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想逃避的时刻
查看话题 >第一次做电台访谈,我终于接受了自己的声音
我之前很抗拒听见自己的声音。抗拒的程度连我自己都意识不到有多严重。我只知道,我会拖延整理录音,也不喜欢给别人录音,因为知道录了音也不会听——可能是怕在录音里听到自己的声音吧。

当被秋华问到可不可以参加瑜伽馆徐老师的电台访谈时,我出于对瑜伽的爱满口答应了。但不到一秒钟,我忽然意识到:这样的话,我的声音就会出现在节目里,而我可能都不敢听这期的节目了。
秋华说:你是不是不会发微信语音,也不喜欢跟别人打电话。
我说:打电话还好,反正也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微信语音的话,排除我觉得发给别人可能不方便查看之外,确实也有部分原因是我不想听见自己的声音。
秋华说:那你要不要挑战一下。
我说:录还是会录的,有的时候可能要直面恐惧。内心的活动却是:毕竟我也答应了嘛,但我都不确定会不会敢听。
那个周二,从瑜伽馆回来的路上,我边骑车边想:为什么我不敢面对自己的声音?
大概是对自己不够接纳和包容,所以才嫌弃自己的声音。因为觉得对自己的声音不满意。我喜欢的是浑厚、有质感、低沉的女中音,然而我总觉得自己的真实声音是单薄的、幼稚的、无力的、纤弱的。
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呢?
小时候,《流星花园》热播,我用家里的复读机一边唱《流星雨》一边录下来。回放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声音不如想象中浑厚低沉。那个时候充其量也是觉得唱歌不会用胸腔共鸣、不够立体有穿透力或者感染力,算不上多嫌弃自己的声音。因为毕竟只是小学生,幼稚纤弱都是正常的。
女声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女中音和花腔女高,觉得女中音有层次感,花腔女高又很灵动。如果是日常说话,还是喜欢女中音,觉得不缓不急,可以镇定自若。或者说,我喜欢的大概是这种镇定自若的感觉。
现在的声音,总觉得是多了活泼的少女感和朝气,但是老练和沉稳不足。别人大概很容易不重视我说的话。可能我不喜欢自己的声音,也是和这个有关系,担心自己不被重视;又或者是因为我爸总让我稳重一点,总说这么大了,怎么还像个小孩子呢?
有一次听一人老师讲经,她说起别人老是说她声音嗲,可她觉得她明明是一本正经地在说话啊。我也是这样,明明是有力坚定地表达自己,却还被说成像小孩子。
几年前我学过发声,强调气沉丹田。那段时候大家觉得我说话好像变了一个人,我也觉得很做作。我去校医院窗口取药,平时负责配药的医生都是头也不抬直接递药过来,那次大概是我有意识地改变了发声方式,太奇怪了吧,医生还特地抬头看了我一眼。我去加州见高中时候的朋友,开始也是字正腔圆地说话,感觉人和人之间凭空多了很多距离感,估计她也觉得有些诡异。后来聊开了,我没法一直刻意留意发声方式,倒是自然了许多。
我听说,人的声音会随着年纪增长而变得低沉,所以才有什么娃娃音、中年音的说法。这些年,也有人说我的声音好听,却也不妨碍我嫌弃自己。当自己不相信的时候,别人怎么说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自我认识。
自我安慰说,可能随着年纪增大,这些问题也不再重要了。比如我长得也是同龄人中显小的,读博前两年去政府里面调研常被当做本科生。后来年纪大了,没有婴儿肥了,就有些不同了。不再像过去,面无表情的时候,会被人觉得是忧伤,而不是严肃。再后来,觉得外在的形式也不是很重要——因为比起声音本身,言语中表达的内容更重要吧。
于是,慢慢我开始不那么纠结自己的声音了。不过,把注意力放在表达内容上并不意味着我不抗拒自己的声音,某种程度上,也只是逃避问题的一种表现而已。
录音当天,徐老师拿来一个高端大气的SONY录音笔和一个头戴耳机。试录音十几秒钟之后,老师说:来,听一下你们的声音,你会发现,和你平时听到的不一样。
当时我内心的OS是:当然啦,自己听到的是身体内部震动加成的,录音的话,和别人听到的是一样的吧。
我从老师手中接过耳机,还没有听到自己说话,只听了不到一秒钟自己窸窸窣窣的笑声,就受不了了,差点把耳机丢在一旁掩面逃走,赶紧还给了老师。
录完访谈节目后,我回来写下了上面的话。
后来呢?
老师熬夜接连剪辑了四个小时,到凌晨三点多剪好,下午发给我链接后,我戴上耳机打开了这期节目,随时做好了逃走的准备。
开始我的声音出来时,觉得好像没有那么难以接受;再后来,不知不觉听完了。
回想起来,明白老师说的“和平时听到自己的声音不一样”,可能说的是录音设备带来的收音细节不同。
当然,我的声音依然是纤薄的,大概因为收音细节比原来手机或者其它录音笔多了很多,感觉声音也有了更多丰富的层次。虽然纤薄,却也不单调了。
尽管我依然是不沉稳成熟的,可我是明快的、愉悦的啊,整个访谈过程也很轻松愉快。如果我的轻松愉快笑点低也可以感染别人,也没什么不好的吧。为什么人生一定要那么沉重正式严肃呢?
即使不是生活,在正式场合中,别人听我说话,会因为我是谁、我说了什么而听,也不会因为我的声音是纤薄还是低沉(嗯反正我也不会去做主播)。之前在一次活动现场见到严歌苓,她已经60岁了,却还是娃娃音、A字小花裙子,也没人说她太幼稚了、一点儿不像大人,我反而觉得她很可爱很真实。
况且,我的声音和我的其它部分一起,构成了整体的我。像我这样纤瘦的人,拥有张飞一样撼动天地雷鸣般的声音,才是真吓人吧。
原本只是想借着录电台节目再梳理一下学习体会,却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
活着就是好,永远都可以遇见未知的自己。

在一个终于是大人了的年纪,也终于不用装作是大人了。
-
表独立兮于山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02 18: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