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由女记者事件所想到的
1、这几天,女记者事件依然悬在心上。
一直看到前司老大和几位记者在票圈帮她推广青海黄菇,其中有一位,是马的前同事兼好友,也曾是首席记者,如今是一个成功民宿品牌的创始人,名字里也有一个金字,也是帮她处理债务的帮扶小组成员之一。
她的民宿,第一家开在丽江,口碑不错。2019年,她模仿日本的“7闺蜜同居养老”,策划了一个“广州7闺蜜凑400万同居养老”,大获成功,那家号称装修花费400多万的乡间民宿从此爆火。
其实,广州农村闷热潮湿多蚊虫,极不宜居,那里又偏远,周边无任何配套设施,而且还做了许多玻璃房,可以说热到无处可逃。虽然在某程的评分比较低,但是架不住它火啊,不辞辛劳前往打卡的人们,即使不满意,大多数也不愿承认自己上当。一个概念能推销到这个程度,也是令人服气。
而女记者,离开了自己熟悉的资源与人脉,选择了帮扶本地藏族妇女,帮她们卖农产品。销量很不错,但因为不善经营,反倒欠下了上百万债务,从最初的帮扶者变成了如今的被帮扶者。
同样是创业,同样是接近10年,同样付出了满腔心血和辛劳,只因选择不同,便有了如今截然不同的局面。
理想主义总是把“利他”排在“利己”之前,风险都由自己承担,最终不堪重负;而现实主义则相反,“利己”先于“利他”,把风险均摊到其他人头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较量,不出意外,输家总是前者。
理想主义者做事,总是从燃烧自己开始。当自己烧完了,一部分人选择收手,另一部分无法收场的,就开始透支亲人和朋友的信任。(没有绝对的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只是某方面偏重。)
当然,她是幸运的,这次事件里,朋友们并不打算催债,而是相信她的人品,他们伸手接住了她,选择继续帮助她。
想起民宿主在创业期间发过的一篇推文。

其实不赞同这种概念化。文青与商人这两个身份,并不能进行如此简单的切割。文中列出的特质,比如“幻想能力强”,并不是文青独具,商人的幻想能力也很强,马云不强吗?马斯克不强吗?只是他们会更注重于把想象落到实处。事必躬亲,是每个人创业初期的必经阶段。真正顶尖的商人,也一定是人文素养极高的。
她的成功,是因为用好了资源,选对了伙伴,而女记者则是孤军奋战,成为了一个复杂的受害者,但她毕竟是愿意将内心信仰付诸实践的人,做了大多数人没有勇气去做的事情。
2、上次换酒书店的退书事件,大家聊起的时候说,妹子太单纯了。
可是我看到那些对话,第一反应是:妹子好可爱啊!好喜欢啊!好想呵护这样的人啊!
为什么对方就不能跳出来看,get不到她的萌点,噗嗤一笑泯恩仇啊!
虽然有点稀里糊涂自说自话,但真的温柔也善良。
所以我一看到指责和讥讽妹子的,都有些忿忿不平。
(当然,单纯只是一个中性词,善良者未必单纯,单纯者未必善良。)
单纯的人难道就不配活着吗?或者活该受骗、被欺负吗?
如果说“单纯”不好,那“不单纯”难道是什么好话?
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有良性的运转机制,让各种愿意自食其力的人都能过得下去。
狼有狼的活法,羊有羊的活法,可是世界上并不是只有狼和羊,还有那么多鹿,它们既不愿意去猎杀羊,也不愿意被狼猎杀,它们只想在林中安静地吃草。
又想到了已故的安期未在《鹿之影》中写下的那段:
每个人性格不同,有人天生是狼,有人天生是鹿。我知道鹿不吃人,只想平平淡淡的享受岁月静好。但活在当世,若是软弱得脱了戏,便是要做鹿也做不成,只能做肉。我见过原始森林中的鹿,警醒而优雅,纵然少有伤敌的利器,却也绝不容肉食者轻易近身。奔跑洒脱,静时却恬淡和美。要做鹿,就做这样的鹿,否则,你就只是鹿肉,是他人愉悦身心的饲料。只有一颗慈悲心,空怀一心平和愿望却一无是处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慈悲和平和,只不过是软弱而已。若真不愿见到暴力、纷争,就应该去追寻真正消弭这暴戾之气的力量。当我意识到自己该做的是腾云的龙时,我同样意识到这世上有诸多的美好值得我去为之奋斗和保护,为此我才要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坚强,不断地创造,也不断地反抗。
可我还是希望,世界上永远存在一些角落,能让那些鹿静静地吃草。
胡铁梅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拥有稳定能量核心的人,胜过一千块水晶 (32人喜欢)
- 《初步举证》:这一切并不寻常 (12人喜欢)
- 为什么唱歌这件事忽然变得如此重要 (128人喜欢)
- 新年伊始,两次哭泣 (22人喜欢)
- 2024年,我记住了这些女性的名字 (50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