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维斯·奈特:不会做特效的动画师不是好导演
作为一个80s' kid,特拉维斯·奈特表示自己喜欢了大黄蜂一辈子。

特拉维斯·奈特(Travis Knight)身上的标签很多。比如,他是耐克体育帝国的公子,也是全球最好的定格动画工作室之一莱卡工作室的执行总裁。“不好好拍电影就只能回家继承家业”,这句话仿佛说的就是他。

但是更多时候,在电影字幕表上,他的身份是动画师和美术设计。他参与的项目包括:《盒子怪》(2014)、《通灵男孩诺曼》(2012)、《鬼妈妈》(2008)等,豆瓣评分均在7分之上。

2016年奈特第一次担任导演,《魔弦传说》请来了查理兹·塞隆、马修·麦康纳和拉尔夫·费因斯等大咖配音,用定格动画讲述了一个传统的日本故事,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给予了它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视觉效果的提名。

两年前,奈特接到了派拉蒙的电话,问他是否有兴趣执导一部“变形金刚”的电影。这个系列已经在迈克尔·贝导演手中历经了十年,直到去年的《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口碑和票房都不如预期。

“我很惊讶他们找到了我,最开始我不确定自己的风格是否能适应‘变形金刚’系列。”奈特对「豆瓣电影PRO」表示,“但是随着我和制片人沟通增多,我意识到‘变形金刚’宇宙已经足够大,可以允许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讲述不同的故事。我有点动心了。”
当然,最终的成果就是这部于近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的角色独立电影《大黄蜂》。
80年代小子的“变形金刚”梦
作为一个“80后”,奈特是看着“变形金刚”系列长大的小孩。“我看过动画片,玩变形金刚玩具,读漫画,我很爱这些角色。我还有个大黄蜂的模型玩具,让它在我自己的房间里冒险,我给它编各种各样的故事。30年后,我终于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大黄蜂的起源故事,这个角色我几乎喜欢了一辈子,这太让人兴奋了。”仿佛在儿童房里,奈特早已当起了“大黄蜂”的导演。

“大黄蜂”诚然是迈克尔·贝导演的“变形金刚”系列里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身形小巧敏捷,明黄的车身点缀黑色条纹,变身之后成为酷炫的雪佛兰科迈隆。“全世界有那么多人在意这个角色,他们以某种方式在这个角色上倾注了感情,不想它被搞砸。”作为一个大IP,大黄蜂的受欢迎程度和奈特肩上的压力成正比。

这一部的故事设定在迈克尔·贝第一部《变形金刚》(2007)发生的20年之前,给予了奈特和其他主创一些把玩角色设计、基调和情感的空间。刚刚成年的少女查莉(海莉·斯坦菲尔德饰)在母亲的重组家庭中找不到存在感,而她在小镇废弃场里发现的一辆黄色甲壳虫成为了她全部的情感寄托。更令她惊讶的是,这辆甲壳虫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个16英尺高的机器人,闪着蓝光的大眼睛让它比任何一个人类都值得查莉的信任和喜爱。

“这是一部动作冒险片,同时夹杂着很多的幽默和让人心跳加速的时刻。”奈特用这样一句话描述《大黄蜂》的类型。“它是一部起源电影,我们被允许添加新元素,但同时,我也想保证它和接下来要发生的故事有所联系。”奈特保证,老粉丝可以在片子中看到不同层次的彩蛋,包括在片头浮光掠影地展现赛博坦的陨落时刻,完全唤起老粉丝的童年回忆;同时它又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即便一部《变形金刚》都没看过的观众也不用担心,奈特有意识地把准入门槛降低。

奈特和派拉蒙达成了一个重要的共识,即如果要讲一个变形金刚的起源故事,就需要把它设定在变形金刚出现的年代——80年代中期。“这恰好和我第一次接触到变形金刚的年代重合。我还记得有一天放学回家后,电视上正在播放第一季《变形金刚》迷你剧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东西,完全开启了我对奇迹和魔法的感官体验,激发了我的求知欲,这也是我想在这部作品中表达的东西。”
动画手艺人的特效大片
在电影行业里,奈特更像个手艺人。在《通灵男孩诺曼》幕后制作特辑里,作为首席动画师的他,更多时候是在摄影棚里摆弄大大小小的玩偶、道具和场景。

奈特向Indiewire承认,《大黄蜂》有拍成定格动画的潜质,《魔弦传说》有拍成真人电影的可能。“(特效和定格动画是)可以融合的……我想尝试各种类型,想到莱卡可能有制作超级英雄的前景,我很兴奋。”《大黄蜂》很可能是作为CEO的奈特,开拓莱卡未来领域的尝试。

2005年莱卡动画工作室成立,名字取自1957年苏联送上外太空的那条狗。数年来,莱卡一直致力于手工制作定格动画,2009年尼尔·盖曼编剧的《鬼妈妈》横空出世,这个拒绝把眼睛换成纽扣的女孩为莱卡迎来了业界的巨大鼓励和关注,不仅提名了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重要奖项,还获得了三项动画大奖安妮奖。去年10月,波特兰(莱卡所在地)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次以莱卡为主题的展览,肯定了它为定格动画行业做出的贡献。

“所有机器人的动作场面,我都以动画创作的方式来完成。”关于《大黄蜂》的特效拍摄方式,奈特与「豆瓣电影PRO」分享道, “我们把剧本完全按照动画剧本的样子分解,制作故事板的方式也完全像动画片的流程来做,因为不这样的话,全剧组很容易跑偏,演员可能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工作人员和摄制组不知道机器人怎么运动,但是如果用故事板来指示,在视觉化上就会很清楚。这样,我们也能够明确机器人的位置和动作设计,它在想什么,心理感受是怎样的,这样一切都平铺开来,每个人都很清楚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是大概的拍摄方式。”

当这一切都布置好之后,演员就需要和空气演对手戏了。“有时候我能够找演员代替大黄蜂演出来,但更多时候只是海莉和一些棍子、球形体等等在一起,她的表演是真正的演,因为没有能够给予她反应的东西,她只能在那个空间中自行想象。怎么演得精彩全凭她出色的个人才华。但是至少,我能做的就是清晰地沟通,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有所共识,这一切都来源于我做动画师的经验。”奈特说。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在莱卡的所有作品都是二者的混合,是工匠手艺和尖端特效的结合,是人们用巧手和大脑共同创造出来的东西。”特效和手艺在奈特眼里,从来都不是一双对立的概念。
孩之宝的“E. T.外星人”
最初,“变形金刚”的目标受众就是小朋友。1984年开播的电视动画片剧集,正是孩之宝公司为了推广自己的玩具产品而衍生的媒体宣传,由漫威(Marvel Productions)和霓虹制作公司(Sunbow Productions)共同制作。
然而,从在夕阳余晖中修车的梅根·福克斯被封为“腰后”,到经常做出性暗示举动的小机器人转轮(Wheelie),迈克尔·贝为这个系列增添的B级成人元素,一部分人欣然接受,一部人抗议这种“毁童年”之举。过分成人化的变形金刚会为孩之宝带来走低的玩具销量。

《大黄蜂》重启“变形金刚”的独立角色电影,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大方向带回到合家欢的基调上来。奈特一再提起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E. T.外星人》作为本片的参照物——更遑论斯皮尔伯格还实力帮忙,担任了《大黄蜂》的执行制片。

“我尽力去捕捉安倍林公司的那种感觉,关于奇迹、笑中带泪、扣人心弦的叙事等等,这是我希望这部作品和观众产生共鸣的方式。”奈特讲述了他和摄影师Enrique Chediak拜访了环球公司,借了一盘《E.T.外星人》的原版拷贝观看。“(这么做是)为了提醒我们自己,八十年代人们在电影院里看到这部片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们为它的大胆先锋所惊讶。”
一个人类与一个外形生物产生了一段真实的感情,《大黄蜂》和《E. T.外星人》的情感内核确实有相似之处。“他们两个就像一对镜像,海莉的精彩表演由大黄蜂的精彩表现来呼应,虽然后者的表演由动画师们完成。他们两个之间有很深刻的联系,当这种化学反应出现的时候,就是这部电影的戏剧高潮了。”

除了《E. T.外星人》,你会在影片中看到更多的80年代致敬。比如约翰·卡朋特,70-80年代的科幻电影大师,比如约翰·休斯的《早餐俱乐部》(1985),大黄蜂不仅变成了影迷,还屡屡在片中模仿贾德·尼尔森的角色在片尾顶拳的形象。“他(约翰·休斯)总是处理青少年面对成长和成年这件事情的经历,情感充沛又赋有人文的温情,幽默又感人,这是我在那个年代感受到的一种精神内核,也是我想为这部影片增添的元素。”奈特悄悄告诉「豆瓣电影PRO」:其实贾德·尼尔森也为1986年的《变形金刚大电影》配了音,致敬梗千丝万缕。

本片中,大黄蜂又一次因为音响系统损坏而“失了声”,他的表达都通过播放流行金曲来完成。增添了笑点的同时,也营造了怀旧的气氛。音乐方面,由奈特与之三度合作的作曲家Dario Marianelli操刀,“最终我想呈现一种约翰·威廉姆斯式的配乐,但同时又混入约翰·卡朋特的酷炫电音风格,Dario是一个很厉害的能用音乐讲故事的人。”奈特表示。
Screenrant晒过奈特送给美国媒体的小礼物——一个外形为立体声音响的纸盒,打开之后装着几个制作精美的大黄蜂玩具手办,底匣里可以抽出奈特的信。


影片的北京媒体发布会将舞台设计为大黄蜂的脸部造型,但同时又富有一种动感音响的既视感。奈特在信中写道:“孩子的玩具不仅仅是一堆毫无生气的金属和塑料,它是快乐和想象力的载体,是我们深爱并内化为自己一部分的东西。”卖相良好的《大黄蜂》能否为“变形金刚”系列和孩之宝带来“第二春”,我们拭目以待。

(Herbie对此文亦有贡献
END.
福利又来了#">#福利又来了#
关注“豆瓣电影PRO”公众号,后台发送留言赢“2019电影节手册”
我们准备了五本2019电影节手册送给大家。请在后台留下你对导演特拉维斯·奈特或《大黄蜂》的看法/期待,同时留下你的个人信息【姓名+手机号+详细地址】,即有机会获得豆瓣影人PRO精心制作的2019电影节手册!此手册为限量版,只赠送不发售!1月7日开奖,快行动起来吧!
礼品真相↓



更多电影产业内容请关注【豆瓣电影PRO】公众号(ID:doubanmoviepro)。
-
卡夫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9 20:10:45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8 09:03:02
-
13_Eas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7 18:57:53
-
缓缓归 转发了这篇日记
就是要有情怀的人来做啊! 莱卡工作室很喜欢了,《盒子怪》心中前三,《久堡与二弦琴》也说得过去,不过这个人真的不认识。要摆脱耐克二代光环,还不够不够。
2019-01-05 21:00:52 -
彦kwo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5 14:32:14
-
介得力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5 00:25:37
-
香槟铁皮屋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4 12:15:23
-
光影club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4 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