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白马湖的水而行

杭州的山山水水,我去过不少。不知从何开始,办来了公园年卡,每周末总要携家人出行。没有私家车,也照样在各种交通工具转换中一次次接近风景。唯有这样,才能吞吐常年来历经世事的烦躁和失落,去吸取天地间尚存而公有的一种清逸。
家住钱塘江西北面,带孩子坐上公交车兜兜转转,到最后一站跳下车,马路开阔,行人稀少。与市区的繁杂拥堵不同,这儿扬溢着一股滚烫而新鲜的灰尘味。尘土从车轮下扬起,翻卷,建筑物是新的,躲开很远,像要登舞台的新人演员,怎么使劲往脸上拍粉,也沾不上一丝一毫。历史,像是与这里绝了缘。
顶着日头走一阵,沿湖外围的绿化僻了条小径,垂柳摇曳,绿荫将阳光筛得细碎。湖面很阔,一眼望去,有新筑的石桥,湖畔的高楼在湖面投下倒影——那应该就是每年国际动漫节办展之处!你很难想象,如此天高湖阔的古典景致中,竟然矗立着现代化的楼房、举办着国际化的盛会。
白马湖俗称白茫湖,又称排马湖。古时,这里是江海相连的海湾,因长时间受山洪冲击、海潮吐纳,逐渐便被泥沙堵塞,成为了潟湖。西湖亦如是,在历史潮浪和人为因素影响下,不断地吞吐着自己的无奈和。这二者,隔江相望,南北辉映,难免不被喻为“杭城双璧”“潟湖兄弟”之类。
白马湖周长10余公里,湖上形成的天然绿洲保留了原生状态,一些石造的桥和路,将它们进行连接和划分。带着家人,走一段,驻足拍照,你会惊叹于湖水的千形百态。壮阔的湖面上,波光潾潾,倒映着被日光映照得烁烁发白的建筑物。湖面上有人工喷水池,一些野鸭、野鸟发现了这处闲适的地方,在湖面上嬉戏游泳;而一些湖水的分支,形状不一,周边被水生植物覆盖着,常有从绿油油阔叶中升上来一簇粉色的花吸引你,袅娜多姿的,像一缕烟似的。你看,风被枝叶挡着,连烟都变得一动不动。午后的阳光照拂下来,把所有空气都凝住了,定睛一望,那景中悠悠地掠过几个人影,整个景颜色略微发沉,竟变得像油画一般。
或许白马湖正因拥有这份天然形成与人工改造的环境和氛围,才吸引那么多家庭周末来游玩。草坪上,很多年轻父母带着孩子跳绳、放风筝,一家人在野餐垫上放满各式食物,边吃边聊,其乐融融。孩子们的欢乐从来不加掩饰,而现在的家庭,不缺吃喝,缺的是怎样给予孩子一片天然、纯真的精神家园。
我真的很爱这份风景中的恬淡,好像风里都随时闻得到水的味道。这湖上的风,吹了几个世纪,从很久以前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在这儿排马布阵,攻打困守于傅家峙的越王勾践,风里恐怕都是铁马金戈、士兵呐喊的声音。而今,厉兵秣马的场景消逝不见,白马湖也因几番变迁,变得越发明丽而规整起来。那风里吹来的往事云烟,像一部自然的纪录片,在延时镜头里云涌风起。八条粗细不一的河道,自北环西向南,像是给白马湖的水系做了完美的注解。
在白马湖的上游,是2015年投入运行的现代水利工程华家排灌站,承载着取钱塘江水用于农业灌溉及白马湖水源、改善内河河道水环境及水体置换的作用。它的存在,避免了滨江区城区河网发生持续高水位灾害,而且使得河道的水质长年保持Ⅲ类以上,更使得那浑浊而汹涌的钱塘江水一经流入白马湖,就变得通体清澈而安静——就像突然从烦躁不安变为娴静优雅,会让你的心也开始沉淀下来。
沿着白马湖的大路往里走,路口时而分岔,变成三五条路让你选择。每一条路都不是绝路,处处都能看到不一样的水。有的水岸边伏着巨石,提防着湖水上涨,眺望远处,黄绿色参杂的树木将湖岸勾勒得错落有致。更远处是起伏的低低的山峦,被一层淡淡的雾气遮着。沿着塑胶跑道,我们越往里深入,游客便越少,景也越发地“粗野”起来。黄昏低垂,高耸的水松杉顶上传来飞机掠过的响声,抬头望去,才看到飞机变得如此之小,而山与湖之上的天,如此开阔!
当夕阳像个半圆的穹顶覆盖着我们的脚步,才赫然发现,那些野草——无论是狗尾巴草,还是那些如雪般轻盈的芒花,都在柔和的光色中变得亲近起来。它们贴着夕阳的光,像要飞离这片空旷之地。
想是闻惯了都市中尘灰与汽车尾气,看厌了高楼大厦混凝土建筑的单调沉闷,倒怀念起童年时候朴拙而清冽的风情——那竟是灵魂深处逆溯而上的乡愁,是一抹形散而神不散的惦念,更是身体内里对乡野情境的反复咂摸反刍。
从人群中来,暂时将自己的心用这片安静而舒适的水包覆起来。再次打开,才又抚触到柔软——沿白马湖的水而行,每一次都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范典的文艺赏
范典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清明忆往 (4人喜欢)
- 放过自己 (1人喜欢)
- 国庆五日海南游 游记+攻略(老婆整理版) (1人喜欢)
- 提名即获奖是“黑幕”?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