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度行之准备及注意事项篇
传送门:德里篇 阿格拉篇 斋普尔篇 动物篇 火车篇 市内交通篇 (到本篇就算写完了~)
印度属于自由行中的hard冒险模式,没去过发展中国家或者旅行经验不足的最好不要挑战。
一般来说国人对印度的态度都是“没事去那个鬼地方作死干嘛”,尤其喜欢去日本的,应该不喜欢印度。两者都去的譬如我,会发现霓虹和印度是两个极端……。日本的行程规划可以准确到分,相比之下印度就狂乱到每分都可能发生变化;去日本最简单的准备只要带钱和手机就可以了,印度的话很多东西都得带上……
全方位的印度攻略帖
如上帖子已经珠玉在前写的非常详细了。印度回来后我又看了一遍,发现上面帖子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是经验之谈……所以这里写的主要是做补充和总结用。
安全问题
出去旅游第一位当然是安全了!
虽然说是hard模式,但也没有媒体报道的那般妖魔化,在印度见到的独行侠几乎都是女生……然而就算这样,女生一个人也不要挑战为好orz……,非常担心还是不要去了。印度大街上出现的女性很少,正常的印度人民对待游客比国内对待陌生游客的水平亲切得多,可是,坏人什么的说不准就遇上了(比如我= =),……比如突然出现的小偷骗子什么的……而且印度骗子的套路有些匪夷所思……建议在去之前熟读骗局大全。总之不要相信任何一个主动前来搭讪的人。我总结的骗术手册
遇到难缠的一定要态度强硬,不要觉得拒绝别人不礼貌。
衣服最好是长袖长裤(当地女性没有露腿的)以免引起麻烦,还可以防晒。
不管在哪里,人多的地方都不要去凑热闹。
交通安全上,很多街道上是没有红绿灯的,公路跟乡村土路似的,总觉得会开翻?……能坐火车就不要坐大巴了……火车怎么坐请看火车篇。
额,做完安全教育就开始正文了:
签证
签证有电子签和纸签两种,电子签全程自助,纸签可在某宝上找一家。关于签证怎么填的帖子很多,比如这篇。
需要注意的是,签证正版官网做得非常山寨……。如用百度这个无良引擎搜,竞价排名使前三位看似精美的网站都是李鬼……比如这个看上去比真网站真的多的——>>https://www.india-onlinevisa.org/ 就是假网站,我曾经一度以为这是官网,后来仔细看了一下发现它的界面和一些签证帖子贴出的图的地址不一样,才发现不对……中招者还真不少-->> 误入网站缴费后没有反应的栗子。然而,投诉了以后百度也没处理……无良啊无良!
18年8月份签证费用是50刀后来年底涨到80刀……根据阿三的德性,还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上涨吧,无语。提交页面并且交了钱以后就进入等待中……阿三的假期太多了,假期使馆就放假。在等待中搜了一下很多人电子签证3天出签最后个把月拿到……反而在淘宝上找代理还快些?!最后是2周的样子拿到了签证,邮箱收到邮件打印就可以,如果从网站上输入id下载的话,可以得到一个有照片的pdf文件,看起来正式一些。
语言
作为少数的官方语言是英语的亚洲国家,语言方面其实没什么好担忧的(如果你英语还可以的话)……英语说得太溜(比如句子太完整太长)反而不利于交流,譬如小摊贩和司机讲话大多是蹦关键词,说得很正式语法很完美很多人会听不懂。
吐槽比较多的主要是印度口音造成的听力问题……实际上在某个情景下也就那些单词。印式发音的特点:爆破音发不出来,t/th发成d,p发成b,k发成g,r发成颤音。他们发音十分魔性因为当你听懂时,口音也会咖喱化!orz 一般来说教育程度好的口音比较轻。
书面语方面,不少词他们自创了一种印式用法,虽然是英语可是并非英美的英语……读起来有种……难以言喻的不舒适感。
如果实在说不通,不要忘记还有谷歌翻译app……直接翻印地语(下载离线包,因为可能没有信号)。
金钱
在国内的银行基本很难兑换到卢比,一定要等到刚好有人存了才能拿到。如果回去时有小额余钱,最好花完,小面额的国内存不了。
虽然很多ATM可以银联取现,但取款ATM机经常取不出钱(怀疑是卡型不匹配?),带一定数量的美元/欧元现金去换是有必要的。
还有,兑换处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注意在兑钱和找钱的时候有人会利用游客对钞票不熟这点有意无意的找少钱。
价格
对外国人采取和本地人不一样的两种价格,对外国人明目张胆理直气壮的坑(喂这样还发展什么旅游业……)门票价格白纸黑字差几十倍,突突打车永远不会有本地价格,在没有明码标价的店里,也是随便乱喊好几倍。有些离谱的摊子也自己知道贵,可是老外人傻钱多愿意付啊……一定要讨价还价。但这个过程实在耗费精力。总之,因为国内目前物价已经很高,如果发现价格和国内差不多或者稍微便宜一点,那么一定是被宰了。如果比国内的高,那么是被当肥羊宰了。基本上可以砍到1/3或者1/2。如果要求不太离谱,只要舍得磨,在漫长的扯皮后,他们最终会同意。也有不同意的,但是,换一个店买到类似的东西并没有难度!
奇怪的是,在明码标价的店里,也可以砍价的,说的委婉点:有discount么?通常会砍下来。所以标签的价格只是指导价格……跪,这和国内或者欧美日很不一样。
不知道在经济发达一点的南印会不会也是这样?
食物
因为听了很多去了印度拉肚子拉到虚脱或回国的事迹,食物的卫生状况是最担心的一个。在旅行开始就定下规矩绝不喝生水,开水也只喝矿泉水煮过的,矿泉水体积很大,住稍微好点的酒店每天有送。一罐大概合1-2RMB,但并不是很多地方有卖。
饭店也只去老外背包客或者本地看起来档次好点的饭店。全程下来并未拉肚子。拉肚子与否,估计是看个人体质和运气……
味道……emmm,感觉像在扫雷?不仅菜单无法看懂,就算用谷歌搜索了知道是什么了,也根本分不出那些东西有什么区别。而主菜……不管点了什么,上来的全是一罐又一罐的糊糊……到底是怎么把这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做成糊糊的?……
终于,我也体会到了老外在天朝点菜的压力!o(* ̄▽ ̄*)o
印度有很多人吃素,不吃牛,不吃猪,餐厅只能吃到素或者鸡肉……
一提到印度大家就会想到咖喱,然而他们自己不叫咖喱,只是各种香料混起来当调料罢了。
北印度的口味过重,很多菜香料辛辣到令人无法下咽怀疑人生……
偶尔可以吃到香料调和非常好的蔬菜和肉类,但也要靠运气。印象较深的是吃过一次很嫩的羔羊肉和一次thali中的蔬菜。一份主菜的分量挺大,2个人吃加一份米饭就饱了。
米饭(白米饭叫steam/plain rice)非常难吃,米又长又干又柴,口感极差,不如吃饼,饼的种类非常多。一般是一份主菜+各种饼,主菜是糊糊,全程用饼蘸糊糊……囧
可以随便吃不用担心的:
chai(茶)是奶茶,加了生姜,好喝!相比之下masala tea香料太多了有些吃不消……
lassi是酸奶,不管是冻酸奶,还是加了水果糊糊的酸奶,都很好喝,毫无雷点。
thali是糊糊套餐,盘子上面盛放了米饭,饼,lassi,香料还有蔬菜糊糊。一份几块钱到30多块钱不等,一份很大,两个人吃十分划算。
冰淇淋也可以盲撸。
解释一下单词:
momo是奇怪的包子?
主食:roti是面包,nann馕。chapati,paratha,tandoori都是饼,并没有搞清楚有什么区别。
中餐……印度化的伪中餐挺多,炸春卷,炒饭炒面什么的,虽然是伪中餐但有些味道还可以。
除了酸奶和冰淇淋不建议吃甜食,过于甜腻了。
水果中芒果和番石榴味道浓郁。水果价格便宜,买的时候可能被宰。
卫生状况
大概可以用内和外区分。私人的宅邸内、商场、景点、神庙、酒店等地,属于内,干净程度和国内同类地方差不多或者稍微差一点;而在马路(甚至称不上马路)、街道等任何一些有公共性质的地方,属于外,就是另一个世界:又脏,又乱,又喧嚣,混了很多辣鸡和屎类,一边是富人区豪华住宅,一边是辣鸡山。很多房子对着大路的外面是看起来破烂得烂尾楼一样,拐个弯走到这个区里面,立即换了面孔,招牌在内面,干净又安静,这和国内完全相反……orz
带了一个旅行箱,担心会不会沾到牛屎,事实证明,路上的牛屎和辣鸡没有那么多,至少拖了一路还没有沾上。囧……也说不上干净,因为路上尘土飞扬,空气里全是pm10和pm2.5。早出晚归一天,指甲缝里黑乎乎,手机屏也模糊了,但感觉这一天手并没有碰什么东西……
还担心过气味什么的……也许是气候炎热容易扩散吧,在拥挤的人群中,并没闻到什么怪味。被薰的最惨的一次,还是从阿格拉-德里的火车上AC1车厢的机油味。抽烟的人几乎没看到,这比国内好很多,所以也没烟味。
厕所
个人特别关注这个问题所以每到一个厕所都仔细的看了!~( ̄▽ ̄)~*
虽然厕所的数量不是很多,但也没有想象的可怕。至少在城市里一般的厕所没气味。因为他们用水冲(一个水龙头底下一个接水器…… 这东西到底怎么用?也不可能找到人来示范就是了……orz),没有辣鸡桶,并且大部分人吃素,所以比国内一般的厕所或者农村的旱厕好很多……当然不要指望比国内干净的厕所干净……
收费厕所大概5-10个卢比一次。基本上收费的厕所卫生状况在良以上。但是!!没有辣鸡桶。难道这里的女人不上厕所吗?想了这个问题,估计女人一般不出门,经期因为传统认为不洁又不方便就更不出门了(有些地方还有经期赶到外面睡的陋习?)……工作的女人少到连打扫女厕所的人都是男的……所以基本上没有让女性愉快使用厕所的设施。如果在印期间来了姨妈,很不方便……自备黑色辣鸡袋然后装到包里?凄惨……= =
坐火车的话,其实火车上的厕所比绿皮车好很多(样本仅限于2ac以上车厢)。火车站的厕所也是有垃圾桶和更衣室的。这也是坐火车的好处之一。不敢想象,如果坐大巴,开到非景点的农村路上,那厕所是什么样子……
网络和电话
大概有4种方式:1、某宝买上网卡 2、移动漫游流量包 28元每天
3、当地办电话卡(最便宜)4、某宝买当地空卡自己充值(贵)
某宝上看了一圈上网卡评价,某宝上的上网卡原接入点不是印度的,有很多差评。就买了移动的流量包……无限流量。但是除了在德里能用,大部分时候刷不出来,流量数天可能用了1g都没有?后来一想,这锅移动背的也冤,因为当地基础设施,本来信号就差……说不定换其他卡也不能用。
后来遇到了一些国人,他们在当地买的卡,一个月400卢比并且有1-2g流量。我们同时在一个地点,当时本地卡信号好于移动的流量包。只是办理电话卡的地方很不好找……背包客集中区域附近的小店附肯定是有的,但有人反映不能长期使用(所谓长期是一周以上。办卡要把证件信息提交电话公司,不提交过了一段时间会被停机……短期也许无所谓)。那么下飞机以后的办卡地办的卡是不是可以长期使用呢?……结果也看到有人反映,这种方式办的也不保证能长期用。真坑爹……
觉得wifi会是最稳定的?no,在某些酒店的wifi,也不是很灵光,有些甚至不能谷歌……
所以网络也就只能这样了……如果几个人出行,每个人分别从不同渠道购买比较好。
一些旅行中要用到但在当地不好买的东西
拖鞋 转换器 酒精棉、消毒洗手液 肠胃药
睡袋(火车过夜)
口罩(灰很大很大)
防晒霜防晒用品(spf50以上)
生理用品,垃圾袋
指甲剪(指甲长的很快,托运不然被收走)
锁箱子的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