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摆摊不完全指北
从我踏入摆摊界到现在,差不多也有一年了,之所以突然想起来写这个,是因为我现在正在冬季雨天的室外摆摊,而主办方神奇的连雨棚甚至遮阳伞都没有,我只能完全不出摊,坐在海边打着伞刷豆瓣,又不大可能退摊位费,好气啊!所以写一写自己一年来的一点小经验,想要踏入摆摊界的豆友们可以参考一下防止被不靠谱主办方坑了。顺便欢迎想逛街买东西的大家多多来逛市集支持一下我们哇!
在参加市集之前首先是要找到一个主办方,一般一个城市会有很多个主办方,可以固定和一些长期合作也可以打游击。一般主办方会提前几周进行市集的招募和宣传,在各种城市生活相关的公众号,市集自己的公众号,还有合作举办场地的公众号上打广告,所以以城市加市集作为关键字在微信中搜索就能搜到不少有用信息。此外就是在商场之类的地方看到市集的时候,可以直接向摊主打听主办方是谁,也可以让朋友们逛商场的时候帮忙留意。
市集的场地一般有三种:商场,景区,还有某些品牌市集专门准备的场地。商场的好处是稳定,各种意义上的稳定。比如均衡的照明,可预期的客流,对客人消费能力的预估等等。不过商场的要求也是最多的,比如不能卖食品、化妆品,不能在摊位吃东西,必须按照商场时间营业不能迟到早退等等每个商场各有不同。景区的话就比较大起大落了,往往生意好坏之间的差异非常大。而且景区是越便宜越有特色的越好卖,人流受节假日的影响也非常大。第三种,专门在一个场地做市集的,就完全看市集的宣传能力了。有些口碑好的品牌市集会自带粉丝,即使在远离商业区的地方举办市集也会有粉丝慕名前来,但是这种市集经常都是露天的,所以天气非常重要!有的主办方因为长期举办,各种设施都是齐全的比如桌椅,雨棚,阳伞等等,有一些就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场地,下了雨就自己哭去吧。
确定了地点,下一个问题就是交摊位费。说实话,赚不出摊位费这种事情,真的是太常见了,所以一定要放平心态。一般摊位费大概50-200这样,特别好的地方在节日会贵一些,但是收入也很可观。不过我听说上海的摊位费都是500+,这就有点恐怖了,听说在上海摆摊挣不出摊位费是常态,具体的我没有了解就不说什么了。
真正到了出摊的时候,才会发现有的人生意特别好有些人很不好,但是生意不好的未必东西不好,经常都跟客户的定位有关。就拿我自己来说,因为我做的东西没有固定风格,都是大杂烩一样的拿出来,很容易判断出一个地方的消费能力。我的东西定价是30到1600,跨度非常之大简直不讲道理,各种类型的客户我都能遇到。比如一上来就拿着我三十块钱的东西问的人,看来看去都是在我三十块钱的东西里挑,问一两百价位的东西的人,也不会看更便宜或更贵的,我去过的消费能力最高的地方,在我这个小破摊上人均消费一千左右。像我这种什么价位都有的,都还经常生意不好,那些价格区间比较固定的,如果去的地方消费能力不匹配自己的价位,那销量不好就很常见了。所以一定要多试,找到自己销量高的市集然后经常参加就可以了。
除了关注客户之外还要关注一起出摊的摊友。市集上相谈甚欢,结果被嫉妒眼红,被抄袭也是很常见的。。。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是,一开始大家的东西都很个性都很有意思,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人不再做自己的东西,转而做其他好卖的,最后搞得整个市集看上去差不多。好的主办方会避免这种恶性竞争,当同类商品比较多的时候,会只选择一两家通过市集申请,来保证整个市集比较有趣。以前我隔壁有卖纸雕的,兼卖头绳发带,跟我做了一次邻居之后就开始也卖首饰了,卖的都是便宜,大而夸张的风格。再几次之后,我发现一个市集会有两三家都在卖大而夸张的树脂耳坠了。
暂时先总结这么多,有其他问题随时补充,希望大家都能从市集中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