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度观影报告
查看话题 >2018年终观影报告:一封情书致电影
2018年,共观影1174部,其中新片323部,同时选取年度十佳。

大概是从去年开始,我产生了将每年自己看过的电影做一次整理的打算。于是,在去年,我不怎么走心的罗列了2017年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十个镜头,作为去年观影的一份总结和纪念,其中的《双面情人》部分,甚至因为尺度过大,被豆娘狠心删掉图片......不过,在那篇文章的末尾,我写道:“ 2018,我们在电影中再会! ”

始于《每分钟120击》(2018.1.1)
2018年1月1日。今年标记的第一部电影,就是这部在70届戛纳上因错失金棕榈,而令评审团主席阿莫多瓦痛哭的《每分钟120击》。

每年年初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用在补看去年一些未来得及观看或是未能观看到的颁奖季电影上,比如戛纳70的金棕榈大奖《方形》、同届主竞赛单元的《敬畏》、《木星之卫》、《凭空而来》、《你从未在此》......第90届奥斯卡大热的《三块广告牌》、《霓裳魅影》、《佛罗里达乐园》、《我,花样女王》......第54届金马奖《大佛普拉斯》、《血观音》等许许多多非常棒的电影。这些电影中,不少电影诸如《三块广告牌》和《水形物语》都在2018年先后登陆内地院线,我也给其中的多部电影打了高分,但由于这次选择年度十佳,纯以2018年这个上映年份为界定,因此不少电影都遗憾流局,或补充进我去年的年度十佳之中,凑成20佳(好吧,我真是不要脸)......

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戈达尔
献上我的2018年度十佳(排名不分先后):
1.《小偷家族》:羁绊的家族游戏

《小偷家族》几乎可以被视为是枝裕和电影的集大成者。是枝裕和之前已经在《如父如子》中借亲疏的血缘关系来探讨亲情的可能性,《小偷家族》则更像是把《无人知晓》与前者做了融合和微调,家长的角色不再缺席,世界观也不再那么残酷,而是有亲情的底蕴来支持每个人活下去。如原始人般生存的家庭,脏乱差的家庭条件,以及靠偷、骗维持家庭的手段,令人想及的是分明是今村昌平电影里,人类如蛆虫般活着的世界(巧合的是,今村昌平正是日本电影在戛纳其中两届金棕榈奖的获得者)。在平淡如水,却波澜起伏的剧情中,无论是海边的欢愉时刻,成为父母/选择孩子的抉择,还是孩童盗窃的单纯懵懂,亦或是组成家庭的其乐融融,几乎每一处都是能从是枝以往电影里找到的精妙段落,把它当成是枝这些年来电影创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未尝不可。结局尤其出彩,真相揭开,电影对于真正的温暖与爱做出了合理的质疑。
一篇简单的长评:《羁绊:家族游戏》
2.《冷战》:没有硝烟的宏大爱情

今年的欧盟影展,本片与《幸福的拉扎罗》可谓一票难求。十几年间的爱情角力,在动荡的时代中穿行,最后回到最初的小乡村完成婚约,一句「那边风景更好」竟教人几乎热泪盈眶,他们间的爱情没有硝烟,却是超出生离死别的宏大,作为今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得主,帕夫利科夫斯基这次除了在摄影上继续保持壮美与静谧,更试图用镜头的构图来带出角色关系、命运的改变,非常精妙,在破败的小教堂里宣誓的那一幕,竟然有种令我梦回塔科夫斯基《乡愁》的即视感。
一篇简单的长评:《没有硝烟的爱情》
3.《燃烧》:虚无主义的黯然消亡

《燃烧》是今年令我比较意外的电影之一,除了因为它成为戛纳电影节史上场刊最高分却在大奖上一无所获(只摘得一个影评人费比西奖)以外,还因为一贯写实的李沧东电影,这次却被村上春树的写意完全压制。饥饿感与虚无主义,在少女闺房自渎的空虚,突然消失的女孩,不存在的橘子,无声电话......逆光起舞的女孩潸然泪下,看不见的猫也终于出现。洪庆彪的摄影风格太突出,天空的云彩若打翻的颜料,不安的镜头与迷幻感,成块成块神秘主义的深蓝色实在太震撼。在观看《燃烧》之前,4月末我正好看完了村上春树的新作《刺杀骑士团长》,因此在看到李沧东对于村上春树作品改编电影的影像呈现时,几乎令人惊喜万分,那正是我心中村上作品该有的风格和质感!如果让我选择村上春树改编影视中最好的一部,那一定会是《燃烧》。
4.《罗马》:卡隆的私人家书

从墨西哥小社区生长环境、自己的宇航员梦想、亲自上阵掌镜,到结尾出字幕“献给Libo”,《Roma》绝对是卡隆电影中最为私人化的一部。动荡时代中的人物命运,父亲角色的缺席,使男性本渣的特质尽显无疑,个体遭遇的飘零却又在家庭中寻回些许温暖,没有一昧的悲天悯人,死婴降生之后甚至都是采取冷处理。卡隆这次沉稳大气的镜头,成功将小家子气的女仆故事拍出了史诗气质。今年因为网飞和戛纳的撕逼大战,导致这部电影最终无缘戛纳,令福茂痛心不已,转投威尼斯却顺势获得金狮奖,直观感受是,没有吹的那么神,但胜在四平八稳,细节处理上更是游刃有余,绝对是卡隆电影序列中的一次重大突破。小津安二郎说:“电影以余味致胜。”看罢《Roma》以后,电影中的画面始终在我脑海中萦绕。
5.《犬之岛》:童心未泯的炫彩游戏

《犬之岛》几乎是我今年看完,就第一时间确定会进入年度十佳的那部。除了配音阵容上的强大卡司之外,仍然是爽死强迫症的韦氏电影,在简单的寻狗故事中,不仅高额度完成了类型片模式的救赎、延续与换代,更是在保持东方美学的同时加入不少政治隐喻,为韦斯的童心与善良点一百个赞。全程鼓点如影随形,且居然真的有《七武士》配乐乱入,除了迷影的部分之外,仪式感和细节的精巧设计都颇具匠心,尤其是动物与人类听不懂彼此语言的做法,挺有趣。另外,同样推荐这部电影的原声带,非常有童趣,甚至小小致敬了一把黑泽明的《七武士》。
6.《刺心》:霓虹色杀人夜

对色情迷彩元素的迷恋(加斯帕·诺),对霓虹色调、电子乐的着迷(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分屏手法与老式血浆、复古悬疑杀人夜(德帕尔玛),戏中戏设置、现实与电影跳出跳入的难舍难分(大卫·林奇),露骨的男色悬疑迷宫(阿兰·吉罗迪),几乎囊括各路情欲系悬疑大师的特色,最终汇聚成一锅冈扎乐玆自己的复古怪奇秀大杂烩。炫酷、迷幻、酣畅,满是法国新生代导演们热衷的年轻元素,猎奇性与先锋性齐头并进,虽然没能入选今年的电影手册十佳,但电影真是超级对我胃口!
7.《希斯特斯兄弟》:重审西部神话

超出预期太多,堪称《大地惊雷》之后,近年来最棒的一部西部片,甚至在我心中要胜过同届威尼斯主竞赛对手科恩兄弟的《巴斯特歌谣》。除了玩双线结构,内核也是那种非常现代化思维的西部片,不仅在于对西部故事里人物好坏的刻意模糊,这次甚至出现了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淘金热背景,一边是从受僱佣的杀手,一边是乐观豁达放弃任务的牛仔,主角兄弟俩的心结与矛盾在任务中不断消解,西部片必备的枪战戏变成了调剂,整体非常温柔,两个离家的孩子,最后的结局竟然也做的那麽温情。
8.《克莱尔的相机》:尴尬美学变奏曲

如果严格以我前文所述的标准来衡量,这部首映于去年戛纳的电影能够入选的确非常勉强,但或许是我实在太喜欢这一部。洪氏推拉,聊天场景,尴尬美学,再次搭上于佩尔的洪尚秀,这次干脆直接把故事场景放到了浪漫的电影之城戛纳,顺便挟带私货,替女友金敏喜安排好角色。"w?是double u吗",看法国人和韩国人互飙英语尬聊,虽然早在《在异国》等片中就有涉及,但依旧有趣到极点。另外,“你看起来像个艺术家” 真是洪尚秀自《自由之丘》以来屡试不爽的经典台词......
9.《江湖儿女》:山河的故人,宇宙的囚徒(并列)

首先需要说明,十佳有限,《江湖儿女》和《大象席地而坐》却都颇得我心,因此不得不并列一个席位。如前文所述,虽然给出了排序和并列,但电影依旧不分名次。
小城匪帮,继《天注定》现代武侠、《山河故人》架空未来以后,科长以另一种方式再次诠释乡愁与怀旧记忆,并有意串联起《任逍遥》和《三峡好人》中的情节,将个人作品序列的内部联系打通;除了是近年来科长情节度最为完整的一部之外,亦是贾樟柯电影中视角最为女性化的存在,以土城爱情伴随18年间起伏展开的中国画卷,男性的力量被时间无情吞噬,女性的力量则在逐渐壮大伸展,曾经的江湖大哥过气落魄,如今的江湖女儿则肩挑一方。尽管从经纬度看,有漫长的时间线串联,实则电影的内部被分割成「漂泊」与「回归」两个段落,从大同改造、奉节三峡工程到半途流落新疆之路,所经之处都面临再度迁徙的漂泊命运,是为真正的宇宙之囚徒。而再度回归故乡,已经物是人非,残酷的现实在于,没有所谓的浪子回头,以探头里的模糊画面作结,留不住的终究会消散。
一篇简单的长评:《山河的故人,宇宙的囚徒》
9.《大象席地而坐》:生而为人,切肤之痛(并列)

《大象席地而坐》是我今年看过的电影中,唯二的负能量爆棚的电影,另一部则是今年被控性侵的金基德走火入魔,创作动机不纯继续毁三观的《人间,空间,时间和人》。在《大象》中,通篇的负能量,压抑、憋屈、痛苦,只要出现家庭,家长必然会对孩子恶语相向,沟二嫂害朋友跳楼、抛弃老人霸占屋子、不帮忙找狗就诅咒他人、受到委屈就报复社会与世界为敌,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在观影过程中扑面而来,为朋友出头而离家出走,残酷青春的部分充满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傻气。恶毒而没有宣泄的出口,配乐和摄影都是视听先行,镜头死死的对准人物的面部,吞噬了旁人的存在,只留镜头外的声音让我们了解故事在继续,大量的移动跟拍长镜头,也宛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直到王玉雯扮演的黄玲跑出餐厅找人,才出现一点动感,可惜瞬间又化为虚无。电影彻底诠释了何谓生而为人,才是真正切肤之痛。但其实真正藏在电影骨子里的,却是一种向死而生的无畏与坚忍,今年金马奖,本片获得最佳剧情片大奖,胡波导演的付出与坚持,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对待。
终于《地球最后的夜晚》(2018.12.31)
2018年12月31日,静静鸡赶早场看完了《地球最后的夜晚》,直到傍晚才匆匆写完一篇长评。这是我今年的最后一部电影,也是我的最后诞生的年度十佳之一。
10.《地球最后的夜晚》:梦是忘了的记忆

“梦是忘了的记忆。”现实中,一段十二年前的倒叙与十二年后的正序交汇,在梦境中的一切,又与现实产生对照:一小时的3D长镜头(“你去电影院打发一个小时嘛”)梦中的红发疯女人(“哪有人会染红头发嘛”),万绮雯手上的表来源(“我要抢你最珍贵的东西”),少年白猫的老鹰乒乓球拍(他的父亲叫“老鹰”),这次毕赣的诗以咒语的形式出现,念动咒语房子就会转起来,转动球拍就可以飞起来,悲伤过度会吃掉一整个苹果,都是非常奇妙的体验。现实中对消失爱人的追寻,在梦中变得越发离奇、浪漫,从侦探小说黑色电影跳跃到一个充满创意和灵性的浪漫世界,废弃监狱的选景,再次令人感受到向塔可夫斯基看齐的末世废墟意识。
一篇简单的长评:《梦是丢失的记忆》

另外,也想总结十个年度电影时刻,入选的电影不一定是这一年来观影最棒的电影,也未必是最令我有感触的电影,但一定是提起感动、热血等名词,会令我第一时刻想及的电影......
1.年度感动时刻
Yesterday, when it was tomorrow,it was too much day for me......

2.年度热血时刻
重口味Cult爱好者如我(暴露了),各种残暴打就完事了!

3.年度迷影时刻
《闪灵》+《公民凯恩》+《金刚》+《蜘蛛巢城》......

4.年度WTF时刻
冯提尔走火入魔,结尾又变成了神棍片......

5.年度体验时刻
电脑屏幕胜过大银幕的观影体验......

6.年度惊悚时刻
考虑到大家的接受度,选了张最和谐的图(笑哭)

7.年度温馨时刻
今年唯一感动到我的爱情片,碍于年份没选进来......

8.年度视效时刻
除了海底段落,西西里的风景更是美到爆炸。

9.年度惊世骇俗时刻
脱落的下体......

10.年度魔幻时刻
冥王星啊,就像我们这里天蒙蒙亮的时候。

今年的观影,除了继续在电影中开启“做梦”的旅行,还有不少与电影产生通感的“魔幻时刻”。
比如,《冥王星时刻》里(一篇长评请戳:重返巫山),刘丹扮演的角色说牙肿了,走出戏院后,我的牙也莫名其妙肿了一个晚上。又比如,跟朋友聊起恐怖片,突然就很应景的停电了。甚至,《地球最后的夜晚》戛纳首映后爆出物料说是2D+3D的形式,之后的某个晚上,我居然梦到了我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情形,在梦中,那是一部需要观众进行配合互动的电影,故事发生在一个废墟和游乐园的结合体之中,主角在奔跑,而观众需要翻过墙跟着主角一起奔跑,到达下一个场景才能继续看电影的下一part......
虽然是些琐碎的只言片语,但却是电影之外,给我带来的另一个梦。
2018已经结束。那么,2019,我们在电影中再会!

-
豆友9LnPs_23W0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27 19:06:48
-
卦中有卦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4 04:30:26
-
豆友207604020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19 16:39:52
-
愚人Sce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2 23:21:21
-
玛卡巴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8 17:41:30
-
亲切的昊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7 12:57:5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01 20:27:31
-
lololol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06 08:29:59
-
千林向摇落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0 08:27:19
-
青蓝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3 23:25:12
-
没头脑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5 12:15:46
-
卷毛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1 21:31:13
-
单弦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1 20:26:35
-
空想能力家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31 23:49:09
-
是璐酱吗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31 23:30:48
-
郝小勺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31 23: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