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11苏州金陵放飞两日记
请了两天的年假,第一天要去苏州的吴中博物馆,主要想去看“三国志”展。
在博物馆也看了关于苏州市吴中区本身历史的展览,才知道吴中区就是之前的吴县,而吴县一直都是在地图上一个把苏州城区四周团团围起的面积大得多的存在,只是2003年后才成为了苏州市下面的一个吴中区。

三国志的展看下来,其实是借三国这个时点背景来展示东汉到三国的诸多文物,出土文物是没可能完全跟着三国故事主线走的,这里一点那里一些,其实看的更多是一般意义上的汉末风物。当然也不全然失望,因为这是一个多家博物馆的联展,天南海北汇聚一堂,本身已经节省了参观者很多旅途奔波,这是很赞的一点。曹操高陵出土文物也展示了几件,包括那块刻着“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小小石牌,看到它就觉得不枉走这一趟了。



第二天转赴金陵。和两年前一样,又带了些家中的旧书去老门东剪刀巷的换酒书店。
话说就在我放飞的第一天,这家书店发生了一些奇遇,最后演变成豆瓣的一宗热点,我的好几个友邻的评议也纷纷浮出,你来我往,事情热到最后真的有点烫了都。到店后有机会和店东聊了几句前前后后,听下来实在无意再多说它一个字,这样的奇事不如让其无声湮没才是最好。

因为这次赴宁没有别处要去,就用上了充足的时间把书店在售的种种好好地看了个遍。新书的选题方面,和两年前又有方向上的不同,然而和两年前一样对现状我依然有不同之见,只是不再想拿出来和店东讨论,今时今日在书店经历过种种的背景下,觉得选书这个话题已非必要的谈资了。不管怎么说,最后还是觅得两本颇感兴趣的书买下带走。
店里一面壁上有好多种磁贴,其上各种读书爱书的逗趣口号,我当时觉得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句故作高论的“我正式劝同志们多读一点书”,以为颇具喜感,回来一查却发现是太祖对着王洪文一众传的教谕,又不知如何说起。
架子上有本《戏剧与电影》,看了一眼它的封面照,直觉立即浮现出其所指的人物和所处历史事件,大开目录页一查,果然分毫不差。后来仔细想了想,要对此剧照做到如此的精准意会,大概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中国人,大陆出生,大陆长大;
二是年龄至少三十五岁,
若缺一,恐怕看完封面后多是没有这个灵犀感应的吧,嘿嘿。

因为周五晚上赶着回沪,书店作别后匆匆去往高铁站,两日放飞正式结束前,抬头看到高铁站一个什么国民车的代言人集合照,其中最右边那位的亲笔签名真是看着都累,担心多签几个的话手腕会不会直接痉挛呢?而且这山路十八弯的样子和他本名有神马关联吗?倘若当明星就要练这一手抽搐体的签名的话,要我这出息的那还是不当明星了吧。

是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