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评论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做——在《美术报》美术理论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美术评论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做
——在《美术报》美术理论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范达明/


刚才听了蒋跃介绍的栏目设置,听了卢炘的讲话,开会之前我也参与了一些议论,这些栏目我觉得还挺好的,都兼顾到了。不过,评论版今后到底是一个版面还是两个版面?因为开设的栏目很多,如果一个版面,就是三篇文章,也只能是较短小的文章。比如说“每月一题”,作为周报,也就每月有四期,只有连续刊登才会每期都有,否则形不成气候;如果每周都出现,每期光这个栏目就要占去三分之一版面,一些其他栏目就只能轮流出现,因为版面太有限。
《美术报》作为专业报,评论版主要也就是美术评论,但是评论的对象——美术,放大看,大美术,可以评论的对象也很多。美术首先是一个艺术创作,美术是通过美术作品来体现的,而作品由人来创作,这样就还有美术家。对美术家和美术作品的评论,两者都非常重要。另外美术创作本身还构成学派、流派、团体,特别是新时期呈现多元化状态以后,地域性的问题更为强调了,像浙派人物画、新徽派版画等等,各个地方都比较强调自己的地域特色,画派的问题就凸显了。这跟“文革”以前很不一样。“文革”前那个时候中国强调的是“大一统”,所谓“全国一盘棋”,哪个地方想搞点自己的东西都不太容易,尽管那个时候也有一些学派,但并不属官方所强调的东西。现在学派很多,各地都有。我想对学派情况的考察,如果我们是随机的,比如说最近哪个学派比较红火,我们的评论视角就跟着针对这个学派,这是一种。还有一种,把握评论版的报刊等媒体,按照地域的东西南北中,或者说按照不同的画种,比如目前油画有多少学派,就一个个轮着过来加以研究与评论。这是一种提纲挈领的总的把握。我们双百方针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里的“家”,就是一个学派,当然每个个人可能也是一派。所以评论的对象,从美术作品、美术家到美术学派,都不可缺少。而作品,又总是跟美术家的风格以及他所参与的学派相接近相联系的。
另外就是对美术评论本身的评论。我上次也讲过,美术评论不仅是评论美术作品、美术家,也应该评论美术评论,美术评论本身也是研究对象,所写的评论,它的风格、所评的对象等问题,也都有其研究的价值。由于评论者不能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左右,比如说市场、地域、地方保护等,这些都可能会影响或产生出一些评论本身所未能预料的情况。所以,我觉得美术评论也应该关注对美术评论的评论。这一定意义上就形成了理论“争鸣”。
《美术报》作为媒体,从美术史这个角度上说,就不一定像学院里一样去研究,但是美术史上的一些理论观点也可以提出来。比如中国古代最早的画论——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论,对这一基本的绘画观,我发现新时期以来,很多论家是把“形”跟“神”对立了起来,包括对于这一画论原典的本意,由于研究者不同的立场、观点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解读而发生歧义。为此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做过辨析(参见《新时期顾恺之画论研究得失考辨——关于“以形写神”原典的不同解读及其他》,收入范达明《中国画:学问与研究》第31-51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版),我还准备再做得深入一点。
评论应该还是有很多事情可做。当前做什么?如果我们结合具体背景,比如说全国的首届中国画双年展是放在浙江杭州,是明年年初的事情,浙江是中国画重要省份,所以对中国画的讨论是必然的。中国画,前一段像吴冠中等话题已经引起了一些争论,还有最近浙江省文史馆搞的浙派人物画55年传承发展的研讨,实际上也是针对浙江地域的一些重要品牌的讨论,我觉得我们的《美术报》都可以有一个体现。明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美协也有重大活动,现在各个省甚至有些地区都在搞一些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美术报》跟美评会也搞过一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览的研讨,像明年建党90周年,对主旋律创作也一定会有一些研究。
跟历史画、历史题材创作所对应的,就有风俗画;从中国画讲,人、山、花不同的画科都可以有些研究。另外像水彩画,由于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90年代以来的努力,引领了全国水彩画的创作,理论研究也有一些。但是版画,我发现对版画的理论研讨非常少,在理论研究上最弱。最近内部出版的《浙江美术交流》在创刊号提出了一个“吴冠中版画”的概念。吴冠中本人,说彩墨画家也好,油画家也好,但他从来是不会去刻制版画的。所谓“吴冠中版画”实际上是一种高级的复制品,是把吴冠中的水墨画或他的书法、油画,用很现代的数字化高保真复制手法做成印刷品,做法有点类似于版画的有限复制,也可以有签名,签了名来销售。这样一种作品,现在叫“吴冠中版画”,这个是对传统的版画概念的颠覆。像这种东西,我觉得我们都可以来探讨的。不过,正是在《浙江美术交流》,同一期又登了一篇文章,对“吴冠中版画”的说法直接提出质疑,这个做法是具有学理意义的。不多说了,总之,应该说是有着很多可做评论文章的题目。谢谢。
2010年11月9日在美术报社召开的“美术理论家座谈会”的发言
2010年11月16日补充修订
原载《美术报》2010年11月20日(总887)第7版“评论”,有删节
收入范达明著《图像解读与发现》,美术评论与研究书系之六,第649-651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