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瞬间,改变了你的性别观念?
查看话题 >哪个瞬间,改变了你的性别观念?
人生之路,是一条不断成长之路。而我的性别观念,也不断在成长。
如果非要具体到瞬间,那么,是一系列不同阶段的瞬间,让我的性别观念不断成长。
从没概念到知道男女之别
我是独生女,小时候,男孩子们玩的玩具,我也都有。父亲给我的玩具,不仅有买来的玩具枪,而且有他手工打造的竹竿枪、弹弓、陀螺等等。
最初,我对性别没任何概念。直到一天,我在菜地里和邻居家男孩子们比赛谁尿得远,我父亲说了我一句:“怎么不知羞,你是女孩子,不可以在男孩子面前裸露身体!”
从那个瞬间开始,小小的我,脑海中,才有了男女之别,异性之间要有所顾忌。
女生智商不比男生低
初中有个物理老师(不是教我那个班的),性别偏见很严重,他对不少学生说:“女生物理一开始还好,等上了高中就不行了。”我当时心中不以为然。
我有底气鄙视他,初中物理我获得过奥赛奖,高一没分文理科之前,我所在的班级是县重点高中里的重点班(后来文理分班后的理科重点班),我的文理科成绩也是均衡拔尖的。
女生智商绝不比男生智商低。
系统学习女性主义
我硕士研究生的方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一门专业课就是“女性文学理论与实践”。从这门课开始,我读了波伏娃的《第二性》、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等女性主义经典作品,期末论文我写的主题是张承志小说《黑骏马》的分析。
读了《第二性》之后,我才知道,其实在远古某些部族中,处女被视为邪恶的,而非后世长时间对处女的所谓“推崇”。

“女性”是被社会文化造就的,“柔美”“贞洁”“顺从”这类特质,并非天然存在,而是被后天塑造的。
通俗的另一种说法,要是哪个人说:“女人就是不讲理,不要跟女人讲道理。”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人对女性的偏见不小,并且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别人说什么ta也说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就分析过,婚姻是私有制的产物,而女性在父权社会当中,被视为男性的私有财产。古代没有靠谱的亲自鉴定技术,父权社会的男性,为保障自己的财产确确实实继承给亲生骨肉,就要求女性守贞。
现代女性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可以不再被这些观念束缚。
在小说《黑骏马》中,第一人称男主的“女子要守贞”观念,与大草原上的“无条件崇尚生育”很不一样,由此,造成了他的人生痛苦。他心爱的姑娘,已不再是处女的时候,他受到的冲击相当大。
被社会文化偏见裹挟,没有自己的想法,可不就是饱尝人生的悲剧么?
理论与现实矛盾期
与第一任男友在一起的时候,他对我说:“等你以后上班了(当时我还在读研),挣点零花钱就够了。我挣钱给你买一大堆的衣服鞋子和包包。”
看他那个高兴劲,我当时没好意思当面提出不同看法,其实心里想的的:“我又不喜欢买衣服鞋子包包……”
我一个朋友还特别积极劝我说:“要让男人为你花钱,花得越多,他才会越珍惜你!”
这些观点,与我的观念冲突不小。
每次他问我:“钱还够花吗?(要不要给你一点?)”我都说:“够花够花!”
后来,在我毕业工作一年多后,种种原因,我和他终于分手。分手后的深刻感悟是,钱还是自己挣的花得爽(对于我来说,伸手问人要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幸好我基本上没花他的钱。(大男子主义的他,一开始我给他花钱的时候,他还不乐意。)
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
小白菜与上海青,柿子与番茄,不同的名词,有时候指的是同一种东西,有时候又不是。
有一次,我听东北的朋友说柿子,我以为是可以做成柿饼子的柿子,没想到她说的是圣女果小西红柿。
同理,对于“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概念,很多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按照学术的说法,应该是女性主义。
现在大家所讲的“女权主义”,有时候等同于“女性主义”,很多时候又不是。
女性主义,可以简单地认为,这一概念相当于性别平等主义。
在文化衫上印“女权主义者长这样”,支持性别平权的男性也穿这样的文化衫,这时,“女权主义”等同于“女性主义”。
知乎上有个分类定义如下,其中的普通女权,就是女性主义,即性别平等主义。(详见某匿名用户回答“如何评价男权大V煮老师,被他自己的粉丝称之为女权?”)
普通男权:男人赚钱,女人生孩子做家务。 极端男权:普通男权+男人可以出轨,女人三从四德。(参见煮肘) 普通女权:女人也要赚钱,男人也要做家务、看孩子。 极端女权:普通女权+女人可以出轨,男人三从四德。 田园女权:男人赚钱,男人看孩子做家务,女人只负责生孩子。 田园男权:女人赚钱,女人生孩子,女人做家务看孩子,女人还要伺候我。
且不讨论啥主义不主义,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方总是让另一方吃亏,自己却什么都不付出,肯定是不能持久的。
对同性恋的看法
朋友出柜,我是ta所有朋友当中,最不吃惊的一个。因为在我看来,相爱不在于性别。
即便是在同性恋关系中,经济上一方依赖另一方,被依赖的那一方占据主动权,经济不独立的那一方,终归是风险很大的。
没有财产权,就没有人格权。
只要经济独立,并且精神独立,一切都好说。
身体自主权
拒绝荡妇羞耻。女性有对自己身体的处置权。
我想剪短发就剪短发,我想剃光头就剃光头!
女性客观谈论高潮、月经等等生理名词,并不可耻。极端男权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给女性思维安上“荡妇羞耻”“贞操可贵”等观枷锁,才真正可耻!
生育风险把控。现在已经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快过完了,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医疗技术今非昔比。然而,生育仍然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为,女性的生育依然是在“生死场”徘徊。
因此,决定是否生育之前,一定要清楚这其中的风险,要想清楚,自己愿意得到什么,愿意放弃什么。有得有失嘛。
对全职主妇看法的改变
最初,秉承“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观念,我特别不理解全职主妇,甚至有点鄙视全职主妇。
到后来,我才知道,在性别平等观念中,要尊重他人的选择。
性别平等,不是女性必须全职主妇男性必须只负责挣钱养家,反过来也不是,而是,每个人都有做出自己选择的自由。
当一个人,明知全职主妇或者煮夫有经济风险,有社会舆论压力,依然选择不上班来全职照顾家庭,ta非常值得人们尊敬。
我的一个同事,就曾经全职在家做家务带娃,他的媳妇上班挣钱。后来二胎的时候,他媳妇说上班累了,想换他去上班,她来在家做家务带娃,他也很高兴地答应了。
对“娘炮”观念的改变
当年,前男友喜欢模仿小沈阳。当时我对男生“娘炮”很反感,每次他模仿小沈阳的时候,我就很不爽,甚至生气。
现在,我为当时的行为感到惭愧。“娘炮”这个词是性别偏见用语。阴柔并非女性特质,男性也可以阴柔。阳刚也非男性特质,女性也可以阳刚。
对亲密关系的理解
在一起的两个人(暂且定义为两个人吧,对开放式关系可以理解,但是,一方面,还接受不了,另一方面,更驾驭不了),并不是女性一方就要做生活不能自理的傻白甜,什么都要男性照顾;或者,也并不是家务全都归女性包了,男性只要负责挣钱养家即可。
两个人是一种互相扶持的关系,共同进步。
对冻卵的看法
我对复制自己的基因,并无执念,所以肯定不会去冻卵。但是这项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部分女性的“生育有效期焦虑”,可以对抗年龄对于女性生育的限制,还是值得肯定的。
反感“美丽新世界”
我一直在想,如果生育这项繁重而高风险的专属任务从女性头上解除,那么,性别平等将会更好地实现。
但是,我看了赫胥黎的小说《美丽新世界》以后,看到totalitarian对机器生育(人造子宫)的控制,也是很反人性,就觉得,当生育有机器承担的时候,也并非全然好事。
零零散散,写了这么多,不成系统。观念还在不断成长,希望以后能够更系统、更明白晓畅地说出来我的性别观念。
也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