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旋律唱片(Melodiya)被贱卖,天量珍宝何去何从?
昨晚看到俄罗斯的旋律唱片公司,即Melodiya以折合3600万人民币的价位,被一家私人机构完全收购的新闻。也就相当于北上广市中心,两三套公寓的价钱......更夸张的是根据媒体披露,这一价位和Melodiya的两处房产的价值基本相同。换言之,包括穆拉文斯基、里赫特、奥伊斯特拉赫等诸多巨匠,以及林林总总,难以计数的俄国音乐家们的录音在内的版权,几乎是白送。

有人惊呼“魔幻”操作,但仔细想想,魔幻的概念在俄罗斯大地上还是不少见的。由于历史的原因,Melodiya几乎垄断了俄国音乐家在本土的录音。由于苏联时期的铁幕状况,很多演奏家无法在西方演出,更别说录音了,而他们的演奏水平一旦展露在世人面前,又常常是意想不到的精彩。
然而,除了慧眼识珠的少数公司——譬如日本的Denon——对这样惊人的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发掘之外,这些宝藏的传播其实有很大问题。虽然在苏联时代之后,俄罗斯本土也陆陆续续诞生了一些小品牌,但整体来说,Melodiya还是毫无疑问的旗帜和中心。可惜,这家公司的规模居然缩小到全体员工不足20个人的局面。



由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Melodiya对很多瑰宝录音都较为轻忽,并未发行CD唱片,由此招来乐迷广泛的非议。然而,某次当我提到尼古拉耶娃(Tatiana Nikolayeva)演奏巴赫《六首帕蒂塔》的录音迟迟不再版,一位网友透露他曾经和一位俄罗斯的乐迷(可能是业内人士)谈到这些问题,对方说俄罗斯的录音遗产管理混乱,社会转型时期更是监守自盗的情况也不时发生。我当时听了,就想起过去读到的一桩事情。
苏联解体后,钢琴家佩特罗夫(Nikolai Petrov)一度负责录音资料的管理工作,他主动邀请一些外国公司前来寻觅资料,进行再版。当时有人质疑他的做法,认为是将宝藏贱卖。佩特罗夫回答:那也好过让它们在仓库里被老鼠啃食。当时读到这些,为那种衰败感到悲哀,听了那位网友的话,才明白如果那样的情况属实,佩特罗夫就显然是另有所指。


如今,乘着唱片黄金年代最后的几波浪潮前往俄国“掘金”已成往事。Melodiya对于前代遗珍的再版虽然连续多年疲软,最近几年系统发行里赫特、吉列尔斯、尤金娜等人的唱片,却还是展现出某种振兴的气象。现在突然传来这样一种版权几乎白送的收购新闻,只是单纯让人好奇,接下来的Melodiya会往何处去?俄罗斯魔幻的事情虽然不少,但丰厚的录音遗产毕竟是该民族真正的文化名片之一,要说今后完全被糟践,可能性也不是太大。
然而,艺术遗产的“移交”总是伴随着许多问题。虽然未必是同一种情况,当初Tahra告别之后,日本的Altus一度陆续再版了由前者整理的许多资料,封面还放过Tahra的商标,但目前这样的再版似乎渐渐偃旗息鼓。难啊......希望Melodiya迎来一个较好的新阶段,也希望尼古拉耶娃演奏巴赫《帕蒂塔》的录音能尽快再版。(后来得知,六首帕蒂塔中的前三首出过CD,但也很快绝迹了。)



Kempff946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母亲节专题:在音乐中,看“不内耗的母亲”等等 (9人喜欢)
- 致敬鲍罗丁四重奏建立80周年,回顾新一代成员的“沉重抒情”之夜 (6人喜欢)
- 当夜长评:听莱昂斯卡娅,当疲惫的云雾散去,当代舒伯特960的顶峰演绎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11人喜欢)
- 终于又能听莱昂斯卡娅的独奏会了,向这位不改初衷的大师致敬 (7人喜欢)
- 长假期间听什么?当然是顶级演绎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