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事件背后的巨婴家庭们

前天我在《孙杨听证会全解读:禁赛8年,一点都不冤》文中讲述了对孙杨整个事件的看法,今天我来讲讲这个事件背后的另外一个论点——巨婴论。
在整个孙杨事件中,其母亲杨明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以下是孙母在听证会上的表现,全长4分钟,有时间的朋友可以看下:
全程只能用几个字来形容:只顾自己诉说,不听别人表达。在听证会之后,杨明还在朋友圈斥责“WADA和CAS霸权欺凌”。

据网友深扒,孙杨这些年的种种离奇表现:炒教练朱志根、和前女友在有私生子的情况下强制性分手、用国旗贴掉团队赞助商 LOGO等等,其背后都有其母杨明的背影。
就孙杨本人而言,对其母亲的教育不仅没有反感,反而是感恩的,他在某娱乐节目中说道:
像霍顿这种人呢,显然是缺乏妈妈的管教。 有些人输了只会找别人的原因,我也输过,但是我只会选择在赛场上赢回来。 我就是喜欢你们不喜欢我,又看不惯我,又追不上我的样子。 好好训练,霍顿盖伊,你们游得再快一点,就可以喝到我美味的洗脚水了!
因此,网友们戏称其为“巨婴”。
1. 什么是巨婴?
巨婴,百度百科中如此解释:
巨婴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拼音是jù yīng。指虽然已经成年,但心智仍然停留在幼儿阶段,极不成熟的人。
引用时间为“2018年12月4日”。 但其实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实际上“巨婴”并不是网络词汇,而是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派发明的词汇。由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在2016年出版的《巨婴国》一书中提出,后走红于网络。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欲期,1岁前,嘴部是快感中心。 肛欲期,1-3岁,肛门是快感中心。 俄狄浦斯期,3-5岁,这时小孩有了性意识,快感中心也转移到了生殖器。男孩有了恋母弑父的动力,而女孩也有了恋父仇母的意识。 潜伏期,6-12岁,性能量突然消失了一般,小孩更喜欢与同性交往。 生殖期,13-18岁,即我们常讲的青春期,此时性能量大爆炸,全身心做好了生育的准备。
而中国的成年巨婴们,普遍心理年龄停留在1岁左右的口欲期。根据武志红老师的定义,处在这个心理阶段的成年人有以下几个特征: 好吃。什么东西都想吃进肚子里,变成自身的一部分。巨婴们时时刻刻都在找吃的,就像是婴儿永远在找奶吃一般,这也是为什么吃文化在我国异常发达的原因。 病态共生。在这个时期的婴儿还处在混沌、未分化的状态,他们觉得一切都是混在一起的。尤其是和妈妈,构成了一个身体和心理的共同体。这种共生心理,在成年之后会形成一种泛意的共生,如大家庭、集体主义、没有界限、拒绝AA、以己度人…… 全能性自恋。巨婴们觉得:我是无所不能的神,只要我想,这个世界将按照我的意志运转。一旦达不到目的,则想毁灭这个世界或者自己。这也是婴儿和巨婴们的核心心理。 偏执分裂。这个性格要分为两部分来讲:偏执,凡是我的意愿即正确,必须坚持下去。分裂,凡是一分为二且不能共存。就像我们小时候看动画片一样:好与坏不能共存,善与恶不能共存,不同意见也不能共存。 两者加在一起,即:凡是我的就是好的、良善的、白的,这个才能存在,而你的则是坏的、黑的、恶的,是不允许存在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如果将以上定义往孙杨身上套,那毫无疑问,几乎全是吻合的。然而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巨婴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诸多名人身上,而且在我国普遍存在,国内精神分析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还没有超过1岁,仍停留在口欲期。
2. 巨婴家庭
巨婴们的家庭,我们与其说是一个个的家庭,不如说是一个个的小型政体结构。家长跟子女的关系,与其说是亲情关系,莫若说是上下级关系更加适宜。“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句话说出来很多人都会不赞同,但实际上家庭运作起来还是那一套。 家长对于小孩的教育,都是自上而下的。要么是命令式式的语气,要么是禁止性的,要么是恐吓式的。 比如: 都说了把鞋子放在XX,你到底有没有听进去? 不要大声说话,听到了没? 你这样下去,将来是要当一个二流子啊! 严苛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不惜以武力解决问题,不论在公众场合还是私底下,我很少听到哪个家长会耐心地一点点教导小孩,无一不是怎么简单暴力、怎样快速解决问题怎么来,这也是现在人们脾气都很暴躁的一个根源。 对于家长的命令,巨婴家庭的小孩基本上只有唯命是从的份,一旦威胁失败,家长们则会大打“亲情牌”。他们会告诉小孩,他们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通常还会补充一句:“现在你还不懂事,将来等你长大了,你会感谢我的。” 实际上,这又是家长们对自己还不够了解的表现。我们与其说这是为了小孩好,不如说是一种控制欲的伸张,其中隐含着一个威胁,那就是“你不按照我说的做,你就完蛋了。” 比如看见小孩穿条破洞的牛仔裤或者打个耳洞,便警觉地认为“该学习的时候不好好学习,这是以后要当流氓了”,实际上,“打耳洞”和“当流氓”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因果联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小孩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做了超出自己认知之外的行为,于是他们觉得是“走了邪路”。 他们以为这是对小孩的“关爱”,岂知这种步步紧逼的行为,反而让小孩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让本来紧绷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紧绷了。 在这其中,最为典型当数“当公务员”和“中国式催婚”。 不管小孩适不适合从政,在父母们看来,他们都应该去“当公务员”。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因为“稳定”。其目的无非就是“又轻松且能拿钱”,在他们看来那便是传说中的幸福了——如果幸福如此容易获得的话,那人生也未免太简单了一些。 而“中国式催婚”,直接导致了子女们只看对方的地位、金钱、家庭背景、有没有房车,而忽略了作为人本身的“性格”、“品行”、“勤劳”等关键因素,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就结合在一起,催生了离婚率的增长。 家长的控制欲不仅仅具备侵略性,而且能遍至小孩的每一个角落:从穿什么、到什么时间睡、到什么时候该谈恋爱、对象要是什么样子、再到小孩做什么工作,一切都要在他们的控制当中。
这种极富侵略性并且无所不包的控制欲对于小孩的成长也是影响至深的。
我每天早晨锻炼的时候,经常见到一个小孩,大约9岁左右,跟其他小孩不同,他每次都会有奶奶跟在后面。
奶奶会在一旁不停地干涉他:“不要聊天,快去打篮球。”、“不要往那边跑,快回来”、“你老是看手机干嘛?”。到点了,还会提醒他要回家了。哪个时间段要干嘛、不准干嘛、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全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我发现,在这种高压控制下成长出来的小孩,性格就跟别的小孩不一样,带有明显的人格缺陷。比如他高兴的时候会高声尖叫,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很高兴。他说话的时候会跟别人说:“你先别说,你也别说,听我说。”——要确认自己的绝对地位,才会开口讲话。在比赛的时候,经常会抱怨队友打得烂,但我在旁边看,球都是在他自己手上弄丢的。
事实上,当这种控制欲伸张到小孩成长的每个角落时,巨婴从无力反抗到放弃抵抗,最后索性一切听人安排,就此,巨婴也就炼成了。
3. 巨婴,一个人一生的痛
一个人一旦性格形成,便很难再更改,尤其像巨婴,这种天生附带全能性自恋和偏执分裂的群体。我们与其说是个笑话,不如说是个悲剧,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结果,他的代价,需要一个人用一生来偿还。
首先,巨婴的形成,往往是因为有控制欲很强的家长,要一个控制欲强的人放手,这是很难的。与此同时,巨婴也离不开家长。由于长期的依赖,两者构成了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两人宛若一人:妈妈即我,我即妈妈。在巨婴的眼里,一旦离开妈妈,自己就会死掉。这里的“妈妈”,发展到成年,又变成了一种泛意:一旦离开了集体,要自己单独行动,便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了。
其次,要让巨婴知道自己实际上是个巨婴,也很难。我刚刚说了,巨婴是一个自带全能性自恋和偏执分裂的群体,在他们的眼里,世界应该是围绕着他们转的,他们永远是对的,和他们意见不同全是错的。 这样的一种人,有谁敢向他提出来:“你其实是一个巨婴?”即便提出来了,他们会接受么? 最后,即便巨婴有天觉醒,意识到自己是个巨婴,要脱离目前所有的行为模式,重头再来,那也是像卫星脱离地球引力一样难的。不信你改改自己坚持了十几二十年的习惯,或者跳到一个陌生的行业试试?那种感觉简直比自杀还难受。 因此,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对他一生的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人始终是一种动物,虽然他有主观意识,但这层显意识只是冰山一角,在其之下,人的行为由更深的潜意识所支配着。 我时常见到中国家长们宁可倾其一生的积蓄,豪掷成百上千万,让自己的小孩去接受所谓“国际学校”、名校的教育,也不愿意自己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在家庭教育上,实乃本末倒置的做法。在简单粗暴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家长们都幻想着“金钱能搞定一切”,但偏偏,这一招在家庭教育中行不通。 今天,人们嘲笑孙杨,将他和“巨婴”紧密联系起来,不过是因为他比普通人更有名罢了。实际上,巨婴无处不在,巨婴到处都在。作为旁观者,哀之而不鉴之,或者笑之而不鉴之,将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最后,对孙杨和其母亲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击这篇延伸阅读:《说完孙杨,我们再扒一扒孙母杨明》。
-
风中凌乱的小汤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27 20:32:41
-
Birdgett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6 15:20:38
-
荔枝皮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0 21:22:52
-
洒落柿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12 23:32:43
-
Maggie Nico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06 19:36:07
-
摸鱼中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26 23:00:03
-
天池落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4 08:10:32
-
waveletswav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3 08:53:05
-
绿草如茵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7 17:55:42
-
爆炸的充电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2 23:57:19
-
知名不具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9 18:56:39
-
Hum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8 09:43:13
-
徜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1 15:13:43
-
假行僧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8 09:20:06
-
捷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7 16:14:24
-
张张sug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7 15:55:21
-
菜菜爱吃菜菜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5 20:56:0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4 12:24:12
-
豆友207819026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4 11:34:3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2 00:22:19
-
小凤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0 07:26:41
-
芃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22:06:25
-
豆友200297767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21:59:1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8:59:59
-
Journeyingal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6:18:16
-
料峭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5:03:14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4:58:47
-
程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2:33:11
-
鄭韵阁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1:55:17
-
Zq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1:46:46
-
这个世界会好吗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1:29:40
-
Ju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1:27:47
-
D'arc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1:09:48
-
豆友157550046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1:08:46
-
数签签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09:38:45
-
李登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09:32:17
-
壳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09:23:52
-
吸猫成瘾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09: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