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我对人的喜爱比往常更多了一些。
你知道鬼海弘雄吗?

鬼海弘雄 hiroh Kikai
日本摄影家。
1945年出生于日本山形县寒河江市。法政大学文学部哲学系毕业。成为摄影师之前曾从事货车司机、造船厂员工、远洋鲔鱼渔船夫、暗房工作人员等多种职业。
1973年起在浅草拍摄人物肖像。视点独特的市井人物肖像和以印度、土耳其为主题的作品得到海内外极高的评价。
曾荣获日本摄影协会新人奖、第23回土门拳奖、2004年度日本摄影协会奖、伊奈信男奖、相模原摄影奖等众多奖项,作品被收藏于东京都写真美术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休斯顿美术馆等。

他最著名的事迹就是:
连续四十多年,坚持在浅草寺的同一面红墙下搭讪陌生人,并为陌生人拍摄肖像。
自1973年起的45年间,摄影家・鬼海弘雄一直在浅草寺境内拍摄人物肖像。安杰伊・瓦依达(Andrej Wajda) 也倾心于鬼海的肖像摄影,邀请鬼海去波兰举办了摄影展。至此,一直被叫作“王者的肖像”的系列被改称为“PERSONA”。
此后,“PERSONA”成为鬼海弘雄与浅草肖像摄影的代名词,世界各地相继举办“PERSONA”展,2003年发行的同名摄影集一度成为入手困难的传说中的摄影集。
(鬼海弘雄的拍摄对象)乍一看像是在贯彻某种无意义的语言或行为,却借此让自己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
——安杰伊・瓦依达(波兰电影大师)
紧迫感缠绕着那些在红墙前与镜头对峙的人们,怯弱、悲伤、傲慢、温柔……全被赤裸裸地映现了出来。
——堀江敏幸(日本评论家)
这本《那些渐渐喜欢上人的日子》,是他的经典影像文字作品集,也是他首部中文作品,由作者本人重新编排摄影作品,采用文字与图片相辅相成的平衡版式,饱含诚意献给中国读者。

这本书的书名取自他在台湾旅游时的一天——
我在美食一条街上来回踱步。在简单朴素的老饭店中间星星点点分布着几家装修得现代时尚的玻璃房子的意面店和牛排店。可是时尚的餐厅在旅游景点随处可见,最后我选择走进一家位于深巷的普通饭店,餐桌甚至摆在了巷道上。那张桌子旁坐着一群住在附近的男人,他们脚蹬拖鞋,吃着涮锅,喝着绍兴酒,热闹地说笑。
店里墙上铺着白瓷砖,摆放着三张圆桌。我坐在中间的桌子旁,点了猪耳、炒空心菜、煮鸡蛋和啤酒。
最里面的桌子旁挂着一本大挂历,上面用红色文字印刷着名言警句,桌子上摆满了日用品。原来那张桌子为饭店老板及其家人所用。一个身穿睡衣、头戴发箍的十岁小女孩正坐在桌旁看书学习。厨房里,换气扇发出如同直升机一般的轰鸣,她那身穿黄色T恤、汗流浃背的父亲正在有节奏地翻动着手中的铁锅,脖子上的金项链埋进了层层叠叠的脂肪里。门口的桌子旁坐着一对正在喝啤酒的年轻夫妻,留着金色卷刘海的女子不断地弯腰亲吻躺在婴儿车里的男婴的脸颊,一旁她那一头茶色头发、手戴金色手镯的丈夫正在专心致志地玩手机游戏。不知何时,路边的餐桌上多了几个男子。他们热闹的笑声和椅子碾压石头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里。
店里的客人不多,后厨却忙得很,可能是路过的客人点了外卖的缘故。过了一会儿,住在二楼的老妇和她的儿媳走下楼来。老爷子接替儿子站在厨房特地为老妇做了饭,老妇吃罢又开始做老公和儿子儿媳的饭。老妇的膝盖上戴着护膝,缓慢移动着身体,翻动铁锅。从她的动作可以看出她患有关节炎。
头发三七分的老爷子怕烫,呼呼地吹着气,吸食了一点。吃饭的时候,他被孙女问及学习上的问题后,从冰箱上面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和老妇两个人头碰头挤在那里查了起来。
那对年轻夫妻结账走了之后,老爷子把收到的钞票夹到一沓用橡皮筋捆着的钞票中,然后放在屁股口袋里拉上了拉锁。微醺的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令人怀念的昭和时代。大概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吧,对过去的怀念不单是怀旧,还包含了同未来联系在一起的愿望。
那天晚上,我对人的喜爱比往常更多了一些。
下面推荐一篇书摘,真心希望他的温柔细腻能把你打动!

丨超现实主义的夜晚
残暑天的下午,空气还很闷热,西武池袋线各站停靠的车厢十分空旷。空空的车厢地板上,从沿途的建筑物中穿透而来的夕阳光线跃动不停。
我对面坐着一对身穿正装的夫妻,他们还带着一个小女孩。从他们的聊天中得知,他们正要去参加爷爷的生日聚会,妻子好像对这种充满仪式感的场合意兴阑珊。
面无喜悦之色的两个大人中间,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身穿白色蕾丝短袜、黑色漆皮鞋,随着车厢来回摇摆。她裙子的领口和袖口有很多花边装饰,怀里抱着一个红色小手包,手包一动就能看见她胸前的衣服上有一块十元硬币大小的污渍。看起来不像是刚沾上去的,而是洗了几次也没洗掉的样子。那污渍跳入我的眼帘,仿佛我正靠近观察。比起漂亮的粉色连衣裙,倒是那食物的污渍更引人注目。
我今天的视觉不同于往常,格外敏感。大概是刚才参观了一场画展的缘故吧。那是矶江毅超现实主义写实绘画作品展,展于练马区立美术馆。我平时几乎不去美术馆,但对他的写实绘画很感兴趣。
他的作品呈现出与镜头和胶片拍摄出来的照片完全不同的极其细致的质感差别,深深地震撼了我。笔触长时间停留在某个地方,经过手的思考通往写实的国度,那是我的心之所向。离开美术馆之后,那份激情仍未退去,我的眼球不由得被细节吸引,无法自拔。

被一家三口吸引后,途中又上来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他提着帆布包坐在我身旁,坐定后从包里拿出装修报价单看了起来。他拿着文件的双手手指粗壮,指甲厚实,我很喜欢。电车在拐弯处剧烈晃动了起来,座位下方不知谁放在那里的喝完的咖啡罐倒了,在地上来回滚动,画出了一道茶色的细线轨迹。夕阳将车厢染红了。
从练马乘坐电车一小时后就到了我家附近的车站,彼时西边的天空还残留一丝薄薄的亮光。我脑海里对写实绘画的热情还未消散,不想马上回家,于是打算去以前经常去的那家烤鸡杂串店。店铺在车站的另一侧,自从车站翻新后已经有五年没去了。
店里的工作人员都是中年妇女,一如往常下午就早早地开始繁忙起来。我坐在椅子上,点了啤酒、韩国烤海苔和几串鸡肝、猪脸肉。
女店长还是原先那位,服务员则全换了人。三位六十岁左右的妇人统一穿着市松图案的围裙,系着红色三角头巾,唯独女店长的头巾是绿色的枫叶图案,包着头顶。
服务员们穿着颜色各异、款式相同的轻便凉鞋(几年前常见因穿这种凉鞋而被电梯门夹住、受伤的新闻),端着乌龙茶和烧酒在狭窄的过道上忙碌地来来往往。只有店长穿着高跟凉鞋,每次走过过道的时候都发出“噔噔噔”的声响。
轻便凉鞋很好穿吗?我看旁边座位上的男人也穿着一双灰色的。他身穿T恤和网状马甲,脚腕缠着大块的湿布。湿布的一角已松散开了,耷拉着卷在一起。我的眼球又被他吸引了。

吧台旁边的男子一个人坐在那里,正在看棒球比赛转播。我对他有印象。他还穿着灯笼裤和足袋。他经常光顾这家店,是个日俄混血儿,眼睛里的蓝色瞳孔时常闪耀美丽的光,确实是个美男子。虽然我不曾与他有过交流,但俊秀的容颜应该让他吃了不少苦吧。多日不见他已稍稍发了福,后颈的头发也变得稀薄了,真是可怜。
不一会儿,他便要求结账。店长拿着夹在塑料活页夹上的账单,晃动着镶嵌有大宝石的首饰,说道:“八百三十万两。”
站在收银台前的男子,肩上的背包两侧口袋里各装着一瓶一升的饮料,白色的塑料伞别在腰间的皮带上。
很久没来光顾有些吃不消,微醺,但是心情不错。
走在行人稀少的曾经是暗渠的人行道上,突然从昏暗的岔路上飞来一辆自行车横穿过前方不远处的岔路口,他的后面还跟着一辆轮椅。
骑自行车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坐轮椅的则是一位差不多年纪的女子。二人的身影远去后,嬉笑声却仿佛还在耳际,里面充满了健康的、丰盈的爱的意味。
我抬起头来望向天空,月亮发出橙色的光,轻轻地浮在那里。
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关注浦睿文化的豆瓣主页,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
浦睿文化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金字塔之巅是文明,金字塔脚下是人生 (6人喜欢)
- 做自己,往前走就好| 浦睿文化2025新书预告 (36人喜欢)
- “我们无处可逃,不过没关系” (3人喜欢)
- 浦睿3月、4月的15本新书,都在这里啦! (17人喜欢)
- 花开花落,根茎永在| 浦睿文化2024新书预告 (5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