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连环画(三十)

今天偷懒,就分享一册:《赚曹休》。
张大经用他的学院派又创作了一张很有年画味的封面,给整套三国带来少有的不一样的风格,细细看,算是一种在千篇一律的造型里的大胆创新;绘画杨锦文,没有很大的名气,上海人,苦出身,整套三国只画了这一册,画家的名气和水平决定了作品出挑不出挑。
我主要想讲故事里的两个人物。第一个是周鲂,吴派的,封面里拔剑准备自刎的这哥们,这把剑张大经画得也太长了。我们古代有两群人是时代特有的,如今已销声匿迹,一群是先贤——受尊重的贤明长者,另一群是游侠,比如先秦的荆轲、汉朱家、唐虬髯客,之后就鲜有了。周鲂就是有着这类任侠品质,接连两次用自杀来表达投降的诚意,是不是跟刺杀庆忌的要离有点相似。我很担心要是曹休不去抢夺他的剑,会发生什么?是不是会很尴尬。最后周鲂的脖子没有抹成功,用割头发来代替,这又是跟那个谁谁学的?周鲂的事《三国志》里真有,不是罗贯中瞎编出来的。
他有个儿子,名气比老子大,少年无赖、横行乡里,入山杀虎、投河搏蛟,对,周处,人害的鼻祖。后来浪子回头 ,讨伐羌人阵亡 , 为如今的学子们贡献了一篇必读的拓展文言小品。
另一位叫贾逵,魏派的,魏晋八君子之一,与贾诩、程昱等齐名。但曹休不待见他(曹休是曹操一个同族的儿子,打仗很一般,唯一长处是姓曹),他却提醒不要相信周鲂,人家是来忽悠你的。曹休不鸟他,一意孤行,结果被周鲂坑到绝境,东吴大将徐盛眼看就要割到曹休脑袋,未曾想贾逵及时带兵把曹休救了回来。这种气度非常人能及,在大是大非面前个人恩怨暂且抛在一边,这不就是凌统、甘宁翻版吗?但有点不同,甘宁救出凌统后彼此的恩怨了清,贾逵救出曹休后反而怪他出兵晚。自被周鲂忽悠后没几个月,曹休背疽发作而亡。
贾逵也有个儿子,名允,西晋大佬,但口碑不好,生了个女儿叫贾南风,长得难看心眼也坏,竟然当了皇后,母仪天下,老公就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脑残皇帝,能说出这种话的审美肯定有问题,也难怪。
今天流水账一段,其实西晋比三国还乱,朝政、宫廷、边境,君臣、兄弟、民族,简直是乱成一锅粥,人名也难搞清楚。
© 本文版权归 mohicanian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