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昆作品里,无处安放的情感 | 公开课

上周课程笔记
科幻完型手册10期
主题:刘宇昆:科幻中无处安放的情感
刘宇昆写过以生命播撒文明的光荣事迹,古代外星人遗迹的发现,跨越年代的外星殖民史。 但他笔下那些“无处安放的情感”才最被称道,最能体现他个人的特质。 本期课程,我们就来聊聊刘宇昆如何在幻想类创作中,体现充满生活感的情感。
一
《幻象》(出自《奇点遗民》)首先选择了一个很经典、很常见的人物关系/话题——亲子关系。

说它“经典”,是因为人类千百年来都无法说尽这种话题;而“常见”就意味着每个人都经历过,所以方便理解,读者也就容易带入。
然后,刘宇昆选择了“亲子关系”中的一个小切口,比如当父母如何跟孩子讨论敏感话题这个问题,来具体展开小说情节。
接着,他将一个科幻设定摆在整个“亲子故事”的前面。
实际上,如果把这篇小说中“幻象”的科幻元素抽离掉,剩下的大多数文字,都在讲一个非常套路、平庸的亲子故事。比如父母会回忆孩子的童年时代,感觉充满了信任和温暖,当孩子长大后,又会感叹离自己逐渐疏远 等等。
最后,给每个挣扎中的角色一个结局,或者暗示他们结局的可能性,结束整篇小说。
二
《弧》(出自《杀敌算法》)这篇小说,在一个科幻设定下,设置了一批因为这个设定而产生不同人生缺憾或追求的角色。这些角色性格各不相同,戏份多少也不一致。

换句话说,刘宇昆又玩了一次“盲人摸象”的游戏。他把“一个人如何定义和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个经典的主题藏起来,然后把科幻元素套在前面,让读者扮演“盲人”去摸索故事的实质。
只不过在这篇小说中,他增加了更多的小说角色,并让每个角色的愿望,因为前方的科幻设定而改变。
事实上,在具体的科幻写作中,最好是塑造两个或三个“不完美”的角色,并具体展开他们在面临这种科幻设定时,走出的人生轨迹。
三
选择一个经典,甚至可以说“俗套”的主题,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小切口;在一个科幻设定之下,塑造三个各有缺憾的角色,然后让角色互动,走向各自的结局,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是刘宇昆的小说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
虽然写的是重复过一万遍的“老土”主题,但在捏造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完成了一次至少完整且易懂的科幻小说创作。
......
本文为课程片段摘录。想获得完整内容,请加未来局接待员微信(faa-647)入群,关注每周三晚的直播哦~(不设回放)
前九课的笔记:
上周优秀作业
ID:DOMINO·99 (来自公开课②群)
《葬歌》
索达给家人的最后一具肉体盖上了厚厚的黄土,而在身后的屋子中传来两声噼啪的响声。是他的儿子索斯终于适应了新的机械躯体苏醒过来了,而他的父亲也就是刚刚的那具尸体的主人索缪猩红的眼睛中只闪烁着弥留的光阴,明显移植失败。
索缪夹杂着白噪的声音说:“我对于这样的延续生命并不抱有幻想,时间终究应该在我的灵魂中刻下流淌过的证据。这具义骸就重新用作补贴家用,毕竟你们的日子还很久。对于我而言,继续活着并不是我想要的,这不应该强加于我,顺应才是天命。”
索达的眼睛里流出了机油,在脸上留下两道痕迹,“可这是我唯一能为你做的事情,不论是之前还是之后,我都无法从沉重的义骸债务中脱身,让你活着就是我唯一的心安。你当时已经是那样的状态了还要带着索斯去游乐园的遗迹,可他从来都没有喜欢过这些,你不知道吗?”
索斯沉默了一会,看着眼前的机械停止了运转,猩红色的光芒渐渐暗淡下去,回答了最后的疑问:“他是从那个有着游乐园的时代里走过来的人,他带我去并不仅仅是为了我,也有一部分是为了他最后的陪伴。当时光的列车渐行渐远,我就是他窥探青春的渠道,也是慰藉。”
墓地再次掘开,又合上。索达坐在摩天轮上怔怔的看着漆黑的游乐园。
ID:仰望星空 (来自公开课①群)
《感同身受》
“2040年2月2日,数学又考砸了,回到家本以为会迎来爸爸妈妈的责骂,但是他们并没有怪我还鼓励我,甚至还耐心的教我难题,他们说是因为他们穿着同感衣可以体会我的感受。看起来是很棒的衣服,不知道我能不能穿,那样就能小庄是不是真的喜欢我了”。
“你们公司的产品真不错,完全值得五星好评,那一刻我完全成了一个因考砸而等待批评的心惊胆战的小女孩,太真实了, 自然没有责骂而是耐心指导和鼓励,现在我女儿的成绩进步了不少。真不错,是不是可以让女儿体会一下我们的一片苦心呢?”
“请允许我给一星差评,是的,我们两个各穿上一套你们公司的同感衣,按照说明书用手触碰女儿的头,我们真实的体会到了女儿的感受,然后鼓励女儿,至此都很顺利,直到我老婆说想让女儿体会我们的感受,让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体会成年人的感受!她一定是疯了,她可以体会女儿的单纯但怎么能让女儿体会成年人的复杂!你们的仪器确实可以让人们互相理解减少许多误会矛盾,但你们同样需要评估一下其被滥用所造成的危害!”
ID:久远(来自公开课②群)
小陈看着新款电子管家套件的发布页面,犹豫要不要送给父亲作为60岁生日的礼物。因为公司要追项目,孩子要上学,不能回老家但心意不能少。其实他回去的也不勤快,倒不是父子关系有多差,小陈母亲在他三岁时意外去世,父亲一人把他拉扯大,小陈心中始终怀着感激之情。然而父亲是个抵制互联网的老古板,宁愿自己跑断腿也不愿使用线上业务,和他一起生活就要忍受和世界脱节的痛苦。可毕竟年纪大了,还能折腾几年呢?现在国家大力倡导每个人都配备电子管家,和低价配发的基础款不同,最新款的套件除了能监护身体状态,还搭载生活AI助手,和各大服务平台都有合作。虽然价格贵了些,但为了让父亲感受到新时代的美好,安享晚年,小陈还是下了订单。
徐大姐收到了最新款的电子管家套件,一拿到手就赶紧往8号楼老陈家送去。老陈是个孤僻的老头,早些年一个人带着孩子搬家过来,但基本不和小区里的人来往,连她这个居委会主任都说不上熟悉。也就是最近上面要求推动“电子管家进万家”的工作指标要求,才联系多了一些。但老陈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抵触网络,因为要认证指纹和虹膜,所以拒绝一切无人配送,儿子寄来的所有东西都是居委会代收再送过去的。徐大姐琢磨着,这次小陈尽了孝心,希望能老头儿打打感情牌,别让他拖了社区工作的后腿。
老陈不耐烦地送走了徐大姐,关上门打开了最新款的电子管家套件。按着说明一步步操作,最后看到界面上弹出的一系列关于个人信息的授权,还是关掉了电源。他从来没有告诉过儿子,在儿子三岁那年他妻子被一个老人碰瓷,争执过程结果被路人拍下传到网上,以讹传讹变成了见死不救,妻子面子薄,受不住网上铺天盖地的谩骂,自杀了。老陈努力保护儿子这么多年,但有些观念始终得不到孩子认同。现在的年轻人永远不会知道,为了那些便利,究竟可能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ID:木头(来自公开课③群)
吉米呆呆望向瑞德,看来好友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整天穿梭在成人学校和宿舍之间,两点一线。
“你真的不想搞清楚自己的身世?”吉米的话语里也带有些许迷惘。
“有什么用,第一,血缘没那么重要;第二,你也找不出来吧,大家的胚胎库不都是统一的吗?”瑞德把学校食堂的营养套餐盒打开。
“可是,我还是想看看自己的亲生父母到底长什么样子。”吉米想到课本上的文章,里面的”父母“二字似乎闪耀着迷人的光泽。
在这个每个孩子都是统一从基因库里精选精子和卵细胞匹配而成的社会里,血缘和家庭已经成为历史书上的词汇。
“不过我听说,”瑞德把浓缩果汁一口气喝光,“咱们学校那个怪胎,特里夫,他就是父母偷偷把他生下来的,现在他父母还在联邦中心监狱关着呢。”
特里夫这个名字似乎已经成了一个禁忌,吉米脑海中飘过那个阴郁的面孔。可是他突然生发出一种想去找那个人谈谈的欲望。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2-07 06: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