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100部作品,我知道怎么“吓人”了(二)
在上一篇《看完这100部作品,我知道怎么“吓人”了(一)》中,作者张咏薇举例分析了惊悚片的创作技巧,不知道大家掌握了没有?
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后面的四种剧作技巧,干货多多,大家速速Mark起来吧!(文末有超详细片单)
三、制定游戏规则
可以试着给电影里的鬼/超自然的存在/反派设计一套害人的规则,凡是触犯他们游戏禁忌的都会遭殃。处于弱势一方随时会遇害的角色们千方百计地避免犯规(有时候反派不明说规则,还得主角们自己推断,主角们要在一次次在错误经验中吸取惨痛的教训),却又因为各种原因不小心踩了线,之后又要寝食难安地提防着不知会从哪里冒出来的危险(真的是比乙方还惨)。制定规则既能增加反派行事的辨识度,又能生出层出不穷的悬念。像《死神来了》系列、《电锯惊魂》系列、《山村老尸1》都有着完善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为影片贡献了许多看点。

四、后怕
相信很多人经常能听到一类鬼故事,就是主人公事后才发现:刚才和TA讲话的人其实是鬼。
往往那个鬼可能很活泼,或者有市井烟火气,或者好心劝告主人公别进鬼屋别做什么事,否则会遇到鬼。总之这类鬼故事里的鬼都让人难以察觉是鬼,主人公甚至跟鬼勾肩搭背称兄道弟或谈风弄月共度良宵,等事后发现真相,细思极恐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后知后觉的感觉也叫后怕。

后怕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回想起自己之前离危险只有0.01公分却浑然不知,甚至还主动靠近危险的人或事物,想想就冒冷汗。但后怕也是值得庆幸的,因为当时如果知道真相,就没法用平常心轻松愉快地度过危险时期了。
这种情绪的唤起需要把悬念揭秘时间往后挪。揭秘得早也能产生恐惧和悬念,不过那带来的感觉不属于后怕。如果故事较短,建议使用前者这种能产生后怕心理的写法。
五、类型混搭
很多人认为喜剧的反面是悲剧,所以经常将二者混搭或混为一谈。其实喜剧的反面也可以是惊悚片,好笑和害怕也是截然相反的情绪,撞到一起能有对冲的戏剧性反差。
在僵尸题材电影的设定里,僵尸是通过呼吸来辨别活人方位的,活人可以靠屏住呼吸来躲避它。当活人憋不住时,狼狈的样子会让人感到好笑;等泄气被僵尸袭击时,又能让人悬心。有的人为了透口气,会故意捉弄伙伴令对方泄气,这样僵尸就会被伙伴引开。大家互相扯后腿会带来喜剧性,而命悬一线又能带来恐惧。观众在看的同时,还会忍不住一起憋气,会和角色们产生一样的紧张压迫感,还能有一起玩游戏的参与感。这其实也混搭了游戏(偏喜剧感)、沉浸式体验(偏惊悚感)等元素。

还有刘镇伟的电影《尸家重地》里也有原理相似的情节,片中的千年古尸们一旦被月光照到就会诈尸发狂,到处掐人。主角们想到个办法,就是拿衣服去遮挡洒在古尸头顶上的月光,但是衣服不够,挡得住这个挡不住那个,大家各自为了活命要抢彼此的衣服,这样又很容易撕毁本就不多的衣服。这段情节也是喜剧与惊悚的混搭,并且还有点像抢椅子游戏和一二三木头人不许动游戏。这些游戏能流传到各地,深受出生在不同年代的人的喜爱,背后自然有它们的一套严密牢固的心理机制原理,研究出了原理就能自如地运用。

要说与游戏原理相似的惊悚桥段,真的是不胜枚举。这里还可以例举一个,比如说有鬼/坏人进屋来找人,主角躲在屋子的某个角落,小心翼翼不发出声响以免暴露藏身地,这类情节是很容易抓住人心的,但凡玩过捉迷藏躲猫猫游戏的都会有共鸣。游戏既有好玩的一面,也有令人紧张的一面,如何取舍调节比例要看创作者自己的喜好和修为了。
在电影《见鬼十法》中,陈柏霖扮演的角色被鬼操控身体后做出了许多扭曲的动作,两位打扮得很嘻哈的青年经过时以为他在跳街舞,所以他俩决定与他尬舞,不一会儿四周街坊邻居纷纷出来围观鼓掌,有的甚至跃跃欲试地跟着扭动,直到陈柏霖掀翻了牛顿的棺材板行走在天花板上,才将众人吓得落荒而逃。
鬼片也好,惊悚恐怖桥段也罢,只要有人是不知情的,那他就不会害怕,不害怕是多么不给鬼或坏人面子啊,喜剧感油然而生。当然,里面俩嘻哈街舞青年事后回想起来会后怕,他们的感受如同笔者在第五点里提到的观众后怕感受。如果《见鬼十法》这个情节希望让观众也后怕(与他俩感受一致)的话,那么陈柏霖的角色被鬼控制的事得先隐瞒观众,观众和俩青年在后面同时得知有鬼控制人体时就会后怕,但是那份喜剧感可就没了。
喜剧和惊悚虽然能混搭,但是很难同时存在,僵尸片里的角色憋气看似同时兼得两种效果,但主要是靠俩感受快速交替,还没笑完就害怕,还没从害怕里解脱出来又忍不住笑,如此反复切换。正如同烂大街的“伟大的悲剧都是喜剧”理论一样,大部分也只是两种风格混搭并交替,很多悲喜交加的片子里,大部分好笑的地方就归好笑,值得哭的是别的地方,只不过笑过以后哭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而不是说笑=哭,只有个别电影的个别桥段,好笑的地方恰好也是辛酸或讽刺的地方。但伟大不伟大、牛啤不牛啤主要在于完成度,不在于类型。如果有萧峰的水平,就能把广播体操级别的太祖长拳打得出神入化;若只是个朱长龄,那会一灯大师的一阳指顶个鬼用。

(笔者以前看《见鬼十法》觉得主创写那段尬舞情节是在调侃街舞动作像鬼上身,后来了解了扮演贞子的演员是学舞蹈出身,看到了杨丽萍扮演的鬼气森森的梅超风施展九阴白骨爪像在跳孔雀舞,加上看了苏恋雅舞蹈,渐渐觉得鬼怪灵异和各类舞蹈画风蛮搭的。现在笔者看见丧尸出动的戏都忍不住联想到popping动作。很多创意都是打破次元壁混搭出来的火花,只需要找到不同事物的共同点,打通它们,再找它们不同的点来互相增色。)
六、时间限定
时间限定是一种推进人物行动并让观众提心吊胆的剧作技巧,十分有效,对任何电影都适用。惊悚片也是电影,按常规剧作方式写也是可以的,而且吓人也要讲基本法。
在鬼片里,时间限定一般用于灵魂出窍情节上。
比如《见鬼十法》最后两位主角灵魂出窍去地府找人,必须在一炷香之内回来,不然再也回不来了。在《倩女幽魂2:人间道》里,张学友扮演的昆仑山术士知秋一叶,为了斗蜈蚣精也不惜元神出窍,最后魂魄回归不了肉身,不幸殒命。

在民间传说中也有很多类似情节,比如八仙之首铁拐李的故事。铁拐李本名李玄,原是一个精通道术和医理的美男子,于一次灵魂出窍后随太上老君仙游,他临走前让徒弟看守他的尸身,说若是没按时回来代表他已经飞升成仙,到时候就可以烧掉他的尸体。后来李玄倒是按时回来了,可徒弟临时有事,提前一天烧毁了他的尸身,最终他只能附身于一个饿死的瘸腿乞丐身上,变成了拄拐的铁拐李。
千万不要说什么灵魂出窍写不了,过不了审,这个老梗的亮点根本不在于有没有灵异元素,观众害怕的也不是有个魂魄从人体里飘出来这件事,真正扣人心弦的是deadline,是没在那个时间截点前完成某事就会导致严重后果这件事。它可以是一个写作者拖延到了截稿日还没打开Word,可以是一个考生在高考前一个小时丢失了准考证,也可以是一个人质即将被绑匪撕票却还没等来警方营救。

七、结语
这篇文章举的例子大部分是老港片,这主要跟笔者个人喜好有关。
最后再谈谈惊悚片的审查问题,笔者想说:《走进科学》没有鬼,一样成为了许多人的童年阴影。而鬼片也有很多不好看的。没有桎梏固然更好,但桎梏本身不该成为创作能力不足的遮羞布。

八、私藏片单
(也有不恐怖偏喜剧风的,也有没鬼但惊悚的)
姚凤磐导演的《血夜花》《月牙儿》
桂治洪导演的《邪》《邪斗邪》《邪完再邪》《蛊》(《邪》没有鬼,但是很好看,美中不足的是疑似过度借鉴老电影《浴室情杀案》和小林正树电影《怪谈》里的第三个故事《无耳芳一》,另外小林正树的这部片改编自小泉八云的同名怪谈小说集,在此一并推荐)
日本动漫《暗芝居》《XXXHOLIC》《怪谈餐厅》
今敏导演的《未麻的部屋》《红辣椒》
日剧日影《世界奇妙物语》《鸡皮疙瘩剧场》《骷髅剧场》《毛骨悚然撞鬼经》《怪谈新耳袋》系列、《继续活下去的5个故事》(改编自乙一的短篇小说集《ZOO》,在此推荐乙一的所有小说)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电影《山村老尸1》
电影《再世追魂》
倪淑君主演的电影《阴阳错》(剧组幕后花絮更诡异)
王家卫编剧时期的喜剧作品《小狐仙》
电影《灵气逼人》(编剧是命理师李居明)
吴倩莲主演的电影《恐怖鸡》
分段式惊悚片《怪谈协会》《office有鬼》《回转寿尸》《鬼3惊》《鬼4厉》《鬼乱5》《夜半一点钟》《夜半两点钟》《夜半三点钟》《猛鬼爱情故事》《死神的十字路口》
韩国的《蔷薇红莲》《捉迷藏》《老师的恩惠》《杀人漫画》《两个月亮》《恐怖故事》1、2
老港片《二月三十》《猛鬼通宵陪住你》《两公婆八条心》《见鬼》《见鬼十法》《一屋哨牙鬼》《驱魔警察》
《阴阳路》系列、《三更》系列
李碧华鬼魅系列(李碧华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系列)
《凶猫》(王晶写恐怖片蛮厉害的)
泰国鬼片《厉鬼将映》《鬼影》《加班遇到鬼》《鬼宿舍》《吓死鬼》《恶魔的艺术》
泰国惊悚单元剧《鬼校亡友》《禁忌女孩》
《鬼作秀》
《死亡之夜》
《小岛惊魂》
《灵异第六感》
《慑魄惊魂》
《别惹小孩》
《猫眼看人》
《黑楼孤魂》
《鬼城凶梦》
《万能钥匙》
《孤儿怨》
《水果硬糖》
《黑巷少女》
《吸血鬼生活》
《无名女尸》
《屏住呼吸》
《没有面孔的眼睛》
《月光光心慌慌》
《勺子杀人狂》(沙雕短片,浴室戏致敬了希区柯克)
《惊声尖笑》系列
《死神来了》系列
《闪灵》
《魔女嘉莉》
《危情十日》
《招魂》1、2
《潜伏》1、2
《电锯惊魂》系列
《咒怨》系列
《死寂》
《恐怖游轮》
《无声言证》
《回魂夜》(导演刘镇伟,主演周星驰)
《他人之颜》(改编自安部公房小说)
《灵异咒》
《来了》(导演中岛哲也)
《异度空间》
《双瞳》
《第一诫》
《尸忆》
《鬼新娘》(钟楚红、周润发主演)
《犬神家族》(电影有很多版,但更推荐原著,作者横沟正史的《狱门岛》也不错)
《乱步地狱》(改编自江户川乱步的小说,同时推荐乱步的小说《人间椅子》,奉俊昊《寄生虫》的梗早被乱步玩溜了)
《你是下一个》
《女鬼桥》
《昆池岩》
《惊异50洲》
《美国恐怖故事》(前三季)
《画皮之阴阳法王》
《九头案》《阴阳扣》(郭德纲相声,他的相声还有很多是怪力乱神题材和悬疑题材)
《致命ID》
《阴阳魔界》(1959版)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惊异世纪》《奇幻潮》《幻海奇情》(都是老港剧)
《惊异传奇》(台湾灵异悬疑单元剧,第五个故事《钓水鬼》最佳)
《圣诞夜惊魂》《鬼妈妈》(这两部是动画)
《六朝怪谈》(胡因梦主演)
《碟仙》(牟敦芾和楚原导演的两段式惊悚片)
《鬼话连篇》(邵氏老鬼片)
《凶榜》
《七月十四》
《一世好命》
《小生怕怕》
《衰鬼撬墙脚》
《人吓人》
《鬼咬鬼》
《鬼打鬼》
《人吓鬼》
《猛鬼差馆》
《猛鬼学堂》
《猛鬼大厦》
《僵尸家族》
《鬼掹脚》
《奇门遁甲》(1982版)
《天师撞邪》
《撞邪先生》
《来自星星的事》(台湾综艺,原名《哎哟我的妈》)
《有线怪谈》(香港综艺)
《通灵之战》(俄罗斯灵媒斗法真人秀)
新藤兼人导演的《黑猫》《鬼婆》
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罗斯玛丽的婴儿》《怪房客》《冷血惊魂》
意大利导演达里奥·阿基多的《阴风阵阵》《夜深血红》
希区柯克的《蝴蝶梦》《惊魂记》
作者:张咏薇,职业编剧。微信:zhang-yong-wei(非合作勿扰)。
本文为拍电影网作者专栏稿,转载请留言;排版:编剧圈;图片来自网络
-
豆友RoglPholAY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23 20:40:33
-
粉红色可以喜欢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7 21:31:45
-
故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09 02:34:53
益起映创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白客主演的《大风杀》,能打响“五一档”吗?
- 创作不自由的伊朗,为什么总能出大师级作品? (5人喜欢)
- 陆川的《借命而生》真把秦昊坑了吗? (1人喜欢)
- 解码天坛奖:左手时代,右手市场 (2人喜欢)
- 他凭《英雄》获最佳音效大奖,却说技术不“值钱”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