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筑掠影
建筑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千百年来的故事。
朋友来山西,带着在太原周边转了转。作为一个太原长大的山西人,为了给朋友做介绍,第一次对山西这些文化珍宝有了一些了解。
一 晋祠
第三次来晋祠,却是第一次领略她的美。
三匾,三绝,三国宝中,看到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在三晋大地上的传承、开拓、发展。最早的祠堂,为了纪念“剪桐封地”获得晋地封地的父母官唐叔虞,只有很小的一块,后为纪念唐叔虞的母亲修建的圣母殿,书法家修的牌坊,人们根据民间传说故事修建的水母楼,不断丰富充盈着晋祠的内容。
从西周到隋唐,宋元,明清,每一代人都在晋祠留下了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生动地看到中华文化、三晋文化,是怎样代代相传,绵延至今。我们现在在外围修建的大公园,千百年后,会不会也成为人们怀古的凭记。周代的大柏树,还在发着新叶,见证了多少朝代的兴衰啊;宋代的木雕盘龙,仕女像,虽然在日月风雨的洗刷下褪去了颜色,但仍清晰可见精妙的神态,依稀可辨当时的风姿。难老泉,北齐的人起的名,李白在这里驻足赞叹过,傅山为她提了字,90年代曾因煤矿的大量开采断流,如今在保护下又恢复了。今人不见古时月,明月曾经照古人,这一泓清泉也曾映照了多少炎黄子孙,三晋儿女。
晋祠的历史、艺术价值极高,每一个景点都值得细细玩味。言不能尽,如果来山西一定不要错过。
百度百科: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块、铸造艺术品37尊,是集庄严壮观与清雅秀丽,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 平遥古城
因为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古城已经是山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了,每年接待海内外众多游客,商业化也非常明显。这是第二次去,除了越来越成熟明显的商业化,还很有趣地加入了很多现代科技,例如VR体验票号。市场化下保留的特色很少,随处可见的是丽江乌镇都有的陶笛,打糕,无聊小商品等等。复制很容易,如何结合本土创新好难。
看了《又见平遥》实景剧,形式非常有意思。剧场不是传统的观众在台下看,演员在台上演,而是观众走进布置的大型实景中,演员就在身边演。舞蹈、灯光、场景,都非常有代入感。
相对优秀的形式,个人觉得内容一般。一方面,场景的顺序转换,对于故事的讲述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故事的主题不是很突出,倡导的价值观也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晋商的仁义,是否有更好的表现方式?
整体来讲还是推荐去体验一下的。
看完表演,不禁浮想联翩,这些熙熙攘攘的游客踏过的青石板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在这些大院里,有过什么恩怨情仇。人生不过白驹过隙,能留下什么实属难得。
平遥古城大多是明清时建筑,主要展示了晋商票号的发展历程。建议买通票,可以用3天,共22个景点,每个只能去一次。时间紧的话,一天也能逛完主要景点,很多都改成了博物馆,还是有很多很有价值很有意思的小东西。如果不赶时间,听听故事,喝喝茶,晒晒太阳,会很有意思。
三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离平遥城60公里,更完整地展示了晋商乔家5代人的发展历程,好多电视剧在这里取景,例如张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依旧是看建筑,听故事。
乔家大院很气派,充分地体现了有钱,有文化,两手抓两手硬。有钱体现在建筑设计、壁画、家具等等硬件都非常讲究,有文化体现在处处有规矩,楹联有些很白话但是充分体现了乔家完整独立成熟的一套价值观。
乔家大院的商业化做的更完整,门票也是一涨再涨。值得一提的是有家“乔家礼物”的店,文创新潮有意思,带的东西回来都被抢了,遗憾的是没有网店。
四 双塔寺
双塔寺是太原地标,但作为旅游景点开发的很差。周围交通不便,旅游导引不多,没什么内容。据说春天牡丹盛开,春风拂动风铃景色很美。
其中一个塔可以爬上去,我们只登了一半,塔内部幽暗逼仄,三层以上没有照明,会有点闷。
塔源于佛教,双塔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在景区内没有很好的体现。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永祚寺双塔/10421244?fromtitle=双塔寺&fromid=16814&fr=aladdin
ps小遗憾:全程只顾玩耍,以及天太热打伞,没怎么好好拍照。(就是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