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平安朝逸闻
巨大的松树下,有一个行脚的僧人正在休息。 时为四月,梅雨季尚未来临,樱花也落尽了。长空万里,了无纤云,入春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好天气。僧人是延历寺的沙门,蒙宫中之邀进京。途中,他在一乘寺松下歇脚。同时,也在等着一个人。 他在等一位名叫安倍晴明的男子。 百年前桓武天皇从长冈京迁都于此,京都城被建造成一个巨大的法阵空间。 北方船冈山,建有上贺茂神社,主玄武。东方鸭川,建有八坂神社,主青龙。南方巨椋池,兴朱雀门。西方白虎则配山阳、山阴二道,岚山一带有数之不尽的寺庙。东南西北配以四神兽,四神相应,以求平安。 今日的京都本名即是平安京。 而位于京都东北的比睿山延历寺,桓武天皇将把守鬼门的重责交给了他们。世人皆知桓武天皇因为逃避早良亲王的怨灵而选择迁都,平安王朝这里是人与鬼共存的时代。延历寺僧众对看管鬼门之事颇觉不安,上请圣上。朝廷于是安置了一名阴阳师住在京都东北角,用以和同处东北的延历寺照应。 那位阴阳师就是安倍晴明。 一乘寺松下—— 僧人已经等了一个时辰。 “就算从大津来的话,也应该到了……” 僧人喃喃自语,三天之前,停宿在延历寺的晴明说过自己要去近江神宫观琵琶湖心现月色。会在本日返京。僧人想在这里等候晴明,再一次的对多次除魔之事致谢,可怎么也等不到阴阳师的身影。 日已渐西,僧人无奈起身,向西上路,落寞的身影在午后阳光下拉出一道长影,影子掠过草丛,惊醒了一只斑斓的蝴蝶。 “哎呀,真是不好意思了。”化身蝴蝶的安倍晴明此时心里在为这个小小的恶作剧窃笑,翅膀扑腾扑腾的飞开。在路旁看着僧人焦急、沮丧的样子,他喜欢这样的小玩笑。也因此他在朝中并无友人,同僚们都惧怕他,公卿们则敬畏他。而圣上,则更多的是一种依赖。 “就算天竺、大唐也没有你这样出类拔萃的人吧!”《今昔物语》中记载那篇著名的《琵琶之宝玄像为鬼所窃》结尾,醍醐天皇是这样称赞他的。 受到宫中的特别赏识,也让他在政治上反添阻力。 醍醐天皇一朝,当权的正是藤原道长,道长以皇上岳父身份官拜太政大臣,“事无大小,皆关白。”道长的权势只手遮天,宫中不过垂拱。 “祭则寡人么……”晴明无奈的想。虽然得到圣上的盛言称赞,但宫中一直不能做出嘉爵的诏命,晴明依旧住在一条通的废宅中。 入夜,蝴蝶飞入废宅。
晴明并非独自生活,《今昔物语》中记载“自古驱使式神,莫有如安倍晴明者。”晴明善于使用式神,不在家中时,走廊依旧整洁。等他回来,饮食起居都会有专门的式神负责。 蝴蝶在废园中幻化成人形,一席白色狩衣在月光下散发出动人的光彩。 他是一个身材修长,肤色白净,目光如水,脸上似乎永远挂着天真典雅笑容的美男子。 “让你等候多时,真是不好意思。”晴明对着屋里说。 “你知道我在等你?”出言的人名叫源博雅,是名武士。 “蜜虫告诉我的。” “哦……”屋里应了一声,源博雅走了出来。 “你这两天去哪了?” “大津。” “为什么去这么近的地方不告诉我?” “心之所至啊,突然想去看看满月时的琵琶湖。” “唔……” “这么晚还在等我,是有什么事?” “确实有件怪事,跟藤原道长有关。” 晴明的脸色稍稍变了,他走到外廊边坐下,博雅也跟着坐了下来。名叫“蜜虫”的少女端来了酒食,晴明自己先饮了一口酒。 “藤原道长的正妻,已故右大臣之女紫姬你见过吧。” “见过一两次,她是皇后的生母,今年元旦朝会的时候她随藤原向圣上献礼,是位美人。” “不错,是位美人。也善妒的厉害,道长最近常去五条通的若宫殿那里彻夜玩乐,引来了紫夫人的妒恨。” “那位若宫殿下,是先皇之妹,当今的姑母了,这个道长太不应该……” “如果原本只是妒忌一事,倒也无妨。可在前天贺茂祭的时候,却出现了难堪的一幕。” 上贺茂神社为京都地区最古老的神社,祭祀雷神。迁都平安京之后,又主玄武之神,每年四月十五日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典,公卿们骑马猎鹰,女眷们乘坐奢华的香车,从紫宸殿出发,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贺茂川到上贺茂神社。 京都的景致也以此日为最盛,香车密密层层用奢华的装饰进行竞争,山野之人驻足在大道两侧大声呼叫,热闹非凡!太政大臣的正室紫姬与先帝之妹若宫殿,若论尊贵程度还是以若宫殿更胜一筹。 “可是游行中,位处皇后香车之后的却是紫夫人。” “真是个不好惹的女人啊……” “若宫殿下受到此辱,当然不肯忍气吞声了。” “桓武天皇的血统嘛。”晴明轻声说,博雅并没有听出这句话的讽刺味道。 “你猜后面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 “若宫殿下指示小厮把紫夫人香车上的架辕台给拆毁了!” “太无礼了……”
“双方小厮在朱雀道上大打出手,当天的祭典险些没能完成,圣上也好,藤原大人也好都深以为耻,市井之人们高兴坏了,这样的场面一辈子都见不到一次啊。” “那我这辈子真遗憾。”晴明依旧微笑。 “两位贵人分别被召进了宫中,想来圣上对两位长辈在这种时候也必须板起脸,好好斥责一番了。不过藤原道长似乎在事后一直待在紫夫人那里,没有去五条安慰若宫殿下。然后当天晚上……” 博雅压低了声音,将杯中的清酒一饮而尽。“当天晚上,紫夫人不是紫夫人了。她大声呼唤藤原道长名字,口无遮拦的说着污言秽语,都是床笫之间的话,藤原大人听完脸色就变了。” “被若宫附体了吧。” “没错!不愧是晴明。藤原察觉到紫夫人被附体之后立刻派人到五条若宫殿的宅院,却发现若宫殿下只是一个人在神伤,并没有施法之类的举动。他赶忙派人用宫中的名义请比睿山的和尚进京施法,和尚应该今天来京。” “啊,这个我知道,进京的是惠果沙门。” “你怎么……” “刚好在路上看见。”晴明含糊的回答,接着说“你这些消息,不像是个武士的耳朵能够听到的。” “我也是碰巧听说罢了。” “是女人吗?”晴明问,喝干了壶中剩下的酒。 博雅的脸红了。 博雅这位相识的女子是皇后彰子的侍从女官,名为则子。千年之后,这位女子以“紫式部”之名而永存。 然而当时的紫式部并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千年不朽,孀居的她听从父兄的安排入宫伺候皇后用笔,《紫式部日记》中有不少描写她和藤原道长父女友情的段落,在当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她和道长是有私情的。 “若是没有私情的话,她也不会对这些事情知道的这么详细。”晴明如是说,博雅的脸更红了。 此处为闲笔,《源氏物语》问世之后,世人多认为光源氏的原型正是藤原道长,包括谷崎润一郎在内的研究者均认为这部书完整的展现了藤原道长执政时期朝廷的权力争斗,而紫式部将自己写进了小说,与现实中的藤原正妻同名,幻成名为“紫姬”的光源氏正妻,爱他恋他,无法自拔。以至于写到紫姬身陨之时,紫式部哀恸过度,到了不能执笔的程度。以此推论光源氏的原型藤原道长,紫式部想必是像紫姬一样恋慕着他吧。
“你要去看看吗?” “我吗?可是关白大人已经请了睿山的法师呀。” “法师不一定管用。” “那我就一定能够驱除邪祟?” “一定能。” “那就去看看吧。” “去看看。” 事情就这么定了。
关白、太政大臣藤原道长的宅邸在三条通东临鸭川,也就是今天三条大桥以西,是一处奢华的庭院。晴明和博雅从一条通出发,乘坐牛车也用了半个时辰。 藤原道长并不在家,博雅倒是和宅中的一位女子聊了起来。 “晴明,这位就是则子小姐。” 后世通称为“紫式部”的女官则子此时尚未创作她那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身着宫中女官所用的唐服,紫锦之上绘着彩鸟,没有染齿,也没有剃眉。 “我们应该见过吧,晴明大人。” “是在元旦朝会吗?” “不,应该是在皇后那里。” 博雅惊讶的看了一眼晴明,晴明递给他一个到此为止的眼神。 紫式部露出天真的笑容,仿佛刚才什么也没说。 “紫夫人还是那样吗?”晴明问。 “是的,而且不进米水,这样下去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宫中呢?” “比睿山的和尚已经进了宫,这会快要和关白大人一起来了吧,皇后先差遣我来向家中通禀一声,预备驱邪的法器。” “那种东西没有用。”晴明的声音充满自信。“我已经知道了原因。” “哇!”紫式部开心的拍着手“不愧是平安京第一阴阳师。” “我们该走了,博雅。确认事实之后晚上还可以再喝上一杯。”说罢,他招呼博雅上牛车出发。 “晴明大人……那个,你们要去的话能不能带上我呢。”紫式部非常热切的说。 “牛车不方便坐三个人吧,真是抱歉。”晴明的语气却没有一丝歉意。 “不啊,晴明。架辕的后面明明还有一个座位,则子小姐可以坐在那里。” “……” 然后,事情就这么定了。 晴明要去的地方是前天发生游行骚动的事故地点,位于贺茂川与鸭川的交汇处,今日称之为“鸭川三角洲”的河边大道。 三人下了车,晴明望了一眼昏暗的鸭川,捡起了一块石头,低语着什么。不一会,石头幻化成了一个长发的女子,不住的哀怨着: “负心……负心人……我好恨!我好恨啊!” “你刚才对说了什么?” “咒。” “对石头说了‘咒’?”
“没错,我让石头展现出它的记忆,所以它给我看了这个。” “为什么?” “博雅,鸭川和贺茂川交汇之所不仅在樱花时节是京中最美的赏樱胜地,也同时是女子一边痛恨男子薄情,一边追忆往昔赏樱时光而选择往生的场所啊。” 晴明的声音一如往常平静。 “这里恐怕积蓄着数之不尽的怨灵,那天若宫殿心中的妒火唤醒了她们,恐怕殿下心里不停的在说着‘让那个老太婆快点去死好了!’她们就从河中涌进了紫夫人的香车,带着若宫殿的怨恨和记忆附身到她体内,而那时小厮们全在进行斗殴,紫夫人身边根本没有至阳之物用于阻挡。” “那该怎么办才能阻止她们继续伤害紫夫人呢?” “请宫中在这里做一场大法事,好好超度她们就可以了。我原本打算明日上奏,不过若是则子小姐能向皇后殿下进言实施,要比我这个小小从六品管用的多了。” “就算不是为了救母亲的命,超度亡灵这样的善事,皇后殿下是不会不允的。” 一阵风吹过,吹散了幻化的女子。鸭川依旧平静,河水潺潺下流。
文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悼念田老师 (14人喜欢)
- 2025宇宙中心图书馆长篇小说推荐榜 (2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