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书的反思,读新书中的经典 | 9月新书精选

关于新书的反思
最近搬家卖书,发现太多的好书都没读过,发现,其实人的时间非常有限,其实新书的试错成本挺高即使非常牛逼的作者出的新书,也难免很水,比如最近读的徐贲的《人文的互联网》,本来期待已久,但是读来完全公众号的水平,比较失望。
因此以后可能会减少对新书的阅读,终于明白杨早之前说的要热书冷读,等到评价出来之后,经过众人检验再去读,能降低试错成本。
还有,我发现自己,读过很多牛逼作者的新书,但是没读过代表作,回想起来,有些不应该。
虽然我一直认为,一个作者最好的作品往往是第二代表作,不是最出名的那本,比如韦伯,最好的我觉得是《经济与社会》,而不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反正以后可能会减少对新书的阅读,但是依然会保持对新书的关注,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兴趣,但是我可能更多推荐一些经典的再版好书,这样品质有保证些。
中国2本
两本不宜说的书,看图,就是希望通过这两本书读懂我们自己。


电影2本
话语圈子里写影评的很多,但是真正懂电影的除了导演,我觉得只要两位女士,一个就是北大的戴锦华,一个是台湾的焦雄屏。
戴锦华即将推出她的新书《返归未来》,从题目中可以看到这是她这些年一直关注的话题,电影与未来。

焦雄屏代表作《法国电影新浪潮》终于迎来再版,听过她在豆瓣的电影专栏,她和很多导演的交往都很深。

神圣2本
《神圣的欢爱》和《神圣的存在》,前者讲性与人类文明,后者是神话与人类文明,都是我感兴趣的题材,都是大牛作者,而且是经典再版所以品质比较有保障。


三联3本
三联最近有一大批好书再版,首先是沟口雄三的系列著作,买了最有名的《作为方法的中国》第二次试读,还是有难度。其次,是宇文所安的系列作品,比如有名的《他山石头记》,宇文所安应该是最懂中国古代文学的汉学家了。最后,是萨义德关于后知名理论的代表作《东方学》。



历史4本
最近在集中读近代史,备受争议的《怀柔远人》再版,这本评价貌似不高,但是争议很大,处于好奇想读读。

鲁西奇出版学术随笔《谁的历史》,他的《何草不黄》对于我历史入门影响很大。

后来的《波兰史》最近刚刚上架,波兰曾经也曾牛逼过,而且是现代转型的一个典型失败案例,值得了解,另外顺手推荐一下后浪新出版的《死屋》,因为这种俄罗斯题材你懂的。
最近读近代史,慢慢聚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同时,也需要了解近代世界思想史,读到的最好的是彼得·沃森的《20世纪思想史》,最近刚好再版。

砖头3本
这两部砖头,肯定是读不完的,因为太厚了,一部是社科文献旗下新品牌索恩预告已久的《西方通史》近1300页,我喜欢读通史类作品,但是视角要新颖,到时看看怎样。

另外一部是阿西莫格鲁的《现代经济增长导论》,近1200页,确定是导论?对,他就是那本备受争议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作者,也是经济学界最被看好的新秀和诺奖种子选手,他的《经济学》教材甚至被有人认为是超过曼昆的作品。

从新书回归经典,有空我会写一篇《为什么我反对读经典》以及《如何正确的读经典》。最后再分享一句话:
所谓“经典作品”,其价值主要是提供了一种思维角度和方法,而不是其具体观点和结论。
by周雪光
罗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外卖社会学:中产变穷,女骑手与女性主义! (1人喜欢)
- 不读书,如何过好生活?|2024年罗成私人年度十大好书 (2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