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个95后咖啡师妹子
昨天是小小最后一天班,我带着年货节新买的四支豆子,和她像模像样地做了杯测。称量、研磨、水粉比、温度、tds,两分钟破渣,四分钟捞渣,大声吮吸让咖啡液和口腔充分接触,一边交流感受,从热喝到凉。
像此前的每一个周末,去找她已成一种习惯,喝到失眠也成了习惯。这个95年出生的妹子,几乎是我生活中唯一的朋友。
天色渐暗,我像平常那样离开。犹豫了一下,没说一起吃个饭,也没做仪式感的拥抱。我觉得好像不需要这些,对于小小,只要这个世界上还产咖啡,我们就不会断了联系。我和她因咖啡结识,这半年来无论是见面还是微信,聊的都是关于咖啡。
心里还是失落的,我知道以后每个周末我也还是会出来喝咖啡,但是没有小小在,在哪喝都一样。我会变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对着电脑,刷着手机,对着甜品,咖啡只是一个配角。
再难有那种样纯粹的下午,和她并排坐着,面前摆满了瓶子和杯子,各种豆子,各种冲煮法,喝到惊艳的玫瑰时相对着眼前一亮,喝到惊悚的土味时彼此都打个激灵。常常都是我先描述,然后看着她的表情,等她确认她喝出来的风味。
小小是真的很爱咖啡。每一口,她都会在口腔中停留几秒,然后眯着眼咽下去,对照脑子里的味觉记忆。她会把在每支豆子里喝出的风味详细记在本子上,满满一本写满了咖啡知识。店里不忙的时候,她就坐在一边看相关书籍和拉花视频,不像其他吧台打工的年轻人,她几乎不闲聊,更不刷抖音玩游戏。
*
一个月前她突然说,做到年前就不做了,年后打算去外面看看。她说这家咖啡馆已经无法教给她更多东西,南通的咖啡行业也无法给她带来更多成长。尽管也对未知的将来感到恐惧,对大城市的租房感到焦虑,但我不停鼓励她,不仅因为我看好她的执着与勤奋,也因为她做着我没做、也不敢做的事情。
她毕业后在学校当老师,一年后不顾家人反对辞去了稳定又体面的工作。她说,一想到今后几十年的人生都是如此,就觉得好可怕。她喜欢咖啡,于是去咖啡馆打工,从不能进吧台的服务员做起,从头开始接触这个行业。
当热爱变成了工作,你便不再计较工作的时长和付出。除了店里的豆子,她也常常自己买豆子,尝试更多的风味。休息的时候就去探店,喝别人家的咖啡。有阵子她自学拉花,买了好几箱过期奶。现在她已经能很老练地给我端上一杯漂亮的郁金香了。
她是个很害羞的姑娘,甚至不敢和其他咖啡师交流,对自己的舌头也缺乏自信。我有几次和她一起探店,更多是带着豆子去找她,互相分享新买的豆子。这成了我生活中最治愈的时光。
我总在想,我像她那个年纪的时候,到底在做什么?好像从来没有一个让我如此着迷的事情,我只是那样按部就班地工作,靠网游打发闲暇时光,再在发工资后靠消费来获得满足感。后来我考上了人人羡慕的公务员,我以为人生就此圆满。
一晃七年,时间在我身上nothing special,我还是过着日复一日的日子,也没什么特别喜欢的事,也没什么特别喜欢的人。时常觉得自己不该这样混日子,却也没有走出舒适圈的勇气。毕竟,走出去是走到哪呢?好像也没那么一个远方。
我很喜欢小小,莫不如说是羡慕。那么年轻却有无比坚定的信念,以及当机立断的勇气,她不给人生留遗憾,不管世人如何定义成功,她都会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今天她出发去南京了,报了一个短期培训课程,顺便踩踩点,以便年后去南京找工作。课程对她的工资而言并不便宜,但她觉得值得,毕竟她不只是在吧台打工,要成为咖啡师就得系统学习一番。
回想我和她相识的这几个月,她从没有像一般女生那样,跟我聊起什么护肤、衣服、美食、明星、男友……她的工资都买了咖啡壶咖啡机,她的购物车里是都是咖啡杯咖啡豆。她的世界里只有咖啡,纯粹得让我觉得,和她在一起的我也变得透明起来。
店里的老板总是怂恿她学其它方面的知识,学学店铺运营,多和客人聊聊天。也有其它店向她抛出橄榄枝,说她去全凭自己喜好来经营。她拒绝了,选择去大城市住合租房,应聘一个在吧台忙得团团转的小咖啡师。
她说自己已不再年轻,再不去就没机会了,还是趁早去看看吧。这叫比她大好几岁的我,如何羞愧地面对自己呢?
无论怎么样,我都祝福小小有个好前程。我也相信,我们一定会再见面。我会继续喝咖啡,继续探店,不断尝试新的豆子,即使我不从事这个行业。我只想希望自己,能和她在有梦的地方再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