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二十年
查看话题 >哈利·波特重映 | 18年后,魔法将至
大荧幕上的魔法,请点亮我们此刻所深陷的无尽黑暗。
>>

在小学六年级的课桌底下,我偷偷摸摸看完了借来的哈利·波特前四本小说。
2000年-2002年,全中国的小朋友们大概都有过在新华书店缠着家长买哈利·波特的经历,当时畅销榜上还有另一套令人为之疯狂的儿童热门书,叫做「鸡皮疙瘩系列」。

这些当然不是家长眼里的好书——
浪费时间、乱七八糟、恐怖,最主要的「罪证」是对写作文没有帮助(才不是的好吗!)。不过能让家长崩溃的事情又何止这些,当时的我们不仅沉沦于魔法世界,还一窝蜂迷上了对岸那位唱歌吐字不清、哼哼哈嘿的新人歌手。

一口气看完四本后,身为小学生的我,对两件事情万分笃定:老师没有看见我在课桌底下的小动作、书里的一切都是真的。
关于世界,小时候的我有着一种朴素又卑微的认知。所有叫做「外国」的地方,在我眼里都意味着遥远得根本到不了。
既然是那么遥不可及的地方,拥有一个和我们完全不同的魔法世界,当然不足为奇。

直到去年圣诞前,我花了24个小时的时间,从北京大兴机场直飞伦敦希斯罗、换乘地铁穿过城市来到斯坦德机场、再飞抵爱丁堡——
哇哦,我竟然来到了这个童年里想都不敢的地方,这个总是出现在原著封底作者介绍栏最后一行的城市。

爱丁堡的纬度比漠河高,冬日早晨,整座城市沉浸在漆黑中。
黎明将至、黑暗与天明即将发生交替的那个时分,我确信自己看见了魔法世界的模样。古堡、月牙、飞鸟,天空由墨色到深蓝再到薄紫,巫师魔法悄然褪下,白天是留给麻瓜们的。


我们坐在大象咖啡馆吃着早餐,窗外逐渐露出了城堡,也露出了一个重要的地方——正是眼前这片名为Greyfriars Kirkyard的墓地,为罗琳带去了关于汤姆·里德尔这个名字的灵感。


为了找到「伏地魔大人」的墓碑,我们费了些功夫,在这片面积不小的墓地里兜兜转转,也看着路人游客和我们一样在不死心地兜兜转转。好在碰见了路过的管理员,赶忙上前求助,大叔明显司空见惯,直接热心地将我们带到了墓碑前。
看,眼见为实。

在爱丁堡这样的城市里,你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心目中那个魔法世界的踪迹。
拥有四个学院的乔治·赫里奥特学校是霍格沃茨,而对角巷必然隐藏在呈曲线状的维多利亚街——避开熙熙攘攘的麻瓜游客,找到那堵墙,「往上数三块再往旁边数两块砖块,敲三下」,静候魔法的出现吧!


>>
让时间暂时再一次回到2002年。
那一年无疑是划时代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在中国大陆上映,我们第一次在大荧幕上见到了心心念的魔法,而12岁的我也是第一次拥有了独立和同学去看电影的机会,太酷了。

时至今日,我依旧能记得那个早就拆掉了的电影院里空气有多差,但它呈现给我的世界无疑是震撼的:
所有人物开始有了具象的模样,霍格沃茨在眼前成型,「羽加迪姆勒维奥萨」我早已自学成才,而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天,我做梦都想去一趟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我显然低估了全世界到底有多少人和我做过同样的梦——在国王十字车站,我被排队合影的人潮深深震撼了。
2个小时的等候时间使我瞬间放弃,我没能摸到眼前的推车,就这样失去了穿墙而过、登上猩红色霍格沃茨特快列车的机会。

没关系——我柠檬精地安慰自己——这个并不在第九站台和第十站台之间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显然只是为了骗骗麻瓜们的。

>>
2002年以后,魔法世界和麻瓜的交集在变得越来越紧密,席卷全球的风潮在变得越来越强劲,每一次小说出版,每一部电影上映,都足以让全世界的新老粉丝们彻底疯狂。
那些年里,我经历了小学毕业和初中毕业,完成了从南方到北方的城市转变,日常喜欢泡在叫做「活力吧」的BBS,每个暑假都会把手头有的每一本小说都从头到尾看一遍。
到了2007年的秋天,《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出版,而我也正式步入了高三。

在高考面前,哈利·波特的故事并没有丧失它应有的地位。10月28日星期日,发售当天,我第一时间冲进了西单图书大厦。
成堆的写不完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真的太乏味了,但眼前这本写满了每个人的命运结局、字数多达51万字的书,实在是给足了我快乐和慰藉。

每天放学回家写作业,困得撑不住了就听会儿Hit FM 88.7的Party Animal,作业写完了就能赶紧看上几页小说,我最后的那点未成年时光,和魔法世界的故事一起步入了完结。
从小说结束到电影结束,又过去了4年。2011年8月,《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上映,我拒绝走进电影院。我的执念坚持了整整7年——只要我没有看,一切的一切就没有最终落下帷幕。
直到2018年的夏天,在去大阪环球影城之前,我终于完成了迟来的观影。

从2002年到2018年,我早已脱离了校园,经常能去一些小时候以为到不了的「外国」,生活里的快乐和烦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早就知道老师对于课桌底下的小动作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从未有过改变的是,我依旧笃定书里的一切都是真的。


在这个片刻,我拥有了那些早已刻在我脑海里的生活——在霍格莫德村喝一杯黄油啤酒,在奥利凡德魔杖店像模像样地挑选魔杖,傍晚时分,黄昏将霍格沃茨映衬得真是温柔。


>>
我们注定拒绝不了任何关于哈利·波特的信仰充值。
《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在这几年接棒成为令我们津津乐道的新盼头,而理查德·克莱德曼在b站跨年晚会上刚弹奏出第一串音符,我们就忍不住要爆哭。

距离上一次《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现在中国的大荧幕上已经过去了18年。此刻,全球正置身于一场看不见尽头的重大灾难。
我们深陷看不见摸不着的恐惧,也逐渐体会到了关于乌姆里奇和魔法部的隐喻,我们无人幸免,早已不知道明天的世界会是如何。
传染病面前,我们像极了徒手对抗黑魔法的麻瓜。但如果说魔法世界究竟教会了我们什么,那便是「信念」。
18年之后,我们依旧没有等来送信的猫头鹰。我们都知道,那只是它迷路了而已。

未经许可,本文内容严禁任何形式的复制粘贴,约稿合作类需求欢迎豆油:)
-
超级无敌大菜包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0 14:47:46
-
OceansBlu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07 22:27:41
-
XP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21 21:59:05
-
H•Z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19 15:06:00
-
不羁韶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6 00:57:59
-
活捉一只大章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24 01:11:03
-
但恨金石南天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1 11:49:38
-
长川星闪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5 00:48:08
-
IKO.YEAH!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6 19:37:11
-
CCkkky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6 18:13:58
-
虎皮肘子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7 17:15:16
-
Leo-neo-we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4 15:35:12
-
Veronica兔胖胖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2 20:20:13
-
弥勒世果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1 01:44:38
-
81毒唯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5 12:38:28
-
杨大壹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2 13:23:14
-
夏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1 22: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