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宝穿仓的脉络(终稿)
【【更正补充 2020.4.28 05:30】】
更新内容:
增加WTI原油5月合约、4月合约、3月合约交割价格、交割数量数据图。
增加本次中行亏损金额预估测算。
增加穿仓事件发生逻辑,增加TAS释义。
增加对WTI原油实物交割可行性讨论。
修正CME对买方交割违约行为处罚规定。
增加中行对原油宝产品宣传截图。
不出意外这就是终稿咯
午饭时琢磨了一下,这次穿仓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Fed近期QE释放大量流动性,大规模购入us国债,gov拿到钱后替老百姓去投资消费,按理来说这个过程对泛二级市场影响可控,但实际上老百姓看到Fed放出的水都流进国债了,那说明这个东西真是好,比市场过山车好多了,所以大家也都去买,后果就是泛二级市场上参与交易的资金量减少,流动性紧缺。具体一点来说,就是乐意把钱投在原油上的人变少了。
网上总在说中行移仓太晚才导致了这次“穿仓乌龙”,但窃以为只是因素之一。解释一下什么叫移仓:我手头的1000桶石油合约10天后到期,在到期日合约的双方要进行实物交割。但我实际上并不想要真的石油,我只是来炒期货的,那咋整?现在把手头的合约卖掉就完事了。如果出于某种原因,我还想继续炒石油期货,那么我再买1000桶石油的下一期的合约就好了,这就叫移仓。
期货交易市场上,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必定是相等的——意思是如果有10万桶石油的买方,就必定有10万桶石油的卖方——这个很好理解。石油期货市场上最大的空头(卖方)是谁?自然是挖石油的了。和一些炒期货的人不一样,他们手上是真有石油的。
中行原油宝的策略是逼近到期日时再移仓。这个策略其实放在以往是没问题的,以往投机者参与更活跃,投机空头更多,中行也还没傻呵呵地冲进场抄底,持有的多头原油期货合约规模也没这么大。
但放在当前的情况下,这个策略就很有些问题了。前面提到过,由于市场上的投机者都把钱扔到国债里去了,其他分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缺,这个时候石油期货市场中的空头(卖方)就剩下了挖石油的。挖石油的和看空石油的投机者不一样,看空投机者在手头合约到期日前必须平仓,因为手里没有石油,而挖石油的手里真的有石油,交不交割它都无所谓。
====20200428 下方补充修正====
回复中有位老兄提到“WTI正常月份交割也就是几千手的水平”,我刚刚心血来潮去查了下数据,发现其实不太对。先说这一回把中行裤子亏完的WTI原油5月合约(代码CLK20):

这里我偷懒直接借用了期货业界大佬付鹏的一张图。该图显示:最终进行实物交割的原油是2,427,000桶,交割价格是每桶10.01 usd。而在此前一天,交割价格就是著名的每桶-37.63 usd,这一点后面再细说。
看完了WTI原油5月合约(CLK20),我们再来看4月合约(CLJ20)和3月合约(CLH20):


我们可以看到4月合约和3月合约最终实际交割的原油数量分别是18,004,000桶和18,474,000桶,可见直到5月合约的2,427,000桶是缩了多少水。
再说中行这边的操作。截止国内时间4.20 22:00,市场上WTI原油报价是11.68 usd/桶,也在这个时候中行停止了原油宝投资者的交易功能——当然,投资协议上对交易时间就是这么规定的,这也意味着在国内22:00之后,“投资者保证金低于20%由银行强制平仓”的条款不会被履行,造成了原油宝投资者极大的损失。那这一批下来,中行究竟亏了多少?

图中可以看到,在us当地时间4月20日交易时间过后,5月合约的交割价格是每桶-37.63 usd。那么数量呢?

此处显示共有77,076,000桶石油是TAS的——我一直觉着数字列出来要数零不够震撼,那换个说法,7700万桶,厉害吧?
有些朋友会疑惑:什么是TAS?TAS是Trade at Settlement的简写,意思是按照当日交割价格成交。所以光从图中信息大概也能揣测出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①CME改了报价规则,导致原油报价可以为负。
②中行风控系统形同虚设,对此表示麻木,依旧按照原定策略于合约到期前一日移仓。
③国内时间20日晚10点,中行同志们看着市场上每桶11.68 usd的报价觉得还行,气氛上好像不会有什么幺蛾子,于是轻松地用系统敲出个TAS指令,然后下班回家睡觉。
④过了几个小时,当天交易结束后,7700万桶原油合约就在中行同志们的睡梦中成交了。
说实话,除了下了个自动交易指令后去睡觉,真没有办法解释会有7700万桶的大单子聚集在合约到期前夕成交,不说全是中行这个马大哈干的,它认领个7000万桶总是没问题吧?
再说每桶盈亏金额:由于原油宝原则上是接了国内投资客户的委托后中行再去CME建仓,大家不可能卡在20日的每桶11.68 usd交易吧?至少也是上一个交易日(当地时间4月17日)下单,那时候的报价浮动在每桶20 usd。(关于这点,可以参见本帖回复中对于为何原油宝是单机游戏的解释,搜索关键词“单机”)
综上,预计这一趟中行亏损金额“最少”也是 7000万桶 x [20-(-37)]usd/桶 = 39.9亿usd,四舍五入40亿美元,啧。
而在飘摇的一日过后,第二天迎来了5月合约的终末,大家终于根据这一天最终的结算价做未来的实物交割了,还是前文中付鹏大佬的那张图:最终交割价格每桶10.01 usd——世界上除了中行这个傻子,再没有人倒贴每桶37刀卖油了,大家还是认10 usd/桶的。
从中行的角度来看,这其中也没什么坑杀散户的阴谋论,我更愿意相信是内部风控对市场变化毫不敏感引发的。发生了的事实无法改变,我们再来讨论讨论一些假设性问题:
①石油毕竟是战略储备物资,中行能不能不移仓,直接去拉油啊?
首先,要把原油运回来,至少得提前些日子联系好油轮对吧?海上漂的东西不可能瞬间就飞到地球另一边的海岸去。
另外,和布伦特原油不同,WTI原油的交割地点在俄克拉荷马的库欣市(Cushing),处于内陆地区。交割也并非大家想象的把一堆罐装油交给你——现场就一根油管摆着,得自己想办法带着桶或者罐装车来装。而当地的Cushing油库早就已经满了,装的都是原来交割的石油,无法给5月合约腾地方。
②那如果中行就拿着手里的合约,扛到交割日,最终不拿货会怎么样——我们不要保证金了,连石油都不要了,送给他们行不行?
操作上当然是可以的,然而代价巨大:按照芝加哥交易所的规定,不交割等同违约。根据芝加哥交易所对期货交易的条例约定,违约就得挨罚,我截取了部分条例如下
-------【以下内容摘自 DELIVERY FACILITIES AND PROCEDURES 的 Rule 715】
【“ Where a buyer to whom a delivery has been assigned by the Clearing House fails to take such delivery and make payment when payment is due, the seller tendering such delivery shall immediately notify the Clearing House. If a clearing member obligated to receive delivery fails to make full payment to the seller, the Clearing House shall debit the account of said clearing member an amount sufficient to complete the delivery. Failure to accept delivery or to remit full payment shall be deemed an act detrimental to the interest or welfare of the Exchange. ”】
虽然没有列明具体罚款,但是多是少由清算所委员会说了算,生死握于他人手。违约了7000万桶石油,我觉得这肯定是要死的。后果无非是:
1、违约后对中行信用评级有恶劣影响。
2、大体量合约的违约,交易所和对手方提起诉讼,赔偿金额高昂,但与40亿刀相比孰多孰少就不知道了。
现在的最新消息是,中行暂停从客户在本行账户中直接划走“欠款”。有老兄说这件事中行也是按照规定办事,原油宝客户一开始签署投资协议时就该知道愿赌服输。
对此我不甚同意,原因如下图:

你中行将原油宝归类为“投资小白”可以放心投资的产品,现在又来说愿赌服输,不合适吧?我真的很难相信中行投资经理会给客户把原油期货相关的风险充分揭示,别的不说,就我上述文中所提到的这些,经理们自己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