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人的逻辑
活到25岁,“男生都一样”、“男生就这样”之类的话我听了也不少。之前我还非常同意,觉得男人是不行,他们中的一部分对女孩子热情过度但又格外怕麻烦,荷尔蒙上来的有多快,激情消逝的也有多快。
不过我最近觉得哪里不对。
如果说觉得“女人都学不好数理化”、“女人就是不讲道理”这样的偏见加诸于女人身上的行为是厌女症,那么上面那些表述也可以当做是厌男的一种,诸如此类的描述还有“男人都是花心大萝北”啦、“男人都用下半身思考”等等。
我很讨厌小番茄,讨厌到什么程度呢?一盘沙拉我看到小番茄就要挑掉,拿去给我室友吃,小学的时候每逢周五发小番茄,我宁可回家收获一个外层袋子里黏糊糊的沾满红色酱汁的书包,也不肯憋气把它们吃掉。我就是这么讨厌小番茄。
互联网上一些男人就很奇怪,他们一方面厌女,厌到觉得女人上桌乃至按自己的意志喜欢流量明星都是对自己的侮辱,喜欢爱豆不行,喜欢丁真也不行,喜欢长的一般般的都要来一嘴对方一定很有钱——但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女人不行啊,网上骂女人的是他们,做人舔狗的也是他们。
太奇怪了,真的这么想要解放性欲,飞机杯用着不香吗?厌女又渴批,小丑竟是丫自己。
但这个现象我在女同胞们身上也见过一些,一边说“男人都那样”,一边去考验男性,开小号加好友,深更半夜聊聊天,乃至在不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况下约人困高企图换来一点感情——既然都觉得男人不行,干嘛去考验?又不是投论文,我知道十有八九中不了但我还是得兢兢业业熬几个晚上写了发邮箱。
不过,女同胞们的“厌男”归根到底都是嘴上痛快,虽然地图炮过分,但到底也不算真正的厌男。不像一些男的,厌女深入骨髓,关二爷式的疗毒都救不了。女人们一边考验男人一边还抱着希望,男人们压根就没抱过什么希望——女人?那不就是那样的吗?
与其说一些女人们考验的是男人,倒不如说是考验人性。
问题又来了,人性需要考验吗?
很多人和我说,“人性经不起考验”,很长一段时间我深以为然,但我今天突然想起来,在高三的某一天,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的那个关于“不要考验人性”的故事是这样的:
教授找助手,为了看应聘者是不是诚心,想用三万块试探对方,但因为一些原因没试探成,多年后他把事情告诉了当年的应聘者即今日的助手,助手说:
“谢谢您没考验我,因为当时我家很困难,如果您给我了三万块,那我确实是会要的。”
这里的“人性”是我们口中的“人性”吗?好像不见得,这里的人性更多的是人们审时度势的一种能力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在考验人性,但不过是在现实给彼此画好的底线里反复横跳罢了。
那些朋友们口中的“人性”,归根到底不过是人性趋于向现实、诱惑低头的那一部分,它本来就不是善,有时候和恶也没有多少关系。所以我不知道考验它有什么意义,如果得出一个好的答案,那皆大欢喜,如果像那位教授一样给了三万块失去了一个助手,然后说“现在的学生就是这么功利”,那好像没什么意思。
把一切经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的软弱与遇到问题不想解决的懒惰统统归之于所有人的人性太简单了,仿佛既然人性如此,那么我顺此而为而为或反过来考验它都没关系。但反过来说,我认为敢于向对方说大实话的坦诚与愿意克服困难的勇敢也都可以划入人性——一切都只看当事人们乐不乐意罢了。
二十一岁的我也常说“人性本恶”、“人天生不是好东西”,那个时候我觉得万事万物都抵抗不了人来自原初的恶意。但这两年接触了不少人,我发现绝大多数事情,从我自身到乃至整个社会,那些问题都没有上升到需要用“人性”去解释的程度。我自己的过失可能归之于我的诸多缺点之一,社会的问题可能是市场化不够彻底又或者是权力结构不合理——这些和人性有关吗?有一点,但给出解决方法的时候需要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吗?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说,一个男人出轨,可能是和原配感情出了点问题,可能是夫妻到了平淡期,此时单纯骂小三是没意义的,因为这个男人始终没有去向内解决问题而是向外求刺激,但问题在于,不必为了他在亲密关系里的不坦诚和懒惰去骂全天下的男人。
刘阳不行,不是因为他顺应了“男人的本性”,是他没担当没勇气承认变心而已。半藏森林不行,不是因为她美到让同性嫉妒,只是因为她做人没边界感罢了。
退一万步说,人性就是恶心,男/女人就是恶心,那就别谈恋爱了,别聊工作以外的事情了,干脆做人也别做了,因为恶心。
好家伙,怎么可能做得到啊。
说实话,我觉得男人的厌女是针对性别的,是一种源自性别的恶意,但女人们“厌男”更多的是在“厌人性”,与其说厌恶男人花心男人需要撩骚找刺激,不如说厌恶的是人性里寻求新鲜的那一部分,只不过这部分老从男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看到罢了。
我偶尔会问一问自己:你会追求新鲜吗?你会有想要这样那样的时刻吗?
我会有。
但我也深爱我身边的人,所以当我发现我已经无法逃离“这样那样”时刻的时候,我会告诉他:对不起,我该走了,祝你我都好运。我也希望他和我一样坦诚,而不是天天向外求然后回来顶着一张假笑着的脸和我说宝贝今晚我累了别干了。
好像说太远了。总而言之,厌人的逻辑归根到底就是就事论事就人论人,地图炮不行。你说女人学不好理工科,那我就建议你查一下“wifi之母”,同样,你说男人都是花心大萝卜,那我只能说我爸虽然教育方面不行,但他在亲密关系里给我做了个很好的榜样,他尊重我妈(哪怕他觉得她的一些决定不合理),从不发火,认可她的能力也看得到她的缺点。他让我觉得,虽然人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找到一个双方互相尊重认可肉体精神都合拍的人一起携手升级打怪,也是很有意思的生活。
把一切具体情况简单概括为“人性的问题”是一种懒惰,遇到问题把原因简化为“人性”亦是。不过我相信人是又超越所谓“人性”的能力的(何况它本来就是个中性的概念),不然人和随风摇摆的苇草又有什么区别呢?虽然我当下超越不了,但我至少能做个坦诚的人。
我突然觉得,越是相信所谓人性的人,就越需要道德,因为道德可以让你抬头仰望星空,而不是低头凝视深渊——绝大多数人无法面对深渊报以的凝视,至少我不行。
-
x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19 19:28:46
-
上上签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5 02:50:02
-
豆友216459873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30 13:27:57
-
sheepherd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2 10:16:44
-
Glor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25 06:09:14
-
波西米亚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8 11:55:24
-
MoriartyABC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6 22:36:57
-
雾与酒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6 19:33:06
-
挟书谤王蘑菇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6 19:14:01
-
kosty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6 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