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关于研究生以及导师关系的思考
Science杂志也曾发文讨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大约高达39%到41%的研究生正在遭受中度到重度的抑郁或焦虑的困扰。我们办公室一共只有三个人,我看着他们,忍不住会想今天又会是谁更抑郁。是我,还是比我年级更高的博士生,或者是快要走了的博后?听说博士后的焦虑抑郁比例更高,我对已有博士学位的意大利大哥投去同情的一眼,好像忘了人家至少比我还多一个学位。
今天在朋友圈又看到一则发生于1月5日的疑似因为与导师相处有问题、学业压力大、升学被导师阻挠等问题而最终跳楼自杀的同济医学院硕士学生的故事。谁是谁非的具体细节还需等待后续更多的内容曝光出来。这类触目惊心的学术圈悲剧故事似乎并不少见,比如八个月前发生的陶崇园事件,而程度稍浅的更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Science杂志也曾发文讨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和支持,大约高达39%到41%的研究生正在遭受中度到重度的抑郁或焦虑的困扰。我们办公室一共只有三个人,我看着他们,忍不住会想今天又会是谁更抑郁。是我,还是比我年级更高的博士生,或者是快要走了的博后?听说博士后的焦虑抑郁比例更高,我对已有博士学位的意大利老大哥投去同情的一眼,好像忘了人家至少比我还多一个学位。
因为我跟家属都读博的缘故,朋友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在做学术,因此我们很关心这个群体的现状。家属读博期间并不很开心但仍然奋力完成了三个独立的工作(为他骄傲),最后因为做科研的机会并不多的原因而选择了家庭来到德国工作,放弃了留在学术圈。而我自己还在读博,抱怨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去自我身份归属的缘故,我的课题也是辅助医学院探究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因此我们就经常自问,为什么这个群体的人不开心?怎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这难道是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是大家都不开心呢,还是只有研究生们不开心呢?
身处某一个群体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因为视野的缘故而放大某些问题。比如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堪忧,那和平均水平相比呢?我随手翻了一下最新的元分析数据,各个大陆及国家的平均抑郁症发病率是~10%到~20%,相比Science引用的39%到41%的研究生报告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确后者没有更轻松。研究生群体所面临的心理困境是既定事实。
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为什么这些人更抑郁?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青年群体,大多数人上学的时候都很优秀,收入低,脑力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较单一,单身比例高,等等。任何一个因素都是潜在的风险,甚至包括优秀这一点,请看 Why Smarter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Be Mentally Ill. 此外还有一些个体因素,比如性格原因也被关注甚至放大。我曾有一个读博的朋友表示,读硕士读博士得抑郁症的人,或者日常抱怨得多的人,是自视甚高性格骄矜遇事不懂变通,极大地暗示了主观因素的主要作用。
我并不同意这个粗暴的归因。不过由此可以把我经历过的关心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的观点分为两类:真可怜,希望他们得到外界的帮助和环境的改善;虽然可怜但是主要还是自己造成的,为什么大家都读研究生,某些人就抑郁了呢。随着人们对抑郁症认识的增多,后者是少数的。我也更关心前一种观点,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希望他们得到帮助得以改善。可是如何改善甚至最大程度地避免呢?
为了避免困境,自己可以做点什么?
因为学术圈自身的封闭和传统,我常常吃惊于这个群体的处境,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曾满怀着热情投入到智力活动的最前沿,却受到很少的保护,遭受着不同程度的不公和忽视。其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权利不对等更是伤害着每一个人,当我们满怀憧憬一片赤诚地申请职位时,总是拼命地展示自己,但是对于自己即将去的地方和可能追随的导师,除了能查到的文章和排名,其他的知之甚少。无数飞蛾要扑火,地狱只需要燃着熊熊烈火,飞蛾就可以自己想象剩下的一切温暖了。
我们组里有一个中国学生,博士三年过得非常不开心。他其实学术能力很强,而且非常专注于做科研,但他的导师不仅不珍惜他不引导他,反而极尽能事打击他忽视他。他毕业的时候跟我们说,主要还是当初来之前没有了解到这里的氛围,以为是欧盟的项目就挺靠谱的而且又是两个很好的大学合作,没想到他们相比科学更在意人际关系,最终还做了跟当初的计划项目完全不同的东西。他毕业答辩的时候穿着笔挺的西装和锃亮的皮鞋,说实话我们都挺吃惊的,因为他平时完全不会照顾自己,头发很长了也不去理,有时候很冷了还穿着单薄的衣服。他说:这是我来欧洲之前买的,当初以为欧洲的学术生活就是随时都需要出席各种高级的活动,毕竟法国人很讲究排场和格调。
这是个不幸又有点搞笑的故事,因为他如果遇到一个愿意培养他的导师,他肯定会更出色。但这个故事的第一大悲剧点就是用想象代替了了解,后来他也承认当初应该来实地考察一下。当然也会有人说,那是你们实验室太差了,去厉害的地方肯定就不一样了,大雷音寺和小雷音寺能一样吗?这不过是另一种想象而已。但凡有人问起我关于申请的事,我都会建议除了科研方面,还要多了解生活环境。地方喜不喜欢,导师的性格如何,工作环境能不能适应?多问问毕业的人。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克服一切问题,这是青春期才会有的毛病。很多人带着学术即终极理想的态度进来,进门即头破血流。不管做学术是生活的一部分,还是生活的全部,都要铺在生活这个底子上,如果因为选择不当让生活反过来危害到做学术,那就背道而驰了。另外,学术是人做的,人都有弱点,自己也有,导师也有。跟着导师读研究生,意味着先是人和人的相处与合作,然后才会有科研内容。家属和他的社会学家伙伴们做了一个网页,叫太阳黑子,用来匿名分享学术生活中的不易,有一句话写得很好: However, the further we walked down into this path, the more we felt we are all simply tiny, vulnerable pieces of the giant machin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社会学家看问题很宏大,认为不同程度上所有人都不能幸免,但如果事先理智选择,至少可以远离会摧毁你的理想甚至会摧毁你的身体和生命的地方。
已经陷入困境的人,都去了哪里?
我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自己时刻都在困境之中。我过去一年的广播和日志,几乎都是在琢磨这个问题。我的老板忽视我的学术追求,不投入我的项目,缺乏这个专业的知识背景,而我的时间却一刻也没有停留朝毕业倒计时;当然还有她明显偏爱其他学生,让我觉得实验室内部是有等级的。因为我也犯了过度想象事先缺乏理解的错,困境不期而至,如果不退学,就要想办法破局。
这期间我跟很多人聊了天,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反应和建议。我也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些让我愤怒的事。我发现读研究生院不开心,已经几乎成为界内人人默认的事实。但令我吃惊的是,这个高智力的人群在面临问题时,似乎反应得并不有效,或者说格外能忍受。这也许是格外能吃苦也格外能克制的性格的双刃,这个性格给人带来对诱惑的延迟满足和对困难的攻克决心,是导致学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这些人能长久在痛苦中煎熬而默不作声的原因。
这个群体内的人也就主要分好几类可以进化成不同的导师:
没有受到困扰的幸运儿,不太注意这个问题和需要关心的人。这类人出现在低年级学生中比较多,能一直幸运的却不多。大部分一直幸运的人会留在学术圈,聪明且幸运的金色飞贼,进一步鼓吹积极追求理想就能永远在象牙塔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天真想法,其实不适用于所有人。
深受读研带来的困扰和抑郁纠缠的人,默认这个困境,无力发声更无力关心别人。这类人出现在中高年级比较多,自己在溺水中需要帮助,比例不少。有的会退学,有的会挺过来进入下一个阶段。
能让人看到希望的,是有过类似经历而挺过来的人。这类人出现在高年级学生中,人数不多,且最终出现了广泛的分布,好的一端是能共情能提供有效的建议的人,一直延续到坏的一端是站在胜利者的角度认为不能挺过来的人相当于自然选择被淘汰了,不适合学术圈。靠近好的一端留下来的就会是良心导师,而靠近坏的一端留下来的就是会进一步制造学术圈悲剧的人,需要回避。
但是大多数导师则在分布的中间,有点人性,也有过去的不好的经历留下的伤害、偏见和自己性格的局限性,时好时坏。可能跟某些学生相处得好,被称为好的导师,也会跟有的学生相处不好,被抱怨。比如我的某导师。如何跟这类导师相处真的是伤透了脑筋充满了学问。后来我从另外两个故事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启发我走出了困境搞定了我的导师。(我的本意是写这两个故事的,但写得太长了,下次再写吧。)
© 本文版权归 Ad_infinitum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洛芷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8-31 14:58:50
-
陆仁贾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7-18 11:05:48
-
扶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3-07 10:12:35
-
陌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1-13 22:38:49
-
нялх тэмээ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9-30 21:33:10
-
陌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18 08:53:17
-
R73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03 14:40:03
-
腰马合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03 14:31:16
-
Deser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03 14:30:35
-
col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03 13:58:20
-
摸鱼少女阿白🍀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03 13:47:42
-
missprejudic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03 13:26:26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03 13:24:41
-
花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01 00:19:04
-
Irin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30 22:03:22
-
心升明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29 08:00:10
-
JO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21 22:06:47
-
北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07 12:33:46
-
Piggy joj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06 15:25:44
-
莫失莫忘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05 20:04:12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27篇内容 · 40.6万次浏览
- 夏日限定的绿色美学1284篇内容 · 41.0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43.2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379篇内容 · 67.0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539篇内容 · 733.0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229篇内容 · 482.8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69篇内容 · 135.7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62篇内容 · 165.8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