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的TVB武侠剧
我的一部分人生观是小时候看武侠剧习得的,并且很多来自金庸先生,所以很感恩,简略记录一些。
蛮有趣的,我小时候不喜欢动漫/动画片,只看过《哆啦A梦》和《中华小当家》,如《百变小樱》《名侦探柯南》《美少女战士》《樱桃小丸子》《奥特曼》等等我都没有完整看过一集。但我超爱看武打片。感觉人生下来真的有不同的气质偏好。
(一)
最深刻的是TVB版的《天龙八部》,主演是黄日华、陈浩民、樊少皇。 小时候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情绪,以至于三位主角都喜欢过。
在我很小的时候,小到还没有性别意识,我最喜欢里面的乔峰。那时候连阿朱跟乔峰的往来都没看懂,但不知道为什么乔峰那种家国天下,豪情万丈,大仁大义,又不拘小节的形象就种在懵懵懂懂的我的心间。真的是迷迷糊糊觉得自己也要成为一个正直端正,英雄气概的人。
后来有了性别意识,就超级无敌喜欢段誉。温润儒雅,风度翩翩,会的武功还是凌波微步,六脉神剑这种听起来就很书卷气息的,又是大理世子,完美的梦中情人了。
再后来性别意识又淡去,有一段时间很喜欢虚竹,觉得他很“真”“拙”“诚”“讷于言”。就是更偏爱于他这种人格特质,即使是相较于乔峰、段誉。巧言令色,而大巧若拙。
(二)
长大后再看,关注的点更多的在:段誉的奇遇,虚竹的机缘,以及各式配角。
配角里印象最深的是岳老三。他的“言出必行”,他对段誉的“尊师重道”、感觉他根本不是一个恶人。岳老三的结局,为了保护段誉死在大恶人的铁拐下,也是令人唏嘘。
扫地僧,自不必多说了。但我还没有领悟到这个角色象征的意义,不知道金庸先生到底想点出什么。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的隐士,《论语》里记载的那些荷锄者,老者。
后来更多的看懂了一点逍遥派的恩怨纠葛后,又对天山童姥和李秋水去世时的一幕有所感慨。去世时,两位前辈看到画像:天山童姥说,是她,痛哭。李秋水说,不是你,放笑。谁更爱无崖子,谁执着于爱,谁执着于恨,都在这里了。(个人觉得这个笔力好高深。)
阿紫,演绎得让人又爱又恨,以及既爱不起来,又恨不起来的地步。嚣张跋扈骄纵,但对乔峰真的是爱到偏执了吧。(她来自一个缺失爱的环境,然后钦慕于姐夫对阿朱姐姐的一往情深。其实阿紫可能都不喜欢乔峰这个人,她只是喜欢那种情深义重,此情不渝的感觉。要是乔峰变心了,可能阿紫也就不喜欢了。)
天山童姥、李秋水一段,阿紫的一段,真的让人觉得:爱如一场镜花水月。
(三)
后来再长一些年岁,偏爱《笑傲江湖》的令狐冲(吕颂贤版)。可能是喜欢他自由洒脱不羁,不拘泥,又不失君子之质。
但我对林平之真的抱有很大的同情。我甚至觉得由始至终林平之都没有做错什么,是命运给了他那样的遭逢,让他受各种人欺骗,一步步走到最后的境地。如果遇到风清扬的是刚入华山门下的林平之,可能结局就不一样了,男主可能也不再是令狐冲了。
配角里,我超喜欢刘正风和曲洋。觉得是化用了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典故。
(另外有一个很奇特的点,金庸先生离世的时候,我朋友圈里50%悼念先生的,都引用了《笑傲江湖》,并且都是男性。)
但是到后来,我觉得韦小宝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并不是因为他娶了七个妻子,而是他在每每作出抉择的时候,都能作出正确(对他有利)的一个;每每遇到危险的时候,他都有转危为安的能力。然后金庸先生给他的铺垫是:他在街头巷尾听了很多说书故事(历史)。
(四)
其他几个点:之前吕世浩老师有感叹,大致意思是:金庸先生不愧为世家大族出生,(作品多有深意)。于是我重新去看了一遍TVB的《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发现几个有趣的点:
《天龙八部》里,在少林寺,岳老三和段誉遇见,段誉调侃他,小徒弟你还没死啊。岳答:我岳老三长命百岁,师父你都还没死我怎么敢死。 这个对话感觉是引用孔子与颜回的典故: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天龙八部》里,阿紫看到乔峰为阿朱伤痛欲绝的时候,跑去问她娘阮星竹,段正淳会不会深情至此。然后阮说不会的。但是结局里,段正淳说,她们第一个为我而死的时候,我就决定追随她们而去。
令狐冲在华山山顶禁闭的时候会跟石头说话,之后下山了也跟螳螂玩。我觉得我们小时候也会这样,但长大后就丧失了这一部分童真。又觉:这个像《红楼梦》里贾宝玉,他会对星星、月亮和鱼说话,并以「情不情」而位列情榜之首。
令狐冲和杨过的感情发端有点类似。 令狐冲是:婆婆(盈盈)对我这么好,我这条命是婆婆救的,我一定要对她好,报答她。 杨过是:过儿一生孤苦无依,世界上只有孙婆婆和姑姑对我好。以后姑姑在哪里,我就去哪里。
(五)
黎耀祥先生在悼念金庸先生的时候说:作品的所有人物都具有代表性,可以说是将人世间的众生相都表露无遗,各人物交错的关系又成就了一个独特的大千世界,令人感动、回味、反思。 我觉得他的刘正风和周伯通都演得超棒。
觉得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刻画的配角的确也很生动。
像《鹿鼎记》里的胖头陀瘦头陀,后来我在生活中遇见一对总是结伴外出吃饭的男性友人,他们真的是一个又高又瘦,一个又矮又胖。
在听欧丽娟老师的红楼梦,提到宝玉最喜欢的女儿家,是一种男性的少女崇拜,他们最喜欢青春、活泼、可爱、乖巧那一类女孩。后来我发现的确有男性最喜欢金庸先生的小说中的郭襄,不知是巧合还是人的性情共通的地方。
沙宝和伦恩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0331 感恩 (1人喜欢)
- 20250205 (1人喜欢)
- 小寒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