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群体自杀率高于普通人,40.5%受访者曾有自杀倾向
在LGBT群体中,有一个重要的话题,它非常沉重,但又不得不说——自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80万以上的人死于自杀,每4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而且还有更多人企图自杀。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历自杀带来的丧亲之痛或受此影响。中国自杀人数占全球自杀总数的大约四分之一。

自杀虽然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但是自杀却是可以预防的,基于证据的有效干预措施可以在群体、亚群体和个人层面实施,以防止自杀和企图自杀。当今世界多国的研究表明,相比普通人群,LGBT群体有着更高的自杀率。
2011年,美国哥伦毕业大学心理学研究人员马克·哈赞布勒(Mark Hatzenbuehler)在美国儿科学学会刊物《儿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同性恋和双性恋少年寻求自杀的比例比异性恋少年高出5倍,而这些少年生活的环境对自杀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份报告还指出,寻求自杀的同性及双性恋少年比其它人更有可能患上抑郁症、酗酒、遭其它同学或朋友的嘲笑,或者是受到大人的虐待。联合国出版的资料也显示,LGBT群体相比异性恋人群,更有可能患上抑郁或者自杀。

美国的调查发现,性少数群体是自杀的高危险人群。那么,中国LGBT群体的自杀情况又如何?下大垅通过网络检索,找到了有关中国LGBT群体自杀的一些数据,仅供参考。
2006年,新华网发布的《中国同性恋现状调查》文章援引专家数据显示,30%~35%的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超过半数人由于不被理解,曾感到很痛苦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亚洲同志”项目中国国别报告》的内容显示,精神健康专家们在上世纪90年代对中国的1000名男女同性恋者进行的调查发现,40.5%的受调查者有自杀倾向;2002年样本容量更小的一项调查则发现,33%的同性恋者曾不成功地企图自杀。
北京同志中心的调研结果也指出,中国的性少数群体面临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50%性少数群体自称有寻求心理支持的需求,同志人群的高抑郁风险是普通人群的4倍;跨性别群体中,自杀比例高达45%。
截止到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机构发布对LGBT群体自杀的最新调查数据,但根据其它国家的调查结果来看,预计中国LGBT群体自杀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以来,国内有关LGBT群体自杀的报道就不少见。
4月27日,浙江湖州练市镇的男同性恋公务员吴维在微博发遗书后,在卫生间内吞下安眠药自杀,好在被及时发现经送医治疗后抢救成功。吴维事后接受凤凰网采访谈及在工作单位因为同性恋的身份遭到欺负。

5月14日,青岛一名同性恋初中生在微博发布遗书离家出走,他的微博内容显示,他是因为自己的同性恋身份遭到霸凌和家暴而产生自杀的念头。幸运的是,这名初中男生最后被找回。

6月17日,湖南益阳桃江一名18岁的高三男生在高考完之后跳江自尽,遗憾地离开了人世。事后媒体报道揭露这名男生在中学时代遭遇过许多霸凌事件,因为同性恋的身份遭到他人欺凌。 这些引起社会关注的自杀事件仅仅只是个案,在背后还有许多自杀的行为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
前段时间,下大垅曾在微博看到福建的一个大学生发微博遗书表示要自杀,但也好在他被人及时发现,制止了他的自杀行为。他的微博内容显示,他是一名同性恋,因为不被家人认可,没有获得满意的爱情才想不开。
除了同性恋之外,跨性别人群的自杀率要更高一些。前文提到过,跨性别群体的自杀比例高达45%,快要接近一半了。相比同性恋群体,跨性别群体更难以被社会和家人所接受,他们在生活中遭受种种歧视,对自我的身份难以认同。

为什么LGBT群体自杀率要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呢?——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包括:无法理解并难以完成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同性恋爱不顺利或认为同性之间没有未来、与异性结婚或是保持与异性的婚姻带来的压力、社会和家庭的歧视。
LGBT群体受到的歧视越多,企图自杀的几率也就会越高。除此之外,还有调查显示,被家人拒绝的同性恋比起有家人支持的同性恋的企图自杀率要高出许多。
上面的这些结果告诉大家,LGBT群体自杀率是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当他们在学校、家庭、单位受到歧视之后,会让他们的意志渐渐消沉,并陷入自我怀疑当中,之后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后走上绝路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自杀无法解决问题,还会给亲人朋友留下无尽的悔恨和遗憾。

我们都应该明白,造成LGBT群体自杀率高的不是因为“同志”这个与众不同的身份,而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环境造成的。如果一个社会对LGBT群体足够宽容,那么LGBT群体自杀率就会下降很多。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希望看到他人对自己的微笑,而不是尖酸刻薄的嘲讽和辱骂,这个世界多一份包容、多一个微笑,或许就能减少一个悲剧的发生。
如果你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发布自杀的消息,请立即拨打报警电话通知警方。公众需要知晓的是,自杀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抑郁症是预防个人自杀的关键,对自杀未遂者提供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
要降低LGBT群体自杀率,还需要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努力。很多专家认为,针对LGBT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家长和学校的影响作用非常巨大,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并支持他们,学校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改变现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于政府而言,可以出台反歧视法保障性少数群体的权益,让这些人能够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社会也要为LGBT群体创造更加友谊的环境,包括通过媒体进行正面宣传,改变人们对LGBT群体的负面印象。——这一切,还需要大家继续努力。
如果你有自杀的想法或者你身边的朋友有自杀的念头,请寻求帮助,正如在网络搜索自杀出现的提示语一样: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仍然可以疗愈自己。
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
北京热线:010-82951332
上海热线:021-12320-5
甘肃热线:0931-4638858
福建热线:0592-5395159
广东热线:020-81899120
浙江热线:0571-85029595
江苏热线:0512-65791001
吉林热线:0431-89685000
参考资料:
1.世界卫生组织简报 过去的简报 第87期,2009年 第87期,第12号,2009年12月,885-964
2.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自杀的问答https://www.who.int/features/qa/24/zh/
3. 美国之音-报告:同性和双性恋少年更有自杀倾向-2011年4月26日
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国际发展署(2014)。《“亚洲同志”项目中国国别报告》。曼谷。
5.人民网-中国3000万受歧视同性恋者生存状况调查-2006年0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