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自己本月发表的两篇文章:凯格尔的话题与安天旭的访谈
1. 《“神演”是怎样成就的?————凯格尔演绎贝多芬〈第七交响曲〉所提示的方向》,刊于三联《爱乐》2020年6月号

凯格尔(Herbert Kegel)是战后冒起东德指挥巨匠,二战对于德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无以复加,战后东德的音乐界却大力保存传统,继而很快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面貌。其中,凯格尔这位指挥家的崛起,实在是德国学派战后最大的光荣之一。
相对于卡拉扬大力反思传统而缔造的某种“新的德国学派”,凯格尔的艺术同样发前人所未见,整体面貌却更为传统许多。大师的事业在东德的范围之内很繁荣,在国际上却不算有名,待东德结束之后,事业凋敝又长久患抑郁症的凯格尔举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大师在录音室中留下一些唱片,目前主要由Berlin Classics发行,此外还有许多精彩的现场录音也纷纷面世。凯格尔的亲兵是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以及德累斯顿爱乐乐团,历史悠久的德累斯顿国立管弦乐团(SKD)却不在此列。然而,大师指挥SKD在60年代末灌录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异数”。

一来是由于该组合留下的记录实在不多,二来则是凯格尔在录音室中虽佳作迭出,却往往还是现场演出更为精彩,这款“贝七”则不然,不仅堪称一代的神演,也是整个东德时期的指挥艺术最光辉的丰碑之一。本篇文章试着稍稍品味这样一款绝作,我们会发现指挥家从中确实传递出丰富的信息。
2. 《我相信“修辞立其诚”——钢琴家安天旭访谈》,刊登于《音乐爱好者》2020年6月号

因意外而获得关注的钢琴家不多,安天旭是其中的一位。现场听过他的演奏之后,我感到这对于听众和钢琴家来说,都不失为幸运——这样的演奏确实需要被人们听到。
安天旭在2019年的柴可夫斯基比赛中遇到曲目排错的乌龙事件,他的错愕神奇甚至被制成表情包到处使用。但无论如何,对一位新锐钢琴家来说,获得关注度仍是好事。之后不久,安天旭举行了他的上海首演独奏会,曲目包括普罗科菲耶夫《四首练习曲》Op. 2,贝多芬《热情奏鸣曲》,李斯特《巡礼之年》的选曲,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第一册,以及拉赫玛尼诺夫《肖邦主题变奏曲》。
这份庞大的节目单里面,不少是他的参赛曲目。看了安天旭的比赛视频,我已发现此人确有根底和品味,实非匆匆过眼的新人。听过现场,就更深地领略了钢琴家对技巧之锐度与品质的追求,以及他如何运用这些成就整体演绎的一种眼界。总之,安天旭应当进入必须关注的行列。

尤其同一些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新人相比,他足称火爆,却又从品味的根基上深入琢磨的诠释,都太让人眼前一亮了。同时这位钢琴家完全避开为个性而个性的泥潭,可谓上上大吉。独奏会之后,我有幸得到机会,对安天旭进行了一次访谈。从访谈中可见,一个人的演奏同他内在的种种必然有关联。
Kempff946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演出市场开始沸腾的10月,略谈几场需要关注的演出 (6人喜欢)
- 品乐圆桌谈:纪念指挥家多纳伊,邀请音乐家、乐迷与乐评人谈谈这位大师 (4人喜欢)
- 独奏会推荐: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独奏家之一,卢甘斯基为何堪称新俄派楷模? (6人喜欢)
- 长评:听宁峰与杨雪霏,控制力与意境同样感人 (5人喜欢)
- 散场快评:听魏特哈斯与瓦尔永演绎贝多芬奏鸣曲第一场,不知不觉比较该组合的唱片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