:‘美人背倚玉阑干,惆怅花容一见难。几度唤他他不转,痴心欲掉画图看。’” 如今何止“旧图不在”,连写诗的人都不在了,菊斋也早已打不开了,当时最年轻的作者,今天都白头了,岂非“更添惆怅”?整整20年,真是如白驹过隙一般。 李梦唐去世的当晚,我就从朋友那里知道了,大约是中秋的前一天。很多人都写了挽诗、挽联和诔文。朋友还发我若干张照片,交代我应逝者家人要求,请勿外传;又告我丧葬日期地点及遗作交其友人某妥善处理云云。 今天又读到了《邓丽君墓有吊三首》: 筠园孤冢小沧桑,旧日声名敌国倡。海内今多歌舞地,花前犹唱夜来香。 攻心战起用韩娥,万户争传子夜歌。绝似春莺来海上,一声光复旧山河。 洗尽风尘曲更新,偏安旧事等浮云。我来一默焚香祷,不吊英雄只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