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赏析
在听国立台湾大学 方瑜老师的《稼轩词》,真的好喜欢辛弃疾啊~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开篇】 千古:时间 江山:空间 【英雄人物】(与京口有关的人物) 孙仲谋: 曾建都京口 (镇江),在此 割据东南,击退曹军。 寄奴:曾客居京口(镇江),为宋武帝刘裕,对内统一南方;对外致力北伐。 【斜阳草树】 千百年来,斜阳未曾改变,一般如是,照在草上树上。 【想当年】 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想当年, 辛弃疾也希望建立这样的功业。 【对比】 元嘉草草: 如此草率 封狼居胥: 却想建立那样的功业 赢得仓皇北顾:结果一边落败仓皇南下,一边惊慌失措往北回首追赶的敌军。 【虚实】 引用苏轼:“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 。 时光如电光一闪而过。 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路”是南宋的行政单位。实写他自己22岁的经历(见下)。以及。 四十三年前, 金主完颜亮发兵南侵的情形。以及,金主完颜亮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 【佛狸祠下】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以前北魏拓跋焘攻打南方驻扎的行宫,现在已经变成寺庙,百姓用于祭祀。意指:百姓已经归顺,北伐的最好时机已经错失。 【凭谁问】 无人问津。用典廉颇。 整篇词交织着大历史和稼轩个人的小历史: 【大历史】 战国廉颇 —— 西汉霍去病 —— 三国孙仲谋 —— 北魏拓跋焘 —— 刘宋刘义隆 —— 南宋现下 【小历史】 辛弃疾22岁投奔南朝,抵达扬州 —— 65岁被再次启用,镇守京口(镇江),想要他北伐,但他深知已经没有时机。
【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夏承焘先生评价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
怎么会有人把典故用得如此浑然天成。
感觉整篇词词人有太多情感要蓬勃而出。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沙宝和伦恩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0331 感恩 (1人喜欢)
- 20250205 (1人喜欢)
- 小寒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