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钱钟书:一次无意的批评
闲翻胡文辉的《拟管锥编》,看到这么一段:
小说《围城》写到诗人曹元朗时有云:“……诗后细注着字句的出处,什么李义山、爱利恶德(T. S. Eliot)、拷背延耳(Tristan Corbiere)、来屋拜地(Leopardi)、肥儿飞儿(Franz Werfel)的诗篇都有。”此处的几位外国人分别是英籍美国诗人艾略特、法国诗人科比耶、意大利诗人雷奥巴底、犹太裔德国诗人韦尔佛(据钱定平《破围——破解钱锺书小说的古今中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页111—124);这几个恶搞式的人物译名,在译音之外加上不相干的滑稽意义,可视为上述文字游戏的变体。
其实在《围城》一开始,就有类似的翻译:法国邮船白拉日隆子爵号(Vicomtede brageloone)。“白拉”,怎么会“日隆”?这样两个对立的词,构成了以拉人拉货为业的船名,会让人在小小地错愕之后会心一笑。不知钱钟书写作的时候,有没有想起《水浒传》中王婆的一句话:“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烫温和大辣酥。”水晶《侍钱“抛书”杂记——两晤钱钟书先生》里则确实记着他对这句话的解释:
这是一句玩笑话,也就是西洋修辞学上所谓的oxymoron(安排两种词意截然相反的词语,放在一起,藉以造成突兀但是相辅相成的怔忡效果),像是新古董novel antiques便是。像河漏子(一种点心小食)既经蒸过,就不必再拖;大辣酥(另一种点心小食)也不可能同时具有热烫温和两种特质。据此可以断定是王婆的一句风言风语,用来挑逗西门庆,同时也间接刻画出潘金莲在《水浒》中正反两种突兀的双重性格。
以前读《围城》,看到这些滑稽的音译,只是觉得好玩,这次却想到增田涉与鲁迅的一次问答。
常见有人提问或者设问:“钱钟书为什么不愿提及鲁迅?”忘了是谁的文章,说孟子和庄子两个论辩高手,生活在相同的年代,而且有共同的朋友,却没有见面、辩论过,让人很是遗憾。这样提问的人,或许有类似的感觉吧。
钱钟书与周作人有过隔空交锋,是关于《梅花草堂笔谈》。那次交锋,不仅隔着空间,而且隔着好几年的时间。而鲁迅与钱钟书,则连这样的交锋也没有。改革开放以后,在海外,钱钟书曾经说到鲁迅的小说:“鲁迅的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但是他只适宜写short-winded‘短气’的文章,不适宜写‘长气’long-winded的文章,像是《阿Q》便显得太长了,应当加以修剪curtailed才好。”(水晶《侍钱“抛书”杂记——两晤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对于鲁迅作品的评论仅此一见。在私人信件中,他还说过:“三年前鲁迅纪念时出版之传记,即出敝所人撰著,中间只字不道其原配夫人,国内外皆有私议而无声言者。”(1985年4月26日致李国强)但这已属于“身后是非谁管得”,与鲁迅本人关系不大了。
钱钟书的不对鲁迅发声,与周作人数年之后的回刺一样,可以见出其人性格之一端。然而,鲁迅与钱钟书的影响毕竟有大小之别,所以会有人问“钱钟书为什么不愿提及鲁迅?”而鲁迅没有提到过钱钟书,则好像大家都不以为意。奇妙的是,鲁迅回答增田涉的一个提问,却像是预先对《围城》中的人名翻译做出了评价:
b. “好极了,比瘟西,还好。” “干么拿我比瘟西,我们派数不同:我们是后期印象派。” 问:“瘟西”,不知指什么? 答: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Leonardo da Vinci。张天翼常常乱写西洋人名,其实这不是好习惯。
这句话出自张天翼的讽刺小说《稀松的恋爱故事》,其中还有别的类似的译法,如:
“干么尽背履历?” “背履历么?悲哀得很:我还以为这是吐膈孽夫的手法哩。”
吐膈孽夫,即屠格涅夫。
男的瞪着眼瞧她,似乎想从她头发里找出不得癞儿式的半个世界来。
不得癞儿,即波特莱尔。
“听说现在耗痢窝的电影明星还作兴大嘴哩。”
耗痢窝,即好莱坞。
1936年斯诺访问鲁迅时,曾问他中国最优秀的左翼作家有哪些,张天翼是鲁迅提出的作家中的一个。对他“乱写西洋人名”不以为然,大概是因为这会减损讽刺的力量,就像认为他署名“某汉”会破坏作品的严肃性。
钱钟书的“爱利恶德、拷背延耳、来屋拜地、肥儿飞儿”,与张天翼的“瘟西”、”吐膈孽夫“、”不得癞儿“相比更为滑稽,但除了滑稽,好像没有别的取义。鲁迅在《不懂的音译》中说到人名的翻译:“南北朝人译印度的人名:阿难陀,实叉难陀,鸠摩罗什婆……决不肯附会成中国的人名模样,所以我们到了现在,还可以依了他们的译例推出原音来。……我想,现在的翻译家倒大可以学学’古之和尚‘,凡有人名地名,什么音便怎么译,不但用不着白费心思去嵌镶,而且还须去改正。”小说固然不必如此严谨,但是如果鲁迅见到《围城》中的这些人名音译,大概还是会说:“其实这不是好习惯。”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7-27 00:19:50
-
在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6 17:00:56
-
齐物秋水 转发了这篇日记
“三年前鲁迅纪念时出版之传记,即出敝所人撰著,中间只字不道其原配夫人,国内外皆有私议而无声言者。”所说这位写鲁迅传记的人,大约就是和钱锺书杨绛动手打架的鲁研专家林非。
2019-04-24 11: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