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型演员
1962年春,罗马《埃及艳后》片场,伯顿倚靠在布景的台阶上接受拍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他一换回现代装,就不像安东尼了?这是伯顿的特色,他的现代装和古装是相当迥异的风格,生活中的他和银幕上的他相去甚远。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伯顿的这张脸拥有极强的可塑性。他的戏路极广,演得了正派,演得了反派;演得了国王,演得了小贩;演得了圣徒,演得了恶人。他扮什么像什么。
他绝不会被他的任何一个成功角色所定型,只要一离开银幕,换回现代装,他不是哈姆雷特不是亚瑟王,不是安东尼不是贝克特,他就是理查德伯顿。
伯顿的烂片再多,也总是有制片人愿意信任他,认为他只是运气不佳没有出现在适合他的电影里罢了,因为在制片人眼里,伯顿出现在他们面前,哪怕不说不做,“他只是坐在那里,就像一个天使”。
在他们的叙述里,伯顿极漂亮,智力极高,口齿伶俐,精通文艺,富有才情,记忆力超强,可以背诵剧本里所有角色的台词,哪怕这部戏已经拍完几年了。他方方面面都可以轻易征服坐在他对面,听他说话,看他样子的人们。
在这些选角的决策人面前,他的个人魅力和实力都是巨大的,所以他总是可以取得他们的信任,总是不愁没戏拍。
80年代有美国业内人士指出,有一种演员,拥有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雄厚的表演实力,在任何一部戏里都拥有毋庸置疑的绝对控制力,可以称之为“国王型演员”。
但这种演员因为形象和存在感实在太“大”了,以至于会破坏一部戏的平衡。在旧好莱坞结束,新好莱坞开启之后,主流电影普遍小制作,走平民路线,不再需要这类演员,他们失去了用武之地。
然后特意提到,国王型演员的代表就是理查德伯顿。
这是实话。确实,从76年的《恋马狂》到84年的《1984》,都有导演嫌弃他的个人存在感过强,指责他的声线过于宏大华丽,“会把我的电影变成百老汇舞台”,要求伯顿不再使用“理查德伯顿的声音”说台词。
但无论如何,60年代,是伯顿称雄好莱坞的时代,他是好莱坞巨星时代的一哥。至于80年代不再流行他这种演员,对于一个已经五十多岁,江湖地位稳固的男演员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
豆友21018200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5 14:07:32
-
阿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03 19:24:33
-
城市中的乡绅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03 18:57:41
弦断秋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讨好型人格也是有极限的
- 《理查德·伯顿去世,享年58岁》(全文翻译) (1人喜欢)
- 为什么人们爱看殉情 (1人喜欢)
- 《伊丽莎白·泰勒的最后一任丈夫讲述了他们的婚姻》 (5人喜欢)
- 《为什么女人无法抗拒理查德伯顿》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