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指南旅程
(20190408)
2014年夏天,我到过泰姬陵。 个人来说,自己对这个地方印象并不好。我似乎还可以说一堆理由:
一是,印度本国人跟外国人的票价差在这儿达到了极点,外国人票价750卢比,折合人民币75块左右,然而国人票价仅为20卢比,票差超过30倍,感到可恶。(当然作为泰姬陵这个级别的景点约75人民币的门票还是较为便宜的。)
二是,其实这个地方的观赏性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较单一的——为建筑风光。
三是,我到这儿的时候已经患上重感冒、发烧或者中暑(我至今不知道确切是什么病,因为人生中发烧或中暑的次数当时都较少。)
四是,在这儿的时候,我的指南书——《走遍全球▪印度》掉了。(我也至今不确定这书是我不小心放哪了还是被顺走了。)
反正,这之后的几天,我没有什么指南了,来之前我也没做多少攻略、仅做粗略了解;那个年代我只带了两个没有装本地电话卡且上网也很不方便的电子装备。
从泰姬陵出来天已经黑了,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当晚的住宿。在此之前没有预定任何住处。现在要怎么找并找到一个满意的住处?我算是很机智了,想到利用“万事通”——三轮车的师傅。
于是,事先在一张便签纸上用英文写上住宿要求,并通过师傅带我去这样的地方。 师傅不会不愿意的,因为他也可以从我这儿或者从我要住下的旅店收取一定报酬。 那张便签纸,前两天我试图找到照片或者原物,然而都没有留下了。
但至今仍然记得大概内容:
价格不超过100人民币(折合)
可以洗热水澡
安静、安全。
即便这样要求了,当时面对的这个三轮车师傅拉我去的第一个旅店还是非常糟糕:本身旅店沿街,进去一看直观上感到很脏很旧,并且所见之人都是本国人,我进门时他们还会看我一眼。 我自然不满这地方,要求师傅带我去其他地方。
(20190411)
其实司机在看到这些要求时就嘀咕着“热水澡这个有些难”。这也许也是我找到这样身份的人替我搜索该地旅店的原因了——很多旅店是没有热水的。
结果第一个旅店我严厉拒绝后,他才大概感受到我要找哪类旅店,又开着车载我到下一个地方。
这个店很好,当我到达大厅的时候,我也确定了这是我要找的地方:主要旅客是外国人,环境舒服,空间敞亮,很多植物。
也恰好有单人的房间。但司机显然不是店老板给了回扣让他载来这儿的。所以,最后我给了司机一点小费作为报酬。我度过了第一个难关。 住进去第一件事情就是用粗陋的电子设备连上wifi。
大致查清楚了第二天的情况吧,但还是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因为第二天离店后我又会是没有网络可搜索的境地。 第二天上午去阿格拉另一个地方。
虽然提前买了回新德里的票,但第二天我还是不敢久呆,较为匆匆地就坐车到了火车站备着了。第二天去的阿格拉这个景点,样子我至今已经不记得什么了。但是当时在那的时候,我印象深刻地是发现日本、韩国、中国三个国家旅客的鲜明差别。中国人脸上的焦躁、着急、赶进度似的样子真的是显而易见的。
付了到火车站的车费我发现身上所剩的卢比很少了,几乎买不了任何东西了。火车站没有兑换货币的地方,得到了新德里才能换到。
幸好时间不久便可以到达新德里,虽然路程中饿着肚子,但总归困难很快就被化解了。
新德里的火车站,是一个闻名的“探险地”,无论火车站里面还是外面。走在外面的一排从事旅游相关业务的店铺边,光围着你询问要不要买什么的情景都让人害怕三分。但我还是询问到一个汇率较理想的店换了钱。
再往旁边的小街走进去,赶路的人聚集在两个卖牛奶饮品的店里喝着煮牛奶,人多便最好。
我坐到更热闹的一家,也踌躇而胆怯地点了一碗淡牛奶。因为生病的原因,前后至少三天时间里,很少吃东西,就只想疯狂喝水。
这使得我将行李寄存在火车站后,坐地铁到德里几个地方去,但最核心的活动回头想起来就是在地铁口买一块钱的用小柠檬榨汁加入盐水的饮料。
没有了书,新德里的行程是受到影响的。我坐着地铁想要去一个地方——我知道它就在某个地铁站点出口不远的地方,但我却不知道地铁站和那个地方的名字。
于是在地铁里估计着站点下车,再四处观摩看是否为目的地。
无法问人的原因是,我一不知道那地方什么样、无法描述,二不知道那地方的确切名字。 自己还在地铁上昏昏沉沉、半睡半醒,醒了发现几乎出城了。
于是又坐回城里,出地铁——在路边买柠檬盐水喝。
喝完又回到地铁站继续坐地铁,下地铁,显然不是要找的地方,但看到一家麦当劳。
不知道麦当劳知道我曾经吃着它的食物,满足得像是吃到了家乡味道时,该如何想。
对,就是那款辣鸡肉汉堡,味道真的很四川了,吃完我感到病“好”了一半了!当时我已经出来半个月左右了,虽然不至于在之前的时间饭不能咽——四川人应该是中国人里比较能接受印度菜的了。但是那个时候,我也必须承认,我想念四川“单纯”的麻辣味了。
(20210628)
给德里的时间不多,我在火车站坐上早买好票的去加尔各答的火车,在加尔各答呆大半天也就坐飞机离开了。
当初售票员自动卖给我(这个外国人)的卧铺票级别类似于飞机上的头等舱,我上火车后便发现我的铺位过度豪华,跟在此之前坐/睡的有鲜明差别,没想到印度的火车也做得这么“阶级分别”。我在上铺躺下后便陷入昏睡,一直到终点站。对面、下铺也就还有三个铺位,是一个穆斯林家庭。过度豪华的铺位,火车上的服务员过度频繁地来送饭、小吃、早餐。一直卧床的我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吃,替我接这些食物的是他们家族的一个中年男性。他们显然发现我不对劲,老人不言,但中年人表达着他们的担心和疑惑,也把我叫醒叫我吃饭,建议我需要吃药,谈不上温柔但却是真的善良。我勉为其难吃了一点点火车上的东西就又递给他们,至始至终没下过床。时过多年依然记得这种温情。
加尔各答我只想去三个地方:一个教堂、加尔各答博物馆、泰戈尔故居。但是最后估量时间安排只能舍弃泰戈尔故居。
加尔各答是印度少有的“现代文明”程度极高的城市,街道干净整洁、跟其它城市差别鲜明,走在路上的人也是很摩登城市人的样子,街边进行的活动也多是西方的。该地的博物馆里展物密密麻麻、数量庞大,很多并没有专门的整理和展示,堆积在展柜里。人跟展物的距离也很近,甚至还展览很多来自外国的展品(平淡地展示了木乃伊)。博物馆大——一个大建筑群,且!没有空调,吹着吊顶的电风扇!我至始至终感到参观困难,体力难支,难以全心全意地走下去,不停休息,真是可惜了那么丰富的馆藏。
然后步行转场去那个教堂——加尔各答的印度教氛围也远不如其他地方。天知道我怎么在没有书或者地图情况下走去的。这个白色的教堂,却是顺利到达。

走进祷告厅后排靠里面的位置坐下不久,我便睡着了……醒来庆幸人少、应该没有被发现在教堂睡觉。到今天对当时埋头睡着甚至流口水了的情景记忆深刻。
在去教堂路上我便发现一家中餐馆,于是从教堂出来便较为兴奋地去那家馆子,想要一解中华饮食之馋。可惜餐馆做的食物远不如麦当劳的汉堡有思乡的味道,我再怎么努力也吃不完那个类似盖浇饭的东西,好在跟老板攀谈起来。他用广东普通话口音跟我感慨着国内迅猛的发展,秒杀印度的水平,我也成功问到了去机场的办法。老板甚至叫了店里的伙计带我走到公交站台。

加尔各答的机场,你刚踏进去时,就会很微妙地感觉到这个机场质量、质感上乘,不是哪个机场都是如此。果然,看到“****年世界十佳机场”的介绍。那天傍晚,东航的航班直接取消,我也转机吉隆坡以后回国。“徒手”走了三天。那昏昏沉沉、随时嗜睡的病状却不确切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消失的。
(初写于2019年,近日被网友点赞才“发现”这篇旧文,于是修改了少量不通顺的地方并接着写完。旅程已过多年,纯粹记录无其他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