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观展回顾—EXPLORE, 更多【上】
时间回到2018年年末,我在豆瓣上发表了第一篇日记,也是我的第一篇系统的观展记录 (2018年度观展回顾—nonstop, 步履不停)。不知不觉就到了2019年的年中,大大小小的假期里,又走过了许多地方。Puerto Rico, Nippon, Inner Mongolia...虽然与我那些去过二十个到三十六个国家的朋友们无法相较,但我很开心自己已经启程,带着一种探索艺术和设计的眼光启程。知识是慢慢积累和反复发现的,所谓新的东西只不过是自己不知道或者被遗忘的东西。做设计也是一样,看得越多就越知道应该怎么做。以前担心自己做不好设计是因为自己本身的艺术天赋不够,现在觉得是自己知道得不够多。那么就让我继续用文字将这一年的所到之展记录下来吧!
休屯篇
2019.1.22
地点: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
展览名称:Contesting Modernity—Information in Venezuela 1955-1975
评分:3.5/5
MFAH的临展,记录了mid-1950s至1970s维瑞内拉Informalist movement的艺术作品,囊括了不同材质的创作。有些小装置还挺有意思的。


2019.1.29
地点:Moody Center of Art, Rice University
展览名称:A night of philosophy
评分:5/5
A night of philosophy是一场盛大的哲学与艺术马拉松。从八点至午夜,环绕着ecology这一命题,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philosophical debate, performances, screenings, readings, music…—同时在moody center的不同角落里上演。学校请来了Laurie Anderson做开幕演讲(screaming!)近距离接触了这位先锋女性艺术家(去年的观展日记里有对她作品的介绍)。
Not Ok是一部关于一座位于冰岛名为OK的冰山,以拟人的方式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了自己正在慢慢融化的事实~Ok is not OK. Living in the Future’s Past是一部关于生态的纪录片,描绘了从从古至今人类与自然生物的关系。Open dance project is a performing art within the flower installation designed by Natasha. No sound, only human bodies and emotions flow in the space.我并没有呆到午夜,但这样表达哲学与艺术的形式太迷人了。


2019.3.24
地点:Field trip—ripple house + open house
评分:5/5
Ripple house is an organic architectural art installation in Houston. From floor to wall to ceiling it mimics the form of ripples. The construction fully utilized every piece of wood from the original house. The openness in the leaks of the ripples reveals the original layers of construction.

Open house is a small, abandoned house in downtown Houston. In a cheese-like form, the house is a reminiscence of past in the modern present. The interior wallpaper is all covered by historical images, while people can see through the holes among the images towards the modern skyscrapers outside the house. Walking around the compact space could give you a feeling of contrast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2019.4/29
地点: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
展览:Vincent Van Gogh—his life in art & Sally Mann—A thousand crossings
评分:3.5/5 & 4.5/5
“Feminine powers are still visibly presented in the MFAH today. In the spring of 2019, the MFAH displayed a solo photography exhibition featuring works of Sally Mann, a great living American female photographer known for her black-and-white portraits of her family and documentation of the landscape of the American South. The internationally traveling exhibition is the first major retrospective of the celebrated artist’s career. Notably, it is juxtaposed with another traveling exhibition Vincent van Gogh: His Life in Art, which features more than fifty masterworks by one of the most iconic artist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rt. It is uncommon that the work of a female artist that centers on the American South is equally highlighted with the masterpieces of Van Gogh. Throughout the past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FAH was shaped by a balanced power between men and women. Female patrons donated funds for new buildings and art objects, while male architects and directors designed the buildings and curated the exhibitions. Such collaboration between genders still goes on, fostering the MFAH to continue to succeed as a monument, a cultural center, and a preeminent forum of arts that represents the American South on the global stage.”
These are the closing sentences of my research paper on Feminism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 in which I examined feminine forces in shaping the architectural and mus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Museum from 1900 to the 1960s. On the last Sunday of April, I went to see those two exhibitions with some close friends.
梵高的展有些令人失望,慕名前来的游客过多而展览却已并不精致的名画仿制品开端。除却这两点,展览的大量(并不那么出名的)真迹还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特别是他细腻的油画笔触和精准的色彩运用。很难让人想象具有体积和空间感的花卉和平面、版画式的风景皆出自他之手。画作之外,博物馆还设计了互动装置区,虽然略有些overdone但在里面拍个照留个影还是蛮好玩的。




我非常喜欢Sally Mann的摄影展。展览全面地回顾了这个杰出的美国南部女性摄影师的摄影生涯。Sally Mann以其(略带神经质的方式)记录其子女在自然中成长的点点滴滴而出名。这次展览不仅丰富地展现了她眼中人像的细节,人物间暗含的南方旧奴隶制所制造的tension,还有她对南方风景的细腻捕捉。展览的最后是一个以创作时间顺序记录的采访片,揭露了Sally Mann成长经历给予她的创作动机。观影结束观众们被邀请在小卡片上写下家乡对他们的含义。


日本篇
2019.5.21-30
地点:日本东京/京都/大阪
展览:
魔都篇
2019.6
地点:上海科技馆
展览:常规展览,塑料纪:信天翁的挽歌(临展)
评分:3/5,4/5
上海科技馆建馆于2000年,馆设计成匍匐盘旋而上的造型,寓意生命的朝气蓬勃。馆内设有生物万象、地壳探秘、彩虹儿童乐园、智慧之光、动物世界、机器人世界、地球家园、宇航天地、人与健康等十二个展区,比较全面得向大众科普有关人类本身、环境以及科技的知识。只是建馆时间很早,馆内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和升级,很多设施老旧严重,已经失去了所谓的“科技之感”。比较有趣的展区有地壳探秘的地震历险,生态万象的生态环境模拟景区,人与健康中食物的旅行,有的需要网上预约。另外,馆内的影片做得是不错的,我观看了球幕影院里的《蛟龙入海》(4D),巨幕影院里的《亚马逊探险》(3D),太空影院里的《宇宙大爆炸》(2D),特效做得不错,身临其境。



塑料纪:信天翁的挽歌是一个临时展览,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展现信天翁饱受食用海洋塑料垃圾之苦的现状。惨状令人不禁唏嘘。


2019.6.9
地点:上海江阴路
展览:江阴路的前世今生 by UNO Studio
评分:4/5


UNO studio组织的一次步行江阴路探索旧上海的活动。之前在城规馆参观过他们与南京东路街道办合作的“城市之心:南京东路街区的百年变迁”,很赞赏这种关于历史街区调研、展览、调动旧街区改造一系列的举动,这次的徒步更是让民众深入街区和建筑内部去感受旧上海的遗存。不过活动还是有组织不到位的地方,带队的老先生将我们带入了未事先联系好的医院内部参观,导致了工作人员的不悦;另外由于是沪语讲解,许多年长的前辈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开了。






地点:上海历史博物馆
评分:5/5
博物馆位于南京西路325号,于2018年开始正式对市民免费开放。建筑原为上海跑马总会大楼,解放后相继被用作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美术馆,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场所和城市地标,也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及优秀历史建筑。作为一座新建的历史博物馆,不得不说内部的设施和展览陈设都十分干净与先进,让人参观得非常愉悦。不愧为了解上海的历史的好去处。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览:浮槎于海:凯布朗利-雅克·希拉克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
评分:3/5
与历史博物馆相较展馆就显得老旧了很多,陈设方式也与与Menil Collection的Pacific Art展区有不小的差距。


2019.6.10
地点:W+S Cafe
展览:黑白之界:荒木经惟&杉本博司
在咖啡馆等朋友的时候偶遇了这个展览,不过其实已经闭幕了,留下一下照片在café里进行售卖。



地点:马勒别墅
作为餐厅的别墅不对外开放,只能在外部一睹砖石的质地与色彩。


2019.7.2
地点:兴业太古汇星巴克工厂


地点:外滩 aka 万国建筑博物馆




2019.7.7
地点:油管艺术中心
展览: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
评分:4/5
2019年度网红艺术展览,美丽的姐妹们纷纷打卡。花花世界的光影变化,我们都virtually感受了!






地点: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览:挑战的灵魂: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 / 埃莱娜·比奈:光影对话三十年
评分:5/5

展览以「挑战的灵魂」为标题对当代艺术提出几个基本问题并进行探讨。例如什么是激励着艺术家的真正的前卫精神;艺术仅仅是自我表达的审美工具,还是建立社会意识的媒介?
伊夫·克莱因(1928-1962)是法国前卫艺术的代表人物,以单色画创作而知名。李禹焕(1936- )是日本「物派」运动的理论支持者,亦是1970年代韩国「单色画」运动的代表人物。丁乙(1972- )从1980年代开始以「十字」作画,他标志性的「+」诞生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萌芽期。
三位艺术家跨时空的相遇,让我们得以批判性地审视发生于上世纪中叶亚欧两地并仍在进行的实验艺术运动。在亚欧两大洲之间,他们平行或间歇开展的美学实践,皆可被视为一种“变化”的新精神,为东方与西方前卫艺术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也赋予了当前艺术与社会、与公众新的解读关系。因此,“挑战的灵魂”不仅是一次对艺术史的回溯,更是一项超越展览的特别计划。



埃莱娜·比奈:光影对话三十年是法国瑞士籍摄影师埃莱娜·比奈(Hélène Binet)的中国首次大型个展。展览将全面梳理比奈在过去三十年职业生涯中的代表作,同时将呈现本次特别委任创作的《苏州园林》系列,展出共计百余幅作品。作为PSA在“建筑与城市”展览与研究方向的全新拓展,“对话”将通过摄影的抽象情绪为观众开启一个理解建筑的入口。


2019.7.16
地点:静安雕塑公园,自然博物馆
展览:常设展
评分:5/5
那日在二十楼的洗手间里俯瞰雕塑公园…于是吃完午饭便去一睹究竟。公园是充满禅意的有些日式的庭园,展示了各种现代雕塑大师的艺术作品。生态环境、城市形象、人文艺术融为一体。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于2015年对外开放,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通过“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三大主线,呈现了起源之谜、生命长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缤纷生命、生态万象、生存智慧、人地之缘、上海故事、未来之路等10个常设展区及临展厅、4D影院、探索中心等配套功能区域。 几年前和父母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时候就被充满设计感的细胞钢结构玻璃幕墙所吸引。再次参观,两个小时一口气走完,基本没有走回头路,觉得真是个可以好好学习的博物馆设计。展馆内充斥着艺术氛围,同一类型的展品被集中按照顺序排列,墙面上动物的淡彩画若隐若现,风格化的手绘作品也被精心展出。











2019.7.17
地点:环球港
展览:国家地理杂志:经典影像盛宴
评分:4/5
跟着小黄框周游世界。













2019.7.30
地点:PSA
展览:石上纯也:自由的建筑
评分:4.5/5
1. 我爱展览的椅子。2. Ishigami很擅长设计树啊。3. 0.5分扣在,搞这么艺术的一层大空间真的不会被甲方打吗… (1km纤长的游客中心,我从这头走到那头得走多久啊quq)4. 我爱他的插画风格,下个学期学习一下。5. 不完整不连续的语句,诗一样的作品宣传片。










风景。
许许多多的风景
接连在一起变成了世界。
称作为世界的
这个巨大的空间。
各不相同地域的
许多建筑师们,
非建筑师的人们。
当全世界的人们,
都以自由的视角
思考建筑,
当这样的风景接连在一起
成为一个空间时,
世界必将变得更加丰富。
世界上价值观的种类和建筑的种类就会更加接近。
建筑就会比现在更加与人亲近。
大家能自由地
获取信息的时代的建筑。
大家能自由地
联系在一起的时代的建筑。
大家能自由地
拥有价值观的时代的建筑。
曾经任职于SANAA的石上纯也继承了妹岛和西泽两位前辈对于环境的重视,这种融合architecture与scenery的理念又是与藤本壮介一同继承于伊东丰雄,缘起于菊竹清训的。 新陈代谢派的支流在一代代的传承下不断壮大,虽然它本身被历史的洪流吞灭了,但自然生长的思想却深深根植在了日本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中。
自由地做建筑,怕是每个建筑师的梦想,也怕是大多数建筑师都无法做到的吧。
2019.8.3
地点:东岸艺仓美术馆
展览:天野喜孝:白昼的幻想
评分:4/5
喜欢美术馆周围的江景步道>美术馆本身>展览。来之前丝毫不了解艺术家、游戏插画师天野,纯粹为了打卡艺仓美术馆。同是工厂仓库改造,做法就和八万筒仓很不一样。狭窄矮小的空间和大舍事务所的另一个作品龙美术馆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两层的展览以手绘稿成列和影视资料为主,不得不说80的票价偏贵了(还是半价学生票)…天野的作品很明显地融合了日本浮世绘和西方各现代派别(印象派,维也纳分离派,装饰新艺术运动等),有很浓烈的Gustave Klimt奢靡邪魅的风格!













接下来的是Bob Dylan的大展…寒假不回国的话就没机会看了呢。
“你知道,这些artist, designer, director, actor, poet, photographer, actor, musician之间的结合都是排列组合,因为ta本身就具有多重身份,只是选取其中一个(并不一定是最擅长的或是最喜欢的)作为职业而已,而隐藏的未被完全展现的(或许是更本我的)另一角色就由ta的伴侣担任了。” while I was writing my Hangzhou Museum Collection these lines popped out of my head.
To be continued.
© 本文版权归 Clementin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茉莉朵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3 03:47:44
-
杨海一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7 17:26:31
-
焦糖青蛙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4 11:30:09
-
Black Q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02 16:27:00
-
山与食欲与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17 16:24:28
-
无牙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05 12:00:04
-
早起的小肥虫_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02 11:29:17
-
烈酒白米粥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6 08:54:31
-
shepherd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4 20:46:01
-
希姆莱爱烤包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14 21:57:1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3 13:20:40
-
秋水东流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05 22:55:09
-
云端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03 10:17:49
-
奔波儿灞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31 15:09:38
-
你所期待的永远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5 18:44:59
-
割鸡柯基爱歌姬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4 13:04:01
-
sk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1 15:31:27
-
L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0 18:29:46
-
windsky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0 15:43:37
-
Dam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18 21: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