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翻写2 肉芝和蹑空草
2.木禾和清肠稻
林之洋指着一边:九公,你看这些树木又高又大,不知道什么树?我们去看看,说不定有什么鲜果,我们摘几个尝尝也好的。
三人来到林子外,迎面一株大树,高五丈、大五围,上面没有枝丫,只有无数稻须,像禾穗一样每穗一个,约长丈余,在风中微微摆荡。
唐敖惊叫:古书上说的“木禾”“木禾”,莫非就是它吗!
多九公点头:可惜稻子还没长熟,不然带几粒大米回去,少见的东西。
唐敖上下看看:往年的稻子大概都被野兽吃了,地上也没剩一粒。
林之洋:这些野兽就算嘴馋,也不能吃得一粒不剩。我去草里找找,一定找出一颗来,长长见识。
说着低头就找,不一会儿,捡起一颗大米叫:你们看,我找着了!
两人一看,那粒米像一艘小船一样横在手上,大约三寸宽五寸长。唐敖:这米煮成饭,不是要有一尺长了?
多九公:这米也不是最大的,我以前在海外吃过一颗大米,足足饱了一年,真的是大米啊!
林之洋:九公不要吹牛!那这粒米得有多大?得用多大的锅煮?我不信。
多九公:那粒米只有五寸宽一尺长,煮熟了也没有两丈长,吃过后满口清香、精神百倍,一年都不想吃东西。这话不但林兄不信,当时我自己也惊奇怎么回事。后来听说当年汉宣帝时,背阴国来献土特产,里面就有一种稻子叫“清肠稻”,吃一粒饱一年,才知道当天我吃的大概就是清肠稻了。
林之洋笑:怪不得现在的人射箭,明明差得很远,偏偏自己还在那里惋惜,说什么“只差一粒米的距离”,我还在那里想,天下哪有这么大的稻米,原来他说得只差一粒米,这粒米说的就是煮熟的清肠稻啊!
唐敖大笑:煮熟的清肠稻,哈哈哈,煮熟这两个字用得,也太到位了吧!哈哈哈!你这话被射歪箭的听见,只怕要把你的嘴打歪!
3.肉芝和祝余
正说着,远远看见一个小人,骑着一匹小马,约长七八寸高,在那里又跑又跳。多九公一眼瞥见,早已如飞跑 过去,嘴里叫:快追!快追!
唐敖、林之洋连忙跟上。眼看就要追到,唐敖不小心跌倒了,张着嘴。那个小人回头一看,竟然兜转马头,驱马跑进唐敖嘴里。
唐敖觉得舌面上麻麻的,喉咙一痒,小人小马已经掉进肚里。
多九公望着唐敖感叹:一口饭一口水,真的都是命中注定。你看这肉芝,还自己跑进唐兄嘴里了,我追都追不上,看来唐兄是有仙缘的人啊。
林之洋拉着唐敖问:那个小人小马跑到你嘴边,怎么不见了?你吃下去了?!连人带马的?!
多九公:这个小人小马叫“肉芝”。
唐敖点头:本来我不知道叫什么,九公叫大家追,我想起今年,被取消名次从长安回来,从此无心功名,经常常看一些古人养气服食之类的书消闲,里面有一条说:山中见到小人乘车马,长五七寸的,名叫“肉芝”,吃了延年益寿、还可得道成仙。谁曾想今天就碰到了,还跑到嘴里、跑进肚里去了。虽然不会成仙吧,应该也没害处。对不起两位,都被我一个人吃了。
林之洋笑:你快吐点出来!吐条马腿出来也好,我饿了。
多九公:林兄,这里还有一样东西,虽然比不上“肉芝”,吃了也可以头脑清醒、眼睛明亮,还顶饿。
伸手从碧草丛中摘了几根青草。林之洋接过来,只见这草宛如韭菜,内有嫩茎,开着几朵青花,随手放嘴里吃了,不觉点头:这草一股清香,好吃好吃。请问九公,它又叫个什么名号?以后我游山饿了,就拿它当点心。
唐敖抢答:我听说海外鹊山有一种草,像韭菜一样开青花,叫“祝余”,吃上几片叶子就可以治肚饿,大概就是它?
多九公连连点头。三人又朝前走。林之洋:好奇怪!果真饱了!这草有这个好处,我要拔它两担,放在船上,以后就不用担心吃饭了?还可以到处去卖!
多九公:这草很少见的,哪里去找这么多。何况它的根一离开土,叶子就枯萎,十分娇贵,枯了吃起来就不香了,也不能充饥。
4.蹑空草和刀味核
两人说着。唐敖左看右看,忽然从路旁折了一根青草,那草的叶子像松针,异常青翠,叶上生着一颗籽儿大如芥子。唐敖摘下籽儿,拿着青草说:哥哥才吃了祝余,我只好以此奉陪了。
林之洋笑:有陪酒的,哪有陪吃草的!
唐敖把草吃了。又把那颗籽儿放在掌上,吹一口气,籽儿立刻生出一根青草,也像松叶,约长一尺;再吹一口,又长一尺;一连吹了三口气,一共长了三尺。唐敖把草放在嘴边,嚼巴嚼巴,连茎带叶都吃了。
林之洋笑:妹夫你这个吃相,你要这么吃,只怕这里的青草都被你吃完了。又问:九公,这草是怎么回事?怎么吹口气就长?
多九公:这是“蹑空草”,又叫“掌中芥”,把籽儿放在手掌上,一吹长一尺,再吹又长一尺,三尺到头。人吃了能站在空中,所以叫“蹑空草”。
林之洋叫:这么好!我也要吃!
到处去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多九公:林兄不要找了。这草不吹不生,这空山里有谁去吹它?刚才唐兄吃的,大概是鸟雀啄食,受了呼吸的气息,落地生的。这个东西不常见,我在海外多年,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不是唐兄吹它,我还不知就是“蹑空草”呢。
林之洋:怎么都让妹夫碰着了!九公说吃了这种草,凡人也能站在空中,我不信,妹夫你飞飞看,我要亲眼看到了才信!
唐敖:我试试看吧,这草才刚下去,我感觉还在肚子里消化呢……
将身一纵,飞舞一般就蹿上去了,离地约有五六丈。果然两脚登空就像脚踏实地,身体站在虚空中。
林之洋拍手笑:妹夫真是活神仙了!这草太灵了!你要么以后就在空中走吧,不碰地不沾土,省下多少鞋子!
唐敖试着一走,谁知才抬脚,就从空中跌下。
林之洋:看来你只你能蹿高!那边有颗枣树,上面有几个大枣,我早就看见了!妹夫你既然跳这么高,快去摘几颗解解渴。
三人到树下一看,原来不是枣树。多九公:这种果树叫“刀味核”,果子的味道没个准,看你拿什么刀去切、怎么个切法,所以叫“刀味核”。凡人吃了,可以变成地仙。今天我们吃了它,不成仙也能延年益寿。就是这个“刀味核”长在树梢,你们看,这个树有个十几丈吧,唐兄只能跳个五六丈,太高了,摘不到。
林之洋:跳跳看嘛,说不定够得着。
唐敖:够不着够不着,一看就高不可攀,我们不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
林之洋:哎哟,你这个读书人,什么癞蛤蟆天鹅肉的!
低着头想了想,抬头一脸高兴:我有个办法,真是太天才了!妹夫你先跳到空中,停一停,再往上跳,就像登梯子一样,慢慢跳上去,不怕摘不到!
唐敖:哥哥这么想吃?
林之洋:也不是,我就是渴了,你也锻炼一下,你快试试我这个办法。
唐敖没办法,一纵一跳,停在空中,过了会儿,又吸口气往上跳,觉得自己像风中的树叶,悠悠扬扬、飘飘荡荡,不知不觉像落叶一样飘下来。
林之洋跺脚:妹夫你不往上跳,怎么反而掉下来了?!
唐敖叫:我是往上跳的啊,怎么反而掉下来了!不由我做主啊!
多九公笑:你在空中要朝上跳,两脚势必往下用力,你又不是脚踏实地,怎么会不掉下来?照林兄说的办法,慢慢地一层一层跳上去,七跳八跳的,不是要跳上天去了?神仙不会答应的。
林之洋垂头丧气,忽然鼻子四处嗅嗅:哪里飘来的清香,难道这“刀味核”还有香味?
多九公:好像是别的地方随风飘来的,我们顺着香味去找找。
5.朱草
大家分头去找。唐敖穿过树林、走过峭壁,四处探望;看见路旁石缝长出一根草,约长二尺,红得像涂了朱砂,太好看了。左看右看,看了好一会儿,猛地想起养生修仙的方子里说:“朱草”外形像小桑,茎叶似珊瑚,汁液如血,碰上金玉,立刻化为粉浆,人吃了能入圣超凡。还好哥哥和多九公都没在,今天我交什么运了,连连碰到仙草……可惜身边没带金器啊,怎么办怎么办……
突然想起头巾上有块小小的玉牌,摘下来,把朱草从根折断,和玉牌一块儿放在手里,连揉带搓,果然手掌里一摊红红的玉泥。唐敖连忙捧到嘴边,吸食,太香了,香气直透脑髓。
才吃完,顿时精神抖擞,高兴:试试力气!
见路旁倒着一块残碑,有个五七百斤吧。唐敖走过去,一弯腰轻轻捧起,一直腰乘势一纵,就蹿到了半空中,凭空停了会儿,慢慢落下,把碑放回原地,连气都不喘一下。
又觉得眼睛看东西更清楚了、听得更远了,脑子特别清楚,小时候读过的都回来了,平时写的诗文,都来到了眼前。唐敖惊喜:没想到吃了朱草有这么多好处!
正自己高兴,多九公和林之洋走过来。林之洋问:妹夫怎么满嘴通红,偷吃胭脂了?
唐敖连忙摇头:刚才我找到了一根朱草,对不起两位,我又一个人吃了。
林之洋:吃他有什么好处?
多九公:朱草是天地精华凝结而成的,吃了有根基的就可以了道成仙!我在海外一向留心,都没遇到,今天又被唐兄吃了,真是缘分啊!
林之洋:妹夫看来不久就要成仙,为什么还愁眉苦脸?难道做神仙不好?!
唐敖:我只想好好做人!刚刚吃了这个要成仙的朱草,突然肚子疼得要命!
话还没说完,突然肚子里一阵响,浊气下降,连连放屁。
林之洋遮着鼻子:好了好了!这朱草赶出妹夫肚里的浊气,这下身上畅快了吧!觉得肚里空空如也了吗?以前写的诗文还在肚子里吗?没剩多少了吧!
唐敖低头想了一想,直说“奇怪”,跟多九公说:刚吃了朱草的时候,小时候写的诗文全都记得,没想到肚子疼了之后,再想以前写的东西,十分里只记得一分,其余九分再也想不起来了,这是为什么?!
多九公:是奇怪。
林之洋:有什么奇怪的!在我看来,妹夫想不出的那九分,就是刚才那股浊气,朱草嫌它们有气味,就把它们从后门赶出肚子;剩下的一分,没有气味,朱草容许它们留在肚里,你自然一想就想起了!我只记挂妹夫中探花时写的卷子,还在吗?妹夫平时写的诗文,将来想要印出来,照我看来,不必托人编选,就把今天想不出的那九分全都删去,只印想得出的那一分,包你都是好的!可惜这草太少了,带些回去给人吃吃,能省下多少编印的人工、纸张?九公,你不吃两根?你没书稿要印吗?
多九公笑:我也有,就怕赶出浊气,这一分也剩不下。林兄呢?你不吃两根赶赶浊气?
林之洋:我又不刻《酒经》、不刻《食谱》,吃它干什么?
唐敖:怎么讲?
林之洋:我这肚子不过是酒囊饭袋,要印书,只能印酒经、食谱,比不上二位一肚子学问。
又说:怪不得妹夫最喜欢游山玩水,今天我见了这些奇禽怪兽、异草仙花,果然好玩。
多九公:说“果然”,“果然”就来了。
5.猓𤡮
只见山坡出现了一只异兽,样子像猿,浑身白毛,长着许多黑色的斑纹,体长不过四尺,屁股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由身子盘到头上,还剩二尺有余,毛又长又细,脸颊下长着很多黑胡子——守着一只死兽在那里痛哭。
林之洋:原来是个络腮胡。难道它就叫“果然”吗?
多九公点头:它就是“猓𤡮”,又叫“𤡮兽”,最讲义气,最最爱护同类。猎人拿它们的毛皮做褥子去卖钱,往往抓住一只打死了故意放在山坡上,有路过的𤡮兽看到了,就会守在那里哭,就算有人来抓也不逃走。现在这只𤡮兽就是这样,一会儿猎人看见,过来像捡一样把它抓走了。
忽见山上起了一阵大风,刮得树木唰唰乱响。三人见风来得古怪,慌忙躲进树林。风头过后,一只斑毛老虎从空中蹿了下来。
-
手枝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1 19:20:45
-
卢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7 12:23:35
-
豆友70528995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27 10: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