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人一辈子时间有限,得想好怎么花

络腮短须,略显疲惫。
5月20日,坐在主席台上的作家冯唐,板寸头,发根和胡须都夹杂着花白,显得有点儿沉默,与作品里和微博上那个口吐金句的冯唐颇不一样。
“今天来这里,原本不是很方便的。”冯唐此行是参加乐山师范学院2017年的立人奖学金颁奖典礼,同时召开媒体见面会,聊他的新书和电视剧改编。
朋友谢立新是乐山师范学院的校友,在深圳经营文化公司,2008年开始在母校设立“立人奖学金”。每年的颁奖典礼,谢立新都会请文化名人到校参加,作报告,鼓励后辈。王克勤、李承鹏、吴思、慕容雪村、贾樟柯、蒋方舟、陆川……今年是冯唐。
冯唐说,他一周要工作八九十个小时,自己时间少,现在也很少到高校活动,这里交通不便。所以,一开始他拒绝了。谢立新再邀,并详述,是地方师范院校,学生不容易。感其诚,冯唐答应了。
交通的确些许不便。从成都到乐山,遇上修路,只得提前下高速,走普通公路,穿村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改道后的车过青神县,这是他喜欢的诗人苏东坡的初恋地。对于常写时间和情爱纠缠的冯唐,他自然不肯放过,晚上讲演时一直念兹在兹。
“听说你们40%的人以后是要当乡村教师的,我之所以现在还没变坏,就有当年老师之功。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来。教育目前在中国,还是个大问题,很希望你们以后去学校能教出三观正的学生。” 身着白衬衫,戴金丝眼镜,晚上作报告,冯唐已经恢复了精气神。开场的客套让在座的学生忍不住大笑。
他与媒体、师生聊如何使用自己一生的时间,聊小说的电视剧改编。
冯唐在北大念书时,为了换脑子,自己又有作家梦,信了鲁迅之言,认为看过百部小说,肯定不会坏。毕业时看了四五十部长篇。“但后来发现,鲁迅说的是中短篇。”他暗自窃喜。
要写作就要阅读。大学如此,即使后来工作了,忙得天昏地暗,他依然挤时间阅读。为了破英文,读海明威等人的英文小说,读20世纪英文小说TOP100;为写好散文,读唐宋八大家,明末小品;为了写好书评,读周作人、唐弢、郑振铎。
天天各地飞,忙投资,留给文学创作的时间很少。冯唐却并不觉得累,“因为自己从小就喜欢,所以再累都能坚持下来。”他觉得,多数时候,我们不是没时间,而是不懂得管理时间,把大把时间拿去干无聊的事。如今,人们离不开手机,朋友圈都看遍,公众号都点完,还是不肯放下。冯唐觉得无聊,但也无解。
“人一辈子有限,得想好怎么花。”冯唐说,一千年后你们还知道苏轼时代的首富是谁吗?时间可以消磨很多东西,包括你的名与财,包括你现在很火的书。“人一辈子不一定要挣那么多钱,也不一定要争第一,得让自己过得舒服些。”
冯唐的舒服,是从心所悦。写《不二》,前后写了三年才写完。每晚忙完事情,十点钟,坐下来,关掉手机,拼劲写作。过年的时候,是他最富有的时候,因为有完整的时间写小说。周末在奔波路上,抽空了就写杂文。
不停地写,也不停地出书。冯唐自嘲,将来也不晓得能流传几本。他不在乎。正如他鼓励在场大学生的九字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做事前不要管那么多结果,不去拼一下怎么知道不行?
台下的迷妹们早已按捺不住,尖叫与发问。一旁的同事说,为啥冯唐这么受欢迎,什么道理咯?我说,他粉丝多嘛。同事说,是啊,你看中间,都有少妇妈妈团拼关系挤进场来的。
一瞧,除了学生,乌泱泱的,看不清。
(以下是综合媒体和学生提问而成的问答,采用第一人称。)

如何看待作品的改编?
文字与声光电的东西不一样,文字有其内在逻辑。我的作品将版权交出去,我就不管了,拍出来的那也是导演的作品了,不是冯唐的。
如何管理时间?
我一周要工作八九十个小时,忙着做医疗投资,很少有完整的时间。但是,学会时间管理很重要。我春节就写小说,平时周末写杂文。写《不二》写了三年,都是每晚忙完后,十点打开电脑写。
对于工作或者写作而言,你要喜欢才会投入。我从小就喜欢写作,现在虽然不是全职作家,但也能坚持下来,全靠兴趣。我从事医疗行业,也是想到目前医患关系的难题,想做点事,改善我们国人的就医条件。
我觉得,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在浪费时间,不懂得好好使用。人一辈子时间真的不多。
阅读推荐
我觉得要多看前人的作品,因为有一个淘洗的过程。所以,不要追新书,先让它飞个十年十五年吧。
能否说一下你的感情经历?
我该怎么说呢,就说点能说的真话吧。我曾经是处男,那是很久以前了。也谈过一些恋爱(现场一阵唏嘘,“一些……”)。世俗标准上,也当过人渣。但是,只要是真爱,两情相悦,世俗标准就不值得一提。
我是金牛座,贪财,好色,有时候贪财大于好色。
在座的各位,你们应该在念书时抓紧恋爱,这可能比从书本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多。
柴静曾写过《杂种冯唐》,说你狷狂,横冲直撞不服输,你怎么看?
谢谢你,没有问很私人的问题。那个时候可能有吧,但是现在目的性没那么强了,不想去争什么第一了。
2017年5月21日凌晨

原载个人微信公众号“黄金时代”(GA-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