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趣味向】邪魔CD盒
感谢 东大研子 以及 Fifth Beatles 的小采访

CD这玩意儿现在真的变得鸡肋一般,不听实体的朋友们,根本不会去买,或者说不常买;听实体的朋友们时间久了都被黑胶抢走了,最近磁带又来分一杯羹,CD的未来岌岌可危。最近,和实体音乐产业相关的坏消息纷至沓来:香港HMV倒闭,美国零售商巨头宣布将减少CD的销售比重,英国HMV二次破产..等等,这种大型实体唱片连锁店主要以CD以及DVD销售为主,CD销量连年下滑,造成现在这样的结果也不意外。当初给音乐产业以及乐迷带来变革,便利以及利润的弄潮儿,如今却落得如此境地,实在让人唏嘘。但是CD真的会彻底退出吗?我看未必。就如同纸质书一样,“电子书将代替纸质书”的消息也被媒体人喊了很多年,但好像也没有彻底撼动爱书者们购买实体纸质书的信念。人类真的能完全接受无形的无体的载体吗?我记得朋友打趣说过:“数字音乐只是便宜了硬盘制造商罢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说一千道一万,CD的故事结束了吗?远远没有,今天咱们就再来聊聊对于一张CD来说最最重要的附属品---CD盒
不知道各位看官平时管这个透明的盒子叫什么,通常大概都是叫CD壳/盒吧。但其实人家有个特别高大上的英文名:Jewel Case。直译过来是“珠宝盒”的意思。为啥不直接叫CD Case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质量说另一种是外观说。第一种说法是最初CD盒的设计并不令人满意,而最终版本被一个叫 Peter Doodson的人设计出来后,大家都觉得和之前比简直天上地下,于是就给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而第二种说法则是说最终的设计透明抛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亮瞎双眼,于是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不管怎么说,1982年初次面世到现在,这个塑料盒子就成了CD的标配,并且延续到现在。说重要,是因为它真的是一套完整CD包装的重要部分并且任务艰巨;说麻烦是因为在估计CD本体的同时,你还要在它身上花很多心思!

这个已经保护了光盘36个春秋的盒子,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前盖(front lid),托盘(tray)以及底盖。前盖的作用是放置固定歌词本,托盘则是通过上面的“齿”来将光盘固定在托盘上,而底盖则是放置CD底纸也就是底封的部分。尺寸为142mm X 125mm X 10mm,适合来放专辑,用来放单曲的话,总觉得有点儿大材小用。所以当初和它一起面世的还有两个兄弟,就是单曲专用的宽度更薄的单曲盒(Single Case)以及,更更更加薄的超薄盒(Slimcase)。所以比较常见的套路即使标准盒用于专辑以及EP,单曲盒就是单曲CD为主,而超薄盒可以用于DEMO和单曲。设计上就是在前者基础上逐渐简化,单曲盒没有了放低纸的底盖,但脊背部分还是有的;而超薄单曲盒则连脊背部分的展示功能都省了。







另外还有一种老式的放双碟的尺寸,它要比普通尺寸厚实。碟本身被卡在前盖以及后盖的沱牌上,而中间的一坨隔断可以用来放歌本,甚至还可以再设计上两个盘托,也就是说最多可以放4张碟。后来更加节省空间的双碟CD盒出现。


另外还有这种类型的双碟盒,厚度不如上面的厚盒,但是比厚盒的要高。一般除了专辑本体第二章碟为3寸小单曲碟。


这种标准Jewel Case之所以历经这么长时间没有被其它形式的设计所取代,是因为它的优点明显,随着后来其它的设计出现,或许现在来看从某些角度上来看,这种塑料盒的美感不在,但是它的优点还是在于其实用性上,那就是最最基本也是最最重要的一个功能:保护CD。
首先,它能很好的固定住CD,一般性的晃动以及调个儿CD都不会轻易脱落,这主要要归功于托盘上的“锁齿”。其次就是对于外力的抗压力,相比于其他纸板之类的材质,塑料能更好的起到保护作用,当然后期有一种塑料厚度变薄了的批次出现,一压就裂。但不管怎么讲,一般情况下,只见过CD盒子裂了或者锁齿断了的情况,没见过盒子完好,锁齿完好,CD两半的情况,如果有,那恭喜你可以去买彩票了。但纸板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其次就是可以保护歌本封面,避免大面积磨损,降低受潮等等。相对而言,这种标准塑料盒子只要没有刻意的损毁,是非常适用于在对CD不造成损伤的情况下长时间保存CD的。 而其它类型的则多少都会损伤CD,这个咱们待会儿再说。 最后就是它的可替换性。通常情况下,三个部分哪个部分坏了是可以用闲置盒子的部分来替换的。比如你的盒子锁齿坏了,另一个盒子的链接塑料臂坏了但是锁齿完好,这样就可以替换一下。但是2000年后,CD塑料盒开始变薄,质量也大不如前了。更何况打口的情况下,很多盒子都是卖家后换的质量更差一点的盒子。
关于锁齿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个人感觉EMI(下图中The Verve和森田童子的两张)的锁齿是最脆弱的...买打口碟的碟友们可能深有体会。






最后一点就是颜色上的变化,这一点通常是托盘颜色的变化,也就是侧标盖住的那部分的颜色,在透明变成主流之前,最常见的是黑色白色,但也有红色,蓝色等等不同的形式。

这种标准透明CD盒,让CD可以像书籍那样整齐的摆放在架子上,看起来直观,一目了然。拿取方便。
有优点也就会存在缺点,这总标准CD盒的缺点就我个人而言主要有三点,一个就是两个关键位置实在是脆弱,一个是把前盖与后盖连接起来的两个塑料臂,非常容易断,断了之后虽然没有造成那么大的影响,但是掀盖子的那种快感就一下子没有了。还有一点就是托盘上的“锁齿”容易出现松动锁不紧的情况,后来出现的那种密齿就非常容易断。如此一来CD就无法很好的固定在托盘上。最后就是前盖内侧卡歌本的四个格挡,如果歌本较厚的话,会对歌本造成磨损,甚至留下印记




从标准塑料盒第一次正式上市到现在已经走过36个年头,这期间不仅仅标准塑料盒本身在更新变化,其它形式的CD包装设计也都纷纷出现。原因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盘点一下其它主要的包装设计。
1. 纸板版




只要是以纸为主题的包装设计笔者统统称之为纸板版,也是我最痛恨的一种CD包装设计,但偏偏又是传统塑料盒的主要替换方案。在2000年初时被各大唱片公司大规模生产推广。主要材料是回收再利用的废料,制作成环保纸板,的形式,既包括用胶将托盘黏在纸板上的有托盘的形式(Digipak),也包括为了进一步减少塑料的使用而直接将CD塞进纸板夹层的形式。 这里面形式各种各样,比如一般给豪华版专辑使用的三折叠的样式,模仿黑胶双开门以及单开的样式等等。这种设计唱片公司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是对于很多碟友来说就是那种“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的感觉。有托盘的还好,从大小以及保护的方面来说,也能接受,无非就是轻了一些实体感不如前,然后抗压力没有以前的强了,可以看成一个弱化版的标准塑料盒。而后者无托盘的就真的是“Anti-Human”的丧心病狂了。首先尺寸和形状上无统一标准,无论是放在标准塑料盒中,还是给它们单独配备放置格子,出来的效果永远是违和的。显得非常凌乱无序。对于日版的来说,为了将侧标露出,需要保护袋,在买的时候一般外面会有一个塑料封套袋,但由于尺寸不符,套上只会显得更乱。而且你也没有办法给它们统一购买一种型号的外封保护袋。其次,CD本身无保护袋,直接装入纸板夹层。这是最最“反人类不科学”的设计。虽然CD没有说像黑胶那么脆不禁使用。但如果你不幸买了欧版的那么我还是劝君自备CD内封保护袋吧,不然经常这样拿取划痕是肯定跑不了的了。最近日版的也开始学坏,已经买到过几张没有内封保护袋的日版纸板碟了。另外经常买打口的同学,肯定买到过由于被压,纸板上有明显的CD轮廓的压痕的情况。更有甚者,CD放入到纸板封口的胶黏处.....大家自行脑补一下。
如果非要给纸板版找一些优点的话,那可能就是环保,和省地方吧。

2. MiniLP


顾名思义,就是完全复刻黑胶的包装设计,并且把比例缩小到适合CD的大小。由于基本上是复刻黑胶版本的设计,所以Mini LP至少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外观设计好看。相比于欧美,Mini LP在日本更加受到欢迎,最重要的一点是,MiniLP常见于一些老专辑的再版(当然新专辑中也有),当一批老专辑系列或按艺人或按其它主题出的一套高音质复刻,配上专属的收纳盒,使其非常适合于收藏,而且逼格较高。是一些发烧友的首选。也正因为如此,MiniLP的价格也相对要高许多。当然新的音乐作品使用MiniLP理念设计的情况也是有的。
其实MiniLP(日本叫紙ジャケット)个人觉得也应该算是纸板的一种,但是由于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再加上非常精细美观的设计,让CD的收藏价值大大提升。
优点:环保,省地儿,对黑胶的设计的复刻保留
缺点:在对CD的保护上,和纸板版一样的毛病
比较让人困扰的是,在收拾排列CD架时,有的乐队早期的CD包装形式是标准塑料盒,后期就成了纸板,而且是各种各样的纸板,这摆放起来就很困扰,放在一起,破坏CD架整体的队形;分开放吧,心里别扭,明明一个乐队还要分开放。比如Radiohead


3. 其它设计
不说了直接上图了,就扯一句话,这类包装要么是没有什么实用性的...也不便存放,也几乎没有什么保护性,要么就是“不合群”。就是为了突出“另类”的设计吧。大家直接看图吧。





还有一种比较有趣的3寸CD碟的长方形包装,欧美也有,但主要还是流行于日本。在欧美,专辑早已成为艺人们主要的作品出版形式。而在90年代到千禧年初,甚至现在单曲碟依旧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比重。90年代大量这种3寸单曲小碟被生产发售。


另外还有这种DVD包装盒大小的CD软塑料包装盒,印象中台湾和大陆比较多见。


还有一种就是下图中右上角两张碟的包装盒,侧脊部分的两个角是独立的。

对于笔者而言,CD盒应该具备三种特性:放置拿取的便利属性,对于CD的保护属性,以及对于美观属性(盒子本身或者对于专辑的衬托)。这三种属性最为均衡的个人觉得就是标准塑料盒了。其实就美观以及省地儿来说MiniLP无疑是最好了。其它的纸板版我是绝对的嗤之以鼻,但有时候你也不得不买。虽说CD以及黑胶这玩意儿收拾伺候起来还是比较麻烦,需要费心,但是和这个过程中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感以及满足感相比,再邪魔,也都是小意思了~!

在结束之前我来贴两段对于身边碟友的小采访,作为对于本篇文章的结尾。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新年多买碟!由于碟海茫茫我的藏碟量远不如很多前辈大佬,不可能所有情况都见过,如果有文中没提到的形式,欢迎大家转发,评论留下你的看法。
采访1:东大研子
1. CD的包装形式标准透明CD盒,Digipak(有盘托),环保纸板(无盘托),Mini Lp 自己的collection里哪一种数量多呢?最喜欢哪一种? 答:透明CD盒装的cd数量最多,1万张左右。最喜欢日版MINI LP包装的CD,可能有1千张左右。
2. 对于自己喜欢的那一种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 ~ 答:近几年特别热衷于收集日版MINI LP。唱片现在强调的是收藏属性,聆听价值逐渐在弱化。既然强调收藏性,就更看重唱片的精美包装和高品质的碟片制作。MINI LP的包装在日本匠人精神的制作下还原黑胶唱片的包装精髓,有些MINI LP的纸盒设计更是新颖独特,比如镂空纸盒、立体纸盒等形式多样。MINI LP的高端品种,比如SACD MINILP、Platinum SHM MINILP、SHM MINILP的碟片制作也更加精致。另外MINI LP唱片还具有体积较小,大大节省收纳空间的优点。
采访2:Fifth Beatles
1. CD的包装形式标准透明CD盒,Digipak(有盘托),环保纸板(无盘托),Mini Lp 自己的collection里哪一种数量多呢?最喜欢哪一种?
答:我收藏的里面标准透明盒最多,其次应该是环保版。最喜欢的也是标准透明盒,但因为我是版本控,所以相比透明盘托,我更喜欢那种老版CD盒配的黑色盘托。另外黑色盘托也分很多种,这个说起来就多了,我就点一下八爪盘托,是我相对不喜欢的一种,因为卡齿排列不密集,相比于其他盘托会让底纸暴露出来的面积更多,这样底纸的那片区域容易泛黄,也会和其他区域形成色差,影响美观。
2. 对于自己喜欢的那一种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 ~
答:我喜欢透明标准盒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比较厚实,对CD的保护作用明显(当初设计成这样应该就能说明这种设计相对科学),相比于环保版也会减少CD与包装之间的摩擦。另一方面是拿在手里很有分量,尤其是早期的珍宝盒,让CD整体上显得比较有价值,不像环保版两张纸片就搞定,让CD显得很廉价。
另外一点就是盒子的挡口一定要是横杠的而不是圆形或者齿状的,不然取歌本的时候很容易破坏歌本。
然后就是近年CD盒的质量下降挺严重的,很多美版的原盒都很薄,没有以前的硬度了,这也是某宝上美版不拆几乎没有不烂不裂的盒的原因之一,一般碰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专门买盒子给它们换上。在CD盒的保护上,国外明显比国内好很多,上次去日本买的碟几乎没有坏盒子,从EBAY上买的也都差不多,而且90%以上都是原盒,不像那些某宝卖家动辄就喜欢换盒子。有个关于CD盒的事儿不知道对文章有没有用,我一个网上认识的人(大概是玩儿CD时间不长的那种),不知道听了谁的观点居然试图通过CD盒来判断CD的生产年代(笔者注:让我先想起了刚开始收碟时,在人人网上,有人说黑盘托的都是盗版xD),版本和批次,这在目前国内的大环境下是比较天真的想法,不能说完全没用,但首先得确保盒子是原盒而不是别的盘换过来的。
===================================分割线=====================================
PS:这种无底纸的设计笔者也非常喜欢

参考:
维基百科:Opitical Disc Packaging
相关阅读
【汇总整理】关于淘碟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https://www.douban.com/note/591399714/
生化危机原声的恐怖岁月: https://www.douban.com/note/527591644/
英国唱片店之旅2014: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9854835/
英国唱片店之旅2015: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1790372/
世界唱片店之旅2016(上):https://www.douban.com/note/589349829/
世界唱片店之旅2016(下):https://www.douban.com/note/589384578/
Placebo哥本哈根现场小记:https://www.douban.com/note/588655527/
偶像的逆袭?! 重音偶像们的反抗!:https://www.douban.com/note/608363799/
Kate Bush另类女王养成记:https://www.douban.com/note/657757269/
【Idol Is Shit】"另类偶像"崛起:https://www.douban.com/note/650751553/
从“天野秋”到“のん”:能年玲奈新专辑乐评+现场报道:https://www.douban.com/note/672786614/
【日版CD百科】侧标学:https://www.douban.com/note/684552188/
【回归音乐】黑胶入坑新手指南:https://www.douban.com/note/688134621/
【Review】TIF东京偶像祭一日游:https://www.douban.com/note/685581717/
【自赏入门】Shoegaze:女士们先生们请盯着你们的鞋:https://www.douban.com/note/686116573/
【唱片游记】和唱片店有关的事情:https://www.douban.com/note/686594959/
【原创文章】另类地下偶像们的战国时代: https://www.douban.com/note/691830155/
© 本文版权归 billiedivisio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I SAID: IF YOU WON'T SAVE ME , PLEASE DONT WASTE MY TIME . au Revoi...
billiedivision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3-3丨郊区的上帝 (4人喜欢)
- 自厌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