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漫游记
查看话题 >漫步厦门集美:大社的闽南味与陈嘉庚的天际线
闽南与南洋的故事,就藏在集美的街巷之中。
到闽南的第一感觉就是热,阳光火辣,大地焦糊,哪怕已是金秋十月。
不过海风和棕榈树,又让人兴奋起来。这次在厦门的时间很短,听友人建议,决定在集美走街串巷一番。
中午时分,来一碗面线糊,一碟海蛎煎,还有炸醋肉,让舌头先感受一下闽南风味。

然后就开始半天的小逛,走起!
集美区位于厦门本岛的西北对岸,而我们漫步的地方正是集美区的最南边,一个三面环海的小半岛,这里既可以感受大社老街区的侨乡文化,也可以寻访著名华侨陈嘉庚兴建的集美学村。


集美原是渔村,清末时,许多集美人离开家乡,走上了下南洋讨生活的路途,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当属陈嘉庚。1874 年,陈嘉庚出生在这里,17 岁就离开家乡,来到新加坡父亲的米店学习经营管理,后独立经营罐头和橡胶等生意,成为了极有名望的南洋华侨实业家。在努力经商的同时,他也心系着祖国的教育事业。在民国初年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陈嘉庚在家乡兴建了一系列新式学校,校舍将集美、岑头、郭厝三个村庄连成一片,被人们泛称为集美学村。而原来的集美村因面积较大就被叫做「集美大社」,以此与泛称的集美相区别。

漫步在大社街区的小巷子里,仍能看到许多往日的影子,藏在楼房层叠之下的红砖大厝便是其中之一。这是闽南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据说这种色彩和装饰都颇为艳丽的房屋源于晚明时漳州月港的富庶商人,他们在菲律宾马尼拉看到了西班牙人气派的红砖别墅,于是在家乡也用红砖仿建起了自家的房子,很快便风靡整个闽南。
高高翘起的燕尾脊和屋脊上繁复的雕饰,都是大厝的典型特征。而不少较为现代的大厝,在建筑表面的打造上也紧跟时代,贴上了各式各样的瓷砖。


另外一些漂亮的小洋楼则更具有华侨文化的色彩,这些别墅大都建于民国时期,由归国的华侨所建。旧时在闽南,下南洋谋生的人被称作「过番」,「过番」的人回到家乡就成了「番仔」,他们回来建的这种中西合璧的小楼房就叫作「番仔楼」。番仔楼的建筑材料多从南洋运来,造型颇具异国风情,内部也相当现代化,自来水、抽水马桶、壁炉,一应俱全。这背后华侨们的西式生活方式,正反映了闽南传统中开放的一面,这是与内陆迥然不同的海洋性格。


穿行在大社的街巷中,也可以看到许多当代修筑的住宅楼,大部分都是独栋,虽然第一眼看上去有些杂乱,但其多样的景观是许多大城市中很难见到的。而且这种城中村式的住宅布局,不像现在许多小区高楼一样有严格室内外边界,这些低层楼房面对街道更为开放,邻里路人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互动。大社街区的肌理也很适合我们这样走走停停的闲逛者。当然也有少数建得略乱的小房子,阻碍了街道的通行,破坏了景观,有待清理。


不多时便来到了大社的心脏:集美大祠堂。在宗族观念深厚的闽南,村社祠堂随处可见,也是社会中相当重要的存在。闽商能在海内外吃得开,除了「爱拼才会赢」的性格,也靠着宗族成员之间的强力联结、互相帮衬。
集美的这座祠堂重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虽说屋脊彩饰繁复是闽南建筑的特色,但它的色彩又有些过于花哨了,我个人不是那么喜欢。祠堂边则是居民们进行活动的广场,对面有座大社戏台,传统的元素依旧在这里活跃。

走近一看,发现集美祠堂的匾额上写着「颍川陈氏」,这陈姓正是闽南的第一大姓。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河南光州固始县府兵来闽南平乱,后唐廷割泉州、潮州地设漳州,陈元光即为首任刺史,他带来的河南府兵们也就成为漳州入闽各姓的始祖。在闽南,可以见到许多陈氏宗祠上都有颍川字样,各处陈姓人家往往将其宗族追溯到这位「开漳圣王」陈元光的身上。

漫步大社,最让我赏心悦目的要数社区里的涂鸦了。房屋外墙、变电箱、卷闸门,都是它们放飞自我的舞台。这些涂鸦画风各异,脑洞大开,大多是近年闽台大学生在创意涂鸦大赛中的作品。街道的新风景,让大社的小角落也成了旅游者们的打卡地。





从大社出来,在嘉庚公园走一走,四周便是一片空旷的现代风景了,阳光也重回火辣。对岸是厦门本岛的层层高楼,这边是陈嘉庚填海所建的鳌园,高高的集美解放纪念碑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陈先生自己也伴着海潮长眠于此。


出嘉庚公园,沿海岸而行,便可看到集美学村最引人注目的几座嘉庚建筑,这正是陈嘉庚留下的珍贵遗产。
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都是在上世纪初由陈嘉庚一手筹划兴办的。从民国初年建校起一直到去世前,陈先生一直很看重校园的规划建设,并且亲自参与了校舍建筑的选址与设计,这些特点鲜明、融合各种元素的新式建筑,也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嘉庚建筑」。
最早的校舍,融合了西方新古典主义和南洋外廊样式,靠的是陈嘉庚的胞弟陈敬贤从新加坡带来的图纸和工匠。后来随着本土建筑设计师和工匠的加入,建筑也融入了地域性的民族形式,尤其是屋顶,独具闽南风格。

在抗战中,学校的不少建筑被摧毁。到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陈嘉庚又开始了重建集美学村的计划。相比早期的建筑,几座新建的大楼更加彰显地域性的民族形式,反映了陈嘉庚本人对祖国民族的强烈感情,也是那个时代的整体风潮。
陈嘉庚依托闽南本地的工匠,将外来建筑设计与地方传统工艺相结合,在这一时期建起了既气派又有特点的代表之作。其中南熏楼、黎明楼、道南楼等校园主要建筑,都由闽南的「工匠建筑师」杨护发主导设计与建造,它们沿着集美南部海岸线延伸,构成了学村迎海面的美丽天际线。




沿着龙舟池走,惊呼于喷水雾的车,享受着路边摊的菠萝,感叹这景致真是不错。逛到最后才觉得真是太过匆忙,半天时间远远不够。然而浮光掠影之后,也只能先行作别,待日后再来叙旧罢。

-
花下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27 22:06:57
-
豆友244285358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11 22:14:14
-
LicaSet4Life_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4 22:28:47
-
你看此花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9 15:24:56
-
179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06 11:11:02
-
陈小仙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7 17:27:18
-
玉米沙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4 10:34:25
-
爱吃西瓜的神经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8 11:36:47
-
双喜打祖祖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5 02:28:47
-
yo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5 13:31:09
-
高山低谷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4 09:55:06
-
看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3 14:45:57
-
↷桃梨ツ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1 19:51:19
-
莫是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9 15:52:46
-
啦啦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7 01:03:30
-
养一碗锦鲤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1 23:04:52
-
Holdliv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0 11:00:48
-
任霄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0 10:08:11
-
一片心香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8 17:50:18
-
山崎博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6 01:17:35
-
匿名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2 21:29:21
-
啥b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1 00:18:59
-
程程程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0 17:40:16
-
飞燕绝尘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9 20:49:21
-
莫库什勒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9 11:12:01
-
牛油果雪梨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9 00:05:32
-
没有昵称噢没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06 10:28:21
-
加油站旁的海鸥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8 15:19:34
-
niuniu🌸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8 00:00:48
-
Minar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6 05:55:13
-
唐亦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5 10:50:30
-
Jakerx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4 11:22:5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3 15:51:2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3 10:28:54
-
么哦么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2 14:30:47
-
荷鲤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2 10:01:58
-
果丹皮之恋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1 17:44:49
-
吾家小柒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9 18:35:41
-
豆友183378865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9 10:44:34
-
百鬼夜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7 11:05:29
-
小狐狸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4 12:35:14
-
jos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3 09:07:5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10 12:05:26
-
未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9 13:10:22
-
史史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8 21:42:17
-
黑陶鬶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8 00:51:24
-
🍃小椰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5 01:48:35
-
Sylv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4 13:10:21
-
小补丁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4 05:53:54
-
茉莉朵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2 08:33:14
-
会飞的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8 22:22:40
-
猫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5 21:35:36
-
历史可真有意思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5 17:51:43
-
Color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4 01:25:06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9 20:25:20
-
夜莺与玫瑰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9 19:51:35
-
hidey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7 03:49:15
-
龙过山时一身雾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4 11:18:44
-
J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2 18:26:51
-
放风筝到天上去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2 16:45:55
-
金小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8 22:30:48
-
芝士桔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8 10:20:41
-
阿杰鲁.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4 13:07:17
-
珊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9 01:56:37
-
杰瑞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5 21:46:57
-
凡尔赛的玫瑰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7 20:08:41
-
闲云野鹤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5 09:59:57
-
抠脚大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3 21:28:24
-
豆油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3 17:58:47
-
Z。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3 01:13:05
-
豆友188337335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1 08:24:39
-
怒放荼蘼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1 01:17:24
-
袁光清185659158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9 17:39:58
-
出为圭璋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9 10:52:51
-
顾桉扬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6 17:42:28
-
大雄你好傻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5 13:34:32
-
LizMurray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5 10:12:20
-
豆友201003731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4 09:22:27
-
请回答吧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3 12:27:33
-
芬陀利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2 10:13:36
-
le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2 00:39:51
-
糖心烤包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1 22:23:51
-
Amand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1 01:01:32
-
活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30 19:02:12
-
一 地 福✨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30 18:27:31
-
悠悠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9 17:13:15
-
大爱无疆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9 08:54:21
-
豆哥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9 02:34:26
-
碳酸喜欢钙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8 13:42:01
-
苏氨酸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8 11:22:29
-
诺 诺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8 08:09:09
-
__daydream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8 05:01:51
-
黄泉青蛙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8 01:10:51
-
壮士小二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8 00:53:46
-
河南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8 00: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